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晴川學院校長汪彬與學子分享 《黃河大合唱》創作背後的故事
九曲黃河同聲唱,美育思政新課堂。5月29日,武漢晴川學院舉行紀念《黃河大合唱》誕生85周年係列活動,汪彬校長以《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藝術經典<黃河大合唱>縱橫談》為題,為晴川學子生動地講述了一堂融學術性、藝術性、理論性為一體的“大思政課”。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追尋著耳熟能詳的歌聲,課堂以《黃河大合唱》創作的時代背景開篇。1939年,這部音樂史詩巨作在抗日烽火中誕生,猶如黃河亙古不息的濤聲,超越地域、超越時代、超越民族和國家,至今不絕回響了85個春秋。
汪彬校長從“心靈相通的合作者遠在他鄉而遇”“黃河恍若千軍萬馬呼嘯著壓將過來”“延安窯洞不眠的燈光伴著樂思泉湧”“音樂巨作爆發出前所未有的音樂力量”“高高聳立在中國合唱史上的裏程碑”“洞穿世紀的樂語仍然像鍾鼓撞擊人心”六個版塊,娓娓講述了《黃河大合唱》創作背後的故事。
黃河的驚濤駭浪、船工們搏風擊浪的英姿、深沉有力的船夫號子,激發了光未然和冼星海詞曲創作的靈感,經過這兩位才華橫溢的青年文藝工作者精心構思和密切合作,《黃河大合唱》在延安正式誕生,首次公演便獲得空前成功,從此,這部集號召性、抒情性和英雄性於一身的音樂巨作,就以它磅礴的氣勢和撼人心魄的力量,在中華大地廣為傳唱。
汪彬校長談到,《黃河大合唱》具備宏大民族音樂史詩的規模和製式,它有完整的詩劇結構、多樣的合唱形式,有豐富獨創的音樂語彙與藝術風格,有鮮明的人物形象和象征意義,個性而全麵地表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與寧死不屈的氣節。他激勵晴川學子,深刻感悟經典旋律中飽含的革命激情和音樂力量,賡續紅色血脈,傳承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勇往直前的頑強精神。
汪彬校長的精彩報告將紅色藝術與思政教育相融合,娓娓道來,深入淺出,講出了深刻、講出了高度、講出了溫度,是學校推動落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實施“大思政課”建設工程的務實舉措。
來自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徐同學表示:“汪彬校長的這堂‘大思政課’讓我領悟了《黃河大合唱》的深邃意義和熾熱情感,堅定了我繼續前行、奮發向上的信心和決心。希望我們每個青年人都能像黃河那樣奔騰不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努力奮鬥!”(beplay2網頁登錄)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