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武漢商貿職業學院:“浸潤式教育”將思政文化育人工作做到“家”
2024-05-31 15:37:00
作者:
  近年來,武漢商貿職業學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探索“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形成“1+6+N”的學生社區工作格局,即“1個學生事務服務大廳、6個社區、N個助力學生成長發展平台”,將領導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務力量下沉學生社區,用“浸潤式教育”將思政文化育人工作做到“家”。
強化頂層設計 構建三級聯動組織架構
  學校強化頂層設計,構建“學校—學院—樓棟”三級聯動組織架構,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努力將學生社區打造成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幸福家園。
  學校層麵,成立“一站式”學生社區工作委員會,下設社區工作辦公室,設置黨員服務組、心理健康工作組、學業職業指導組、學生生活服務組,圍繞學生政治思想、心理健康、學業職業發展和生活保障開展指導工作,“一站式”學生事務服務大廳掛靠社區工作辦公室。
  二級學院對接信和苑、方興苑、青年社區、藝境園、禮敬軒、聚英苑等6個學生社區,分包管理服務若幹樓棟,每個社區打造“2+4”育人陣地,即社區管理辦公室、輔導員工作室2個功能室,黨員服務站、心靈驛站、學業職業指導站、學生生活服務站4個功能站。
  每個樓棟設立輔導員值班室和樓棟學生自律委員會,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用心用情用力確保每一名學生不掉隊,推動學校“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走實走深。
  此外,學校積極探索二級學院教師黨員和行政機關黨員“雙下沉”模式,即機關各黨支部和二級學院教師黨支部“結對子”,下沉到學生社區,實現學生學業、生活“雙保障”。
  武漢商貿職業學院學生工作部部長餘誌斌介紹,在實際工作中,僅僅依靠二級學院教師黨員對接學生,是遠遠不夠的。行政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機會並不多,對於非自己職務內的工作可能並不了解。因此,體製機製的建立,促使在校黨員全員下沉,統籌黨員力量,為學生提供服務,使教師黨員和行政機關黨員“雙下沉”,才能覆蓋學生在學業和生活上的方方麵麵,迅速解決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餘誌斌說,“雙下沉”模式實行過程中,學校也明顯地看到了育人實效。以第三青年社區為例,社區由現代商務技術學院和校產與後勤管理處共同管理,市場營銷專業學生謝佳樂回憶,一次她向輔導員就寢室濾水設備提出疑問,當天校產與後勤管理處就聯絡廠家,工人師傅前往宿舍,當著師生們的麵拆開設備,講解濾水原理,為學生答疑解惑,“疑惑立馬得到解答,我感到很放心,住在學生宿舍中也感到很安心!”
  打通“最後一百米” 5分鍾內化解學生矛盾
  “一站式”學生社區完成建設後,一線輔導員的辦公點從教學大樓直接轉移至學生社區。地點轉移帶來怎樣的好處?輔導員們反應:和學生更親近了。
  “以前注意到學生缺課,打電話讓他去辦公室,想詢問他是否遇到特殊情況,學生偏不去,為什麼呢?他害怕,以為我要批評他。”有著三年學生工作經驗的第三青年社區黨員服務站站長武曉甜說,學生工作遭遇“卡殼”,很多時候是雙方不理解對方意圖造成的,結果“老師追著問,學生各種躲”,雙方莫名展開“拉鋸戰”。
  工作地點搬到學生社區後,老師和學生日常接觸變多了,學生麵對老師也更輕鬆自如,在放鬆的環境中,也更願意吐露心聲,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最終促使了問題的解決。
  社區內的每個功能區均由學生宿舍改造而成,通過對牆麵的裝飾、桌椅不同的擺放形式,在視覺上打造不同的功能分區,學生進入功能區中,很快就會被氛圍感染。以心靈驛站為例,作為師生溝通、傾訴的空間,心靈驛站牆麵上裝飾著綠色卡片貼紙,桌麵上擺放了綠色植物,還設有茶幾、沙發、抱枕,學生進入其中,好似回到了自己的家。
