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樸雄渾的文廟、姹紫嫣紅的櫻花園、碧波蕩漾的明湖、莊重典雅的圖書館……湖南科技大學建築和城鄉規劃學院測繪工程專業2010級學生劉茗溪和製作團隊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將他們拍攝校園風光圖片製成了一套明信片,作為送給自己的一份獨特的畢業禮物。
劉茗溪說:“我想從一個普通科大學生的視角來展示科大的美,給自己和所有科大學子留下青春的美好記憶。”
心願 製作校園風光明信片,留住美好記憶
“在科大學習四年,校園內留下了我們的足跡,同學們對學校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2012年6月份,劉茗溪產生了製作明信片把學校美景永遠留住的想法。
對於他的這一想法,一些同學認為不現實,操作起來難度大,資金來源、製作水平等都是將要麵對的問題。
劉茗溪思慮再三,認為需要找到有一定基礎的團隊協作完成這個心願。可走訪湘大等高校調研情況,並沒有收獲。
2012年7月底,劉茗溪不經意間和高中同學王賢根提起了這一想法,王賢根告訴他,他現在正好在書境傳媒做文化類市場推廣,可以提供幫助。
團隊分工確定後,劉茗溪和室友龍忠開始搜集資料圖片,整個過程劉茗溪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連家人都不知道,劉茗溪計劃等有進展後再告知家人。
劉茗溪認為:“東西沒有出來前大家都不會認可,覺得難以實現。等成品出來,大家看到了才會相信。後來家人朋友知道我做成了這件事也都很欣慰。”
定稿 從2000多張照片挑出10張
“大學之大不僅是大樓大師,更應有文化和精神的東西在裏麵,10張明信片數量象征著科大組建10周年。”劉茗溪說:“明信片內容涵蓋教學、行政、風景三個方麵。”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僅前期拍攝工作量就不小。為製作10張明信片,劉茗溪在校園內拍攝了2000多張照片。
接下來,選擇照片也費了不少心思。
劉茗溪說,“以文廟這幅明信片作品舉例,一個景點就拍攝了500多張照片,既要選天氣好光線足,又要在幾座建築中選取最合適的角度,所以拍了又選選了又拍。”
爭執 為了作品更好、更完美
在這組明信片中,劉茗溪最喜歡的是北校圖書館,“線條美,看著很舒服。建築上空的飛鳥也很有含義。”
回想創作過程,劉茗溪說,團隊成員為了選圖或者某個創意常發生爭執。當然,大家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把這組明信片做得更好、更完美。
“當時大家都幹勁十足,產品成型是策劃、美工、創作團隊通力合作的結果。”王賢根說,在製作這組明信片的過程中,他們還得到了學校老師的指導。
熱銷 自製明信片已賣出300多套
2013年9月份,明信片成品已製作了500多套,在學校貼吧和老師、朋友的支持下,劉茗溪做了一些推廣工作,現已銷售了300多套,市場反映還不錯,“看過的都驚呼平時沒覺得,原來學校這麼美。”
劉茗溪說,自己製作的明信片能得到大家的喜愛,是一件幸福的事。對於未來,王賢根也信心滿滿,“這一塊市場潛力很大,希望團隊夥伴們能挖掘潛力,合作開發各大高校、景點的紀念品市場,給每位畢業生留下多彩的回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