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大思政課”建設,展現新時代高職學子挺膺擔當的精神麵貌,2024年7月,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石榴花開”民族團結實踐團赴鶴峰開展主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調研,師生深入了解民族團結進步呈現的新氣象,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以實際行動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開展專題調研 推動民族交流】
在為期一周的實踐裏,實踐團成員踐行響應“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的號召,穿越山河走一路學一路。在鶴峰縣民宗局,龔斌局長給師生講述了“回族夫妻拉麵館”“維吾爾族創業青年阿布結幹親”的故事。他回憶起一段趣事:“阿布剛來時對交通規則不了解,送貨用的三輪車被交警收走了,維吾爾族的阿布和土家族的交警,兩人普通話都不太好,鬧出不少笑話。最後還是我們民宗“娘家人”請來了西部計劃誌願者古麗蘇來當翻譯,事情才得以解決。現在阿布一家人已經在鶴峰安家落戶,三個小孩也都在這上學,他家小女兒的一手漢字寫得比我寫得還漂亮!”
了解到外來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在鶴創業的故事後,團隊迅速前往他們的店麵進行深度訪談。阿布盛情接待了師生,講述了他安家鶴峰的經曆和感受。訪談中正逢他的女兒艾可達放學回家,她指著餐館裏“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宣傳板說:“我們都是一家人”。在本地箬葉廠,老板介紹了鶴峰野生箬葉的市場優勢。為了解決當地婦女的就業需求,廠區仍保留人工分揀,“都是老鄉!有我一口飯吃,就有大家一杯粥喝”,老板話語間都透露著共同致富的樸素心願。
一路發現,一路收獲,同學們親眼見證了眾多一線民族團結的成果:下坪鄉岩門村周家院子搭建的“黨建+民族團結”創新平台、鶴峰縣實驗中學將土家擺手舞“擺”進大課間、燕子鎮皮影戲進教室等特色非遺傳承活動……團隊走上容美鎮、下坪鄉分發調查問卷,進行個別深度訪談,初步了解了鶴峰縣民族情況。鶴峰縣常住人口中土家族占比超70%,苗族占2.43%,零星分布有蒙古族、白族、回族和維吾爾族。近年來,鶴峰始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各民族在鶴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呈現出石榴花開別樣紅的景象。
【上好“館中課”增強文化認同】
在恩施州博物館和鶴峰縣博物館,團隊帶隊老師魯夢潔、郭蘇平和張夢奇結合場館內的思政資源,生動講述了鄂西南少數民族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從土司製度到改土歸流再到民族區域自治,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
團隊成員王隆基同學在恩施解放的展板前駐足停留許久,他在“微信朋友圈”裏寫道,“各民族同胞共同英勇奮鬥才有片和平藍天”,同學們也紛紛在自己的“調研日誌”上寫下心得體會。團隊成員桂宇同學寫道:沉睡的文物訴說著紅色革命故事,沉浸式地上思政課,讓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起來。正是因為這次社會實踐,桂宇還打算利用暑假時間學習社會學的知識,“田野調查能鍛煉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業上的創新可能就藏在其中。”
【走訪退伍老兵 感悟革命精神】
在抗美援朝張言禮家中時,這位89歲的老戰士跟團隊學生下起了象棋。他熱情地招呼同學們後,又回房翻找出自己的勳章和軍裝。勳章佩戴好,軍裝穿整齊,他端坐在椅子上將那段崢嶸歲月娓娓道來。“執行任務時突然一發炮彈就落在我身後不到兩米遠的地方,飛濺的土石差點把我給埋了,我當場就被砸暈了。”張爺爺在講述這段經曆時,在場師生都為他捏了一把汗。作為一名在炮火紛飛中的通信兵,張爺爺不怕犧牲,四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通信任務。講罷當年的戰鬥經曆,張爺爺對身著常服的軍士生馬奇元說,“今天,革命的任務就交到你們這代人的手中了”。
當天,馬奇元在他的“調研日誌”中寫下這樣一段話:“當年那些意氣風發的少年們,如今雖已步履蹣跚,但他們的豐功偉績和崇高精神將永遠滋潤著腳下這片沃土,永續傳承、曆久彌新!今天,張爺爺為我整理行裝、互敬軍禮再一次提醒著我的使命,我將不忘來時路,走好新征程!”
在實踐團帶隊老師們看來,田間地頭的思政實踐課堂裏,教師更像是一盞路燈,“在需要的時候發出亮光,如果學生走得很好,我們就像白天的路燈,默默陪伴。”將“紅色之旅”和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結合是學院首次嚐試,未來馬克思主義學院將持續深挖現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結合高職思政課教學實際,在可感可觀的生動實踐中講好思政課,有的放矢地推動高職思政課內涵式發展。(beplay2網頁登錄)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