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6日(周二)18:00,beplay2網頁登錄國際教育頻道受邀參與新浪教育、微博舉辦的主題為“留學教培如何避坑”的在線直播活動。beplay2網頁登錄國際教育頻道“劇透”其中的重點內容,希望澄清留學圈、教培圈的傳言,為出國留學家庭作參考。

Q1:麵對紛繁複雜的留學培訓市場,如何選擇靠譜的教培機構呢?

留學教培如何避坑

留學教培機構的核心競爭力是師資和留學服務。

師資以及圍繞師資的教學體係、教材、教法是留學教培前期最重要的服務內容。市場對師資的要求很高,經過一定時期的教學,既要得到高分,又要獲得相應的能力。在實際操作中未必能兩全,但如果留學教培機構隻教授考試技巧,恐怕很難讓學生和家長滿意。

因此,試聽課變得非常重要。不過,機構出於營銷目的,在試聽課配備的老師往往是最好的。建議除了親自試聽外,還要多從參加過相應留學教培項目的同學那裏得到經驗和教訓。

留學服務是留學教培的另一個重要內容。一般來說,經過前期的教學和訓練後,將過渡到後期留學申請,針對這部分的服務,需要留意留學顧問是否說真話。在英國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有些留學顧問還在不遺餘力地推廣英國留學,這隻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Q2:不同階段的留學,需求也不同,針對各個年齡段的教培需求有什麼建議?

留學教培如何避坑

無論哪個年齡階段,對留學教培的需求往往都是因材施教。

我看過一些有關低齡留學生的紀錄片,很多時候,初中留學、高中留學的根本原因是偏科或不習慣於傳統的教育方式。

一個男孩子除了打橄欖球,幾乎什麼都不會。在國內的中學環境裏,很大程度上說,連畢業都困難,升學更難。

麵對這種情況,留學教培需要為偏科的孩子設計符合他們發展規律的課程和教法,為學生尋找升學、繼續深造的機會。

Q3:許多年輕人選擇留學鍍金來提高競爭力,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

留學教培如何避坑

在中國社會,升學與就業高度相關。中國高考市場和中國出國留學市場的最終交叉點也是就業。到底是國內上大學好就業,還是留學好就業,一直爭論不休。

客觀上說,留學生仍是小眾市場。中國出國留學市場每年的增量大約60-70萬人,改革開放40年來,累計出國留學人數不過700萬人,還不如一年的高考報名人數,比如2022年接近1200萬人參加高考。

不過,從目前國內就業市場形勢分析,“留學鍍金”、海外學位“物以稀為貴”的優勢地位出現了動搖。

從政策角度來看,今年上海和北京都給予全球最優秀大學畢業生更好的落戶政策,但覆蓋人群數量有限。

從企業角度分析,由於經濟大環境的持續走低,2022年上半年國內GDP增速隻有2.5%,很多企業的經營遭遇到挑戰,很多大廠紛紛裁員。企業崗位供給減少,也並不會針對留學生有更特殊的招聘需求,因此海歸回國就業壓力增大。

當留學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的時候,海外學曆、學位的含金量需要經受國內就業市場的檢驗。

Q4:去什麼樣的學校能鍍金?去什麼樣的學校反而意義不大?

留學教培如何避坑

這個問題非常尖銳、敏感,同時也容易引起誤導。

當前中國出國留學市場以及國內就業市場對海外大學的排名特別看重,給人的感覺是,隻有高排名大學的學位才算是“鍍金”,海外大學排名低還不如不留學。

我覺得這種判斷是有問題的。首先,用人單位招聘、落戶政策製定之所以要設置海外院校世界大學排名的門檻,從根本上講是對海外教育不了解,而且又麵對著供不應求的就業市場,所以才出台這樣的遴選標準。

其次,學位方麵的“鍍金”其實在入職的一刹那就已經開始“邊際效益遞減”了,也許排名高的海外院校背景有助於留學海歸入職,但剩下的就要看真才實學了。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前的世界大學排名都是商業機構發布的。今年新出台的國內雙一流建設大學與雙一流學科建設大學合並的舉措表明,官方要弱化排名,強調教育公平性。

“留學鍍金”的“紅利”正在衰減,而對語言能力、溝通能力、演示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Q5:留學教培中,常見的“坑”都有哪些?

留學教培如何避坑

我認為最大的“坑”是過度承諾。所謂“保過班”之類的宣傳,水分很大,對學生的誤導也最多。

很多學生和家長願意上“保過班”反映出對學習能力的不自信,同時又體現出投機取巧的僥幸心理,這對學生的個人發展有害。

即便國內上“保過班”升入海外大學,在真實的、文化多元化的學習環境中,又有誰能保證讓學生通過考試、順利拿到學位呢?沒有真才實學,海外學位最終隻是個擺設而已。

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國際教育總編 趙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