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建校45周年:三場專項論壇,深度研討產教融合
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建校45周年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大會係列活動精彩不斷,11月12日下午,以“產教融合 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教隨產出開展論壇。
大會共設1個主論壇——湖北建設職業教育集團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論壇和“城建行業人才培養研討會”“‘教隨產出 產教同行’校企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研討會”2個分論壇。邀請約300名來自大專院校、知名企業、行業協會的領導、專家、企業家、校友代表出席。
湖北建設職業教育集團
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論壇
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論壇,圍繞“創新?融合?發展”,開展適應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培養專題報告和主題交流。
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主任、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華中科技大學駱漢賓教授作了題為“適應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的專業人才培養”的專題報告,駱院士站在百年變局的曆史高度,聚焦建築行業新技術、新業態、新要求,就推動形成建築業產教融合新格局,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提升專業內涵,重構知識體係,提升辦學能級等進行了係統闡述。
中南建築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霆作了題為“數字之光,照亮建築行業未來--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探索與實踐”的主題報告,從本質要求、辯證關係、關鍵卡脖子問題和實現路徑等多個方麵分享了中南建築設計院對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思考。
中建三局科創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科技部副經理張玉順作了題為“中建三局科創公司智能建造體係探索與實踐”的主題報告,既有對智能建造的理解思考,也有推進智能建造的發展思路,既有現實考量與實踐路徑分析,也有對智能建造的前瞻性展望。
深圳市斯維爾科技有限公司中南大區副經理饒英凱作了題為“斯維爾基於產教融合解決方案的探索與實踐”的主題報告,主要圍繞產業學院建設、智能建造專業申報、教材編製、課題申報等多形式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行了分享交流。
城建行業人才培養研討會
來自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中央美術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的專家學者以及業界和相關企業的專家開展了學術報告和深入交流,共議城建行業發展、共謀教育改革,共商人才創新、共享先進經驗,為我省城建行業人才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規劃係主任武廷海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副院長李曉峰教授分別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武廷海提出了聚焦城市規劃、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綠色無廢以及智慧健康五個方麵的未來城建行業發展目標,李曉峰指出建築學人才的培養應該是“基礎+前沿”的全向教育、“係統+開放”的全科教育、以及“本土+國際”的全域教育。
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省住建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龍寧指出,城建行業教育工作者要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聚焦城市更新、綠色低碳、智慧城市、安全韌性、數字化、智能化等方向轉變,推進教學更好的順應行業的變化,培養行業需要、社會有用的專才和通才。她希望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搭建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的融合平台,形成長效機製,常態化鏈接各方資源,共同開創育人新格局。
“教隨產出 產教同行”校企合作服務
“一帶一路”建設研討會
“教隨產出 產教同行”校企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研討會,主要探討如何培養大批德才兼備的國際化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提升中國職業教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影響。
研討會上,中建三局、葛洲壩集團、中交二航局、中鐵大橋局、中鐵十一局、中國一冶、中鐵武漢電氣化局等16家在鄂大型央企代表,就參與“一帶一路”海外服務的新做法、新經驗、新成果進行了交流研討。中建三局國際公司(海外事業部)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李良緣表示,職業院校“隨企出海”,既是我國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最佳路徑,也是企業培養本土化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期待未來與湖北建院展開深入友好的合作。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辛修明指出,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是助力中國外交戰略的重要路徑,是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將支持湖北建院和在鄂央國企“產教融合”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建築領域高質量發展。
本次研討會搭建起了湖北建院與政府部門、商會、行業企業和科教機構互學互鑒、資源共享的重要平台,對於凝聚各方共識,更好地讓建築職業教育“走出去”和“引進來”,描繪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工筆畫”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