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 春風化雨 武漢輕工大學舉行慶祝第40個教師節暨表彰大會
立德樹人百年計,春風化雨一生情。9月10日,武漢輕工大學在常青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隆重舉行慶祝第40個教師節暨表彰大會。校黨委書記王立兵出席大會並講話,校黨委副書記(正校級)程水源主持會議。全體在校校領導、中層幹部、新時代年輕幹部讀書班學員、受表彰人員以及新進教師歡聚一堂,共慶佳節。

下午3時,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正式拉開序幕。
主席台上校領導為光榮執教、從教三十年的教職工頒發了榮譽證書;在2024年校“師德標兵”獲得者陳會玲教授的帶領下,新入職教師舉起右手,莊嚴宣誓。

大會依次宣讀了《2023-2024學年獲省級及以上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通報》《關於表彰2024年“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的決定》《關於表彰學校第七屆教學名師的決定》《關於2023-2024學年度教學表彰的決定》《關於表彰2024年優秀研究生導師的決定》《關於表彰2022-2023學年度優秀輔導員、優秀班主任的決定》。
王立兵為2024年“全國優秀教師”譚勇頒發榮譽證書。校領導為獲得“學校師德標兵”“學校師德先進個人”“學校教學名師”“學校教學質量一等獎”“學校優秀研究生導師”“學校優秀輔導員”“學校優秀班主任”等優秀教師頒獎。
2024年校“師德標兵”獲得者楊華副教授作為教師代表發言,分享了自己的從教心得:成就學生就是成就自我。在踐行教育家精神的實踐中,一是要以善為師,陶冶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操守;二是要以智為師,積累傳道潤心、因材施教的智慧和能力;三是要以愛為師,涵養樂教愛生、至誠育人的情懷。
2024年“全國優秀教師”譚勇教授作事跡報告。他從初心不改育英才、創新賦能促改革、服務社會結碩果三個方麵,分享了執教三十多年來,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的感人事跡。他說,教育不是朝夕之功,需要無私奉獻、久久為功。輕工大教師要注重自我提升,以適應教育發展的新要求;要以身作則,做學生學習的榜樣,做社會文明的傳播者。

王立兵代表學校黨委和行政向全校教職員工致以節日的親切問候和衷心的感謝,並結合今年教師節的主題“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從六個方麵提出了殷切希望。一是提高站位,堅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強烈的家國情懷,在成就“大我”中升華“小我”,讓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二是提升品位,陶冶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道德情操。要養成提升道德修養的思想自覺,形成言傳身教的行動自覺,像珍愛生命一樣維護師道,像愛護眼睛一樣愛惜教師榮譽和學校聲譽。三是恪守本位,涵養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要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和方法並身體力行,不斷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安其學、親其師、信其道,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四是奮力進位,秉持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要把學習作為一種職業本分、一種精神追求,善於學習、終身學習,拓寬知識領域、完善知識體係,為學生成長成才源源不斷提供知識活水。五是牢記定位,勤修樂教愛生、甘於奉獻的仁愛之心。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涵養直腰做人梯、彎腰做人橋、甘當鋪路石子的伯樂精神,厚植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情懷,追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境界,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六是找準方位,樹立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要準確把握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聚焦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思想困惑,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曆史使命;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機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用以培根鑄魂、以文育人;要樹立世界眼光和人類情懷,引導學生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青春力量。
程水源在主持講話中對貫徹落實大會精神提出三方麵要求。一是堅定理想信念,爭做高舉信仰旗幟的引路人。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內涵,聚焦學校發展的戰略布局,在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的關鍵時刻識大勢、謀大局、成大事,不斷激發出聚焦特色發展的誌向決心,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二是涵養高尚情操,爭做弘揚優良師德的踐行者。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以教育家精神涵養高尚師德,自覺將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素質的第一標準,恪守教師職業道德,持續營造具有時代特征、輕工特色的優良師德文化環境。三是提升專業素養,爭做推動學校發展的實幹家。圍繞特色鮮明的國內高水平大學建設目標,堅持把論文寫在糧油食品行業主戰場,為學校加快推進教育綜合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大會還總結通報了學校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相關情況。(通訊員:陳星園 鄭璐淳)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