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到底值不值?
為強調教育國際化和國際教育交流的重要性,美國官方發起的“國際教育周(International Education Week)”被安排在每年11月的第三個星期。這期間,學校和各類教育機構往往會安排一些慶祝活動來宣傳教育國際化的意義。而這些活動中受大家廣泛關注的一項就是經美國國務院授權並資助,由非營利性教育機構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開展的國際教育年度調查報告(Open Doors Report)數據的發布。
近10年的“門戶開放報告”調研數據顯示,在美高等教育機構留學的中國學生人數每年穩定在30萬人左右,占美國國際學生人數的三分之一。與此同時,還有相當數量的中國學生在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高校學習。中國已然成為上述國家國際留學生群體的第一大來源國。
每年為數眾多的學生赴英美等國家留學,這個情況一方麵帶來了群體效應,使得留學在很多有一定經濟條件的適齡學生家庭中始終是一個值得優先考慮的選項。但是另一方麵,由於中國學生在美、英、加、澳這些國家某些學校或者專業內的人數過於集中,再加上少數媒體和自媒體平台對這一現象不盡客觀的報道,包括學生家長和用人單位在內的公眾對留學的價值和留學生群體的整體素質也產生了一些質疑。針對上述問題,我想在這裏簡單闡述一下個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美、英、加、澳等國學習的中國學生人數的確不少,這一點是不爭的事實,有包括“門戶開放報告”在內的各種比較權威的統計數據為證。在絕對數字背後還表現出一些特點,比如英國高校碩士研究生群體中中國學生占比較大;位於美國東西兩岸大城市中的一些知名度較高的學校很受中國學生歡迎,尤其是加州;全美綜合排名前一百的學校中那些規模較大的學校中國學生數量往往不少;中國學生比較集中於商科、計算機和工程等學科領域。
其次,我們從教育提供方,也就是高校的角度來看一下他們招收國際學生的目的何在。國際留學生群體對於高校而言有兩個最主要的價值:一是他們的學術、思想和文化價值;二是他們帶給學校的經濟收益,也就是學費等收入。前者是任何一所優秀或者不斷追求卓越的現代高等教育機構都非常重視的問題,即教育的國際化。把來自不同國家、地區,有著不同文化背景、思維方式、價值觀和宗教信仰的年輕人召集在一起,讓他們之間互相了解,有交流,一同接受教育對於人才培養、知識與技術的創新和推廣的重大意義完全不用再贅述。而後者的現實意義也可以被任何人所理解。與此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國際校友群體帶給高校的學術聲譽、國際影響力以及經濟回饋對高校而言也蘊含著巨大的潛在價值。因此我想,所有高校在招收國際學生這個問題上的著眼點無外乎介於上述兩點之間。自然,有些高校更看重其中的某一點,而絕大多數的學校其實是在兩者之間找一個可以接受的平衡點。
第三,麵對留學與否這個選擇,學生和家長朋友們要基於冷靜、客觀和全麵的考量做出成熟和理性的判斷。雖說要考慮到外部整體社會、人文環境的影響,但是從根本上說,留學與否要從自身和家庭的實際情況出發,避免盲目跟風、從眾的做法。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長和孩子之間要就留學這個選項做好充分的溝通,讓孩子本人深刻認識到出國留學會讓自己無論是在學業方麵還是生活上麵對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自己該如何把握機會、應對挑戰,從而使自己在這一階段的人生收益盡可能最大化。
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本人都不能基於某種單一、簡單、膚淺的理由草率的做出留學的決定,比如自己的同學、朋友或者同事家的孩子去某國留學了,所以我自己或者我的孩子也要去;申請國外的好大學比參加高考進國內的好大學要容易;海歸在勞動力市場上更有競爭力等等。具體到留學目的地國家、學校和專業的選擇上也要經過充分學習和分析所有可以獲得的相關知識和信息,包括目的地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狀況,高等教育體製,學校的類別和特點,目標學校地理位置、氣候特點、社會治安環境,學校的規模、專業特色等等一係列因素。然後要把這些外部要素和自己的申請條件、性格、興趣、理念、價值觀以及職業發展目標等個人要素做綜合性的匹配,最終確定留學目的地國家和一批備選學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要選擇“最適合”的學校,而不是所謂排名最高的或者別人都說好的學校。留學決定的做出和學校、專業的選擇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人文社科範疇內的研究項目(Research Project)。這個Research的本身帶給“研究者”的收獲就會很多。會做這個“研究”是一個學生是否具備作為一名合格的留學生的基本素質。
我在不同場合做麵向公眾的留學講座的時候遇到最多的聽眾群體是家長朋友們,很少有學生本人參加。這中間固然有學生時間有限這個因素。但是,我也的確看到很多家長朋友在孩子留學這個事情上扮演的角色過重,總以為隻要自己把獲取來的信息轉達給孩子就行,而且有些重要的決定還是得家長來做,對孩子不太放心。所以,我總是和來聽講座的家長朋友們說,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充分做好這個有關“留學”的研究,成為這個研究的主體,家長做好參謀和配合工作就好。今後幾年的海外學習和生活是孩子要自己獨立麵對的,他們在出國前就得學會對自己負起這個責任。這是針對要出國讀本科的高中生而言。對於要出國讀研、讀博的大學生就更應該如此了。我就認可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你一個大學生要申請出國讀“研”,就是做所謂的Research Student,你連自己怎麼做研究找到合適的學校並獨立完成申請的能力都沒有的話,你還何談做“研究生”呢?