  此外,學生們也會常常麵臨一些生活問題。很多學生在大學期間是首次獨自生活,在處理人際關係、意外事件時,需要老師的及時幫助。
  社區指導教師於雨晴說,辦公樓和學生宿舍直線距離不過500米,但考慮到發現問題的上報、溝通所需的時間,老師們往往不能立馬趕到現場,寢室矛盾往往在晚間發生,時間段的特殊性也會延長解決問題的時間。
  “往往矛盾的爆發就在5分鍾以內,5分鍾內我們到達現場,安撫好學生,就能避免情況朝壞的方向發展。”於雨晴介紹,入駐學生社區後,老師們很快到達現場,調解矛盾,如果遇到無法調解的情況,也能穩定住學生的情緒,後續再進一步協商解決。
  此外,輔導員們反饋,學生之間會相互影響和帶動,通過營造積極、向上、健康的社區環境和氛圍,能夠有效影響學生的心理狀態和生活狀態,對學生的習慣養成也起到了示範和督促的作用。
  積極、團結、上進、溫馨……選擇一個詞語形容學生社區,武漢商貿職業學院的學生們如此表述。
  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路致遠從小就樂於助人,在學生社區裏,他通過協助老師辦公、幫助同學等方式,找到了施展自己的平台。當他在學業上感到困惑時,會及時向老師們尋求幫助,並且可以從老師們那裏得到很多建設性意見,為自己的學習奮鬥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說這就是所謂的“近水樓台先得月”吧。
  “我是美術生,高考失利後進入高職學習,內心裏還是很想繼續讀本科,但是文化基礎很不好。”路致遠說,在老師的鼓勵下,他開始撿起自己沒學好的英語課程,一點一點地從頭學起,“社區的學習氛圍也很濃厚,隻要我想往學習方麵努力,老師們會幫助我,我也能找到學習夥伴和學習資源。”
  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專業大一學生陳文康則熱心創業,“一站式”學生社區內,他很快就找到“同道中人”,和學姐學長交流,碰撞創業火花,吸取創業經驗,“社區氛圍很好,我也有信心可以把我想做的事情完成好!”
打造平台學生永遠是C位
  餘誌斌介紹,不少高職學生在進入大學就讀前,遇到過多年的學業困惑,因此很多孩子都不太自信,覺得自己不夠好,開學之初,學校就組織“開學第一課”,鼓勵學生們“把丟失的信心找回來”。
  2021年,學校下發了《武漢商貿職業學院學生素質拓展活動課程及學分管理實施辦法》,將學生第二課堂實踐活動賦予素質學分,為學生成長發展搭建了平台。
  “一站式”學生社區工作開展以來,學校將素質拓展活動移植到社區建設中,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為目標,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學業幫扶、就業指導、心理解惑,通過誌願服務、朋輩互助、自我管理、環境建設等實踐活動,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科學素質、創新創業意識、實踐能力,社區育人評價體係不斷完善。
  社區圍繞“五共”寢室、“標杆”樓層、“示範”樓棟、“紅旗”社區創建為載體,提升學生文明素養;搭建活動展示平台,培育社區文化活動品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如“社區微黨課”“寢室小講堂”“蝴蝶標本製作心理團輔活動”“院長書記下午茶”“銳弈杯”象棋比賽等,共開展社區文化藝術活動50餘場,參與學生6000餘人,學生素質拓展活動課程學分比往年增長15%。
  “我們的學生很可愛,他們多才多藝,而且動手能力很強。”餘誌斌說,“一站式”學生社區為學生們提供平台,他們有想法、有創意,我們就給予條件落地,在各類校園活動中,我們給予學生們自主發揮的空間,讓他們“站C位”(中心位)。
  後續,學校“一站式”學生社區將進一步發揮黨建示範引領作用,以申報省級樣板黨支部為抓手,對標省級樣板黨支部建設標準,繼續開展省級樣板黨支部創建工作,提高社區黨建育人水平;將加強學業職業指導站指導力量,成立以輔導員、專業教師、思政教師組成的導師組,形成導師組幫扶學生製度,定期為有需求的學生開展答疑、指導、解惑;發揮社區骨幹朋輩幫扶作用,建立黨員先鋒崗、社區文明崗、學生互助組等組織,開展學生朋輩幫扶,促進學生全麵發展;深入挖掘、宣傳、推廣社區育人典型事跡、案例,選樹育人工作榜樣,形成一站式學生社區工作品牌。(通訊員:王雪蓮 陸慧 馮佩)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