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 智造未來——文華學院打造“人工智能+”學科建設新模式
日前,湖北省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學院揭牌儀式暨智能製造裝備人才產教融合協同培養論壇在文華學院成功舉辦;揭牌儀式由文華學院副校長龔發雲主持,校長陳奎生作主題報告。在全省29家相關高校、企事業單位代表見證之下,由文華學院與湖北省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共建的智能製造裝備專精特新產業學院正式宣告成立。
陳奎生提出,湖北省智能製造裝備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建設要抓住在“中國製造”大規模向“中國智造”轉型進程中智能製造裝備應用加速升級的機遇,通過校企合作、聯盟協同,創新突破,打造集產、學、研、用等功能於一體的特色示範性人才培養實體,開展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探索實踐,進而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提供文華方案。
近年來,文華學院積極整合資源,通過數字賦能,將專業學科建設緊密對接湖北省“51020現代產業集群”,重點打造了“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裝備製造、建築工程與環境設計、媒體與現代服務”4個“人工智能+”本科專業集群,逐步形成“以工學為主,工、文、管、經、法、藝多學科協同發展”的專業布局,致力於培養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
機電學部:聚焦新興產業,推進人工智能+產學研融合
2023年10月28日,由文華學院聯合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數字賦能,智造未來”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研討會在武漢舉行,來自全國50所高校的近200名代表參會。
“‘數字賦能,智造未來’不是口號,這個時代已經來臨。”在大會致辭中陳奎生提出,隨著工業4.0時代來臨,智能製造已經從幕後逐步走向現實,工程製造類專業正在不斷向數字滲透、向智能滲透。
作為“新基建”導向下人工智能產業的重要構成板塊,智能製造必須著眼於工業與信息化兩大支柱型產業融合發展的社會趨勢,這同樣對學校專業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早在2020年,文華學院就已成功申報開設了“智能製造工程”“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致力於培養橫跨機械電氣、工業信息化、人工智能等多領域的複合型、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為了更加精準地聚焦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以及行業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2023年,機電學部先後同武漢光穀藍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安和節能新技術有限公司、武漢高德信息產業有限公司三家企業進行了智能裝備與數字孿生技術研發基地啟動暨授牌、新能源智能設備技術研發中心啟動暨授牌、智能物流裝備數字孿生湖北省高等學校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授牌。
“未來,我們將結合湖北省首所智能製造裝備專精特新產業學院的建設,積極探索‘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文華模式,與企業、與行業協會‘+’在一起,重視自動化+智能化的產線技術,緊貼產業,服務企業。通過推進人工智能+產學研融合,探索‘將OBE和智能製造相關專業建設結合’的新型模式。”機電學部主任楊家軍說。
信息學部: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引擎,打造特色專業方向
“書中的所學所聞,在這裏都可以親身感受。”2023年4月,文華學院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實踐教學基地投入使用。智能一體機、智慧井蓋、智慧應用5G+城市應用……各種先進的設施設備讓信息學部的學子們大呼過癮。
結合新時代“新工科”的人才培養要求,通過聚焦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大交通、大工業、大健康場景,信息學部先後與“中軟國際”和“中澳大數據研究院”等22家國內知名IT企業共建了校企人才培養基地,將計算思維能力、係統設計能力、工程應用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貫穿整個教育過程。
為了探索人工智能的深度應用場景,信息學部重點打造了自然語言處理(NLP)和計算機視覺(CV)兩個特色專業方向。自然語言處理(NLP)旨在通過掌握機器翻譯、語音識別、情感分析、文本生成等技術,讓計算機理解和生成人類語言;計算機視覺(CV)則專注於利用人工智能進行圖像和視頻處理,包含圖像分割、特征提取、數據增強等技術手段。
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引擎,學部專業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近年來,信息學部“數據科學與光電信息”專業成功入選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信息與通信工程”入選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專業先後入選國家和湖北省一流本科專業、湖北省重點培育本科專業和荊楚卓越工程師項目。