從以上的內容回到我們今天要談的某些海外高校中國學生人數較多這個話題。一所高校中國學生人數的多少是你在選校過程中值得考慮的一個因素。但是肯定不能僅憑這一點就武斷地對留學與否或者是否選擇某所大學做出簡單的判斷。要知道一所學校中國學生人數的多與少這個狀況所傳達出的信息本身就是多麵的。如果中國學生人數較多,從積極的方麵看,孩子在這樣一所學校學習能獲得更多的來自同胞、同學的幫助和關照,緩解有可能存在的在異鄉學習、生活的孤獨和不適應感。同時,一個學校國際學生人數較多很大程度上說明這所學校具備更成熟和健全的國際學生服務體係。那麼相反,中國學生人數過多也可能會對某些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太好的環境,因為我們多數人都會對母語和母族文化有一種依賴感。把自己置身於同胞很多的海外學習環境,我們很有可能會選擇自封在中國人的圈子內而不和外部的、真正的國際環境相接觸。這樣一種狀態顯然會讓留學的意義和價值大打折扣。我把這種狀態比喻為“出海而不下海”,或者是“海龜(歸)沒學會遊泳”。
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僅僅是你知道一所學校中國學生人數的多少,而是你要充分了解這個因素,把它放在一個綜合環境下來幫助自己做選擇和判斷,然後能清醒的認識到你最終要去的學校有什麼樣的人文環境,你該怎麼在這樣一種環境下保證學業有成,生活充實、愉快。這需要學生思想成熟、準備充分。
最後是關於留學值與不值的問題。如果把問題換成一個人接受教育值還是不值,我想全天下所有人都會給出肯定的答複。這個問題也就不成為一個問題了。但是之所以把教育換成“留學”後就出現了值與不值的問題,那是因為人們會自然關注到留學這個事件所包含的教育屬性和商業屬性中的後者。對於絕大多數學生家庭而言,留學背後有巨大的經濟成本,因此留學顯然具備商業屬性——既是投資也是消費。那麼留學這個錢花的值不值呢?投資收益大嗎?換來的服務效果好不好?我認為最簡單和核心的答複是看誰來學,怎麼學。和大多數其他投資和消費項目想比,收益的多少和消費滿意度在留學這個事件中更多的取決於投資人和消費者本身,而不是花出去的錢和被投資的產品。打個比方,你花一百多萬元買來的一輛豪華車和花幾萬元買的一輛很普通的車從產品上必然有差異。前者帶給你的用戶體驗、使用價值、安全性能乃至附加的社會價值一定要遠高於後者。但這種差別是你花出去的錢和換來的產品本身帶來的,和你本人沒什麼關係。再比方說你做一項投資,即便你是經過了充分的研究和深思熟慮後才做的選擇,但是一旦錢投出去了,收益的多少基本上就依賴於被投資人和項目的運作情況了。在正常情況下,你作為投資人也沒有多少可以掌控的空間。
但是留學不一樣,你作為學生,花錢換來的隻是一個投資和消費的機會和基礎條件,而“運作資本”和“體驗消費”這個過程是需要你本人全程、重度參與的。你參與的好,會學習,就能在同等投入的情況下獲得比別人多的收益和價值。反之,錢花的多也不一定效果好。
上麵所說的收益和價值歸根結底對應的又是留學這個事件的教育屬性。把眼光放長遠,從人生的尺度來看,首先要追求教育層麵的“值”。不能簡單的從就業和收入的角度來衡量留學的價值和意義,因為這些東西要受到眾多外部環境和因素的影響與製約,和留學之間不具備必然的因果關係。源自一段精彩的留學經曆所沉澱於身的知識、眼界、閱曆、思想和心境對於一個人而言將是受益終身的。
希望所有年輕的學子們慎重、理性看待留學,能以留學生涯鑄就自己廣闊、精彩的人生。
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國際教育頻道特約專家殷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