“人工智能、大數據和5G時代的到來,為信息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信息學部主任肖來元教授表示,“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打造以‘智能技術與5G應用’‘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大數據應用開發技術’‘移動互聯終端技術’‘5G通信智能光網絡技術’‘智能物聯網技術’‘智能芯片技術’等為代表的一係列特色專業方向。”
人文學部:智能媒體實驗室,助力學生應用技能培養
“我們也可以敲代碼了?”文華學院人文學部的文科生已將曾經的不可能變為現實。
2020年4月,文華學院與四川封麵傳媒集團合作共建的智能媒體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該實驗室配備的智能媒體仿真實驗係統,不僅可滿足音視頻及圖片處理、網頁設計與製作、數據可視化、視覺傳達設計等基礎教學所需,還囊括了廣告學專業的集搜客、智能品牌軟件與智能品牌跟蹤分析係統;漢語言專業“in課堂—大學寫作智能訓練係統”、法學專業的“LETS法源智能化係統”等各專業實訓教學工具,讓學生在校內即可輕鬆達成“在學習中生產,在生產中學習”的實戰化訓練效果。
如何提升學生對於知識的應用和創新能力,是學校學科和專業建設發展的關鍵。有了智能媒體實驗室,學生不僅獲得了個性化的成長空間,還在各類學科競賽、實訓項目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大放異彩。
自投入使用以來,智能媒體實驗室已累計承擔人文學部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廣告學、漢語言文學等專業共40門課程的教學與實訓任務,有效推進了相關專業課程體係與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5G等前沿技術的實踐應用,高質量滿足了智能傳播背景下文科各相關專業前沿應用技能培養的需求。
在智能媒體實驗室和智能化實務實訓平台賦能之下,2020年,人文學部以“融媒+智能”為培養特色的新聞學專業獲批省級一流專業;2021年,以“智能傳播與文化品牌”為定位的人文學科群獲批為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建設培育點。在智能化實務培養特色的支撐下,近3年來,人文學子共計參與了逾20萬標的業界訂單和實踐項目,初步形成了“在學習中生成,在生成中學習”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格局。
外語學部:AI智能平台,賦能外語教育深層次轉型
人工智能引發的鏈式突破催生出了一大批顛覆性技術,引領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以Transn傳神語聯公司為例,作為知名的多語信息處理及服務提供商,該公司是首批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實習基地認證單位之一。
得益於校企人工智能語言服務共建項目,外語學部在日常教學中,通過利用傳神公司自主研發的AI智能翻譯教學與創新實踐平台,對學生進行AI實戰翻譯訓練,增強學習趣味;讓學生在快樂學習的同時驚呼“茅塞頓開”。
在龔發雲看來,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等手段,采用場景化的實踐教學方式,將語言服務教學和真實項目實踐活動結合,正是外語學科發展的必由之路。
2023年11月22日,全國智能語言服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大會在武漢未來科技城隆重舉行,文華學院成功當選為全國智能語言服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為學校深層次探索人工智能技術與外語專業發展無縫對接提供了新契機。
如今,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引領著高等教育發展邁向更加多元、包容、開放的數字時代。以“人工智能+”為抓手,文華學院通過跨領域、跨行業深度融合,為學科專業建設描繪出了一幅智能轉型的宏偉藍圖。
通過校企合作,文華學院聯合海康威視等科技龍頭企業,成立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育人聯合體;致力於推動形成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的個性化、進階式培養路徑,拓寬學生的個性發展空間,為中國式現代化和教育強國作出應有貢獻。
與此同時,學校正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賦能,不斷放大已有的學科專業優勢。截至目前,文華學院已成功獲批通信工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通信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新聞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軟件工程8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數據科學與光電信息、智能傳播與文化品牌(培育)兩個“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學科(群),以及一個“十二五”省級重點(培育)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在拓寬學生個性化發展空間的同時,真正走出了一條“人工智能+學科”建設發展的“文華”路徑。(通訊員:汪亮亮 戴穎 王麗君)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