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麵麵觀》 訪談錄之二:職場精英,如何練就

上期我們談到《告別校園,初涉江湖》,那麼在進入職場江湖後,如何修煉“十八般武藝”,如何更好地發展呢?今天我們來談談職場的進階之路。
第二期 職場精英,如何練就
俗話說,職場如戰場。職場風雲變幻,充滿著挑戰也充滿了機遇。作為一個優秀的職場人,硬技能和軟實力缺一不可。隻有勇於接受挑戰並善於抓住機遇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從職場新人到精英的蛻變,不僅需要專業技能的積累,也需要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等軟實力的提升。企業會根據業務發展戰略來構建用人標準和勝任力模型,並為員工提供多通道發展路徑。我所從事的互聯網行業,充滿著不確定性和變化,工作中經常會遇到新的問題、新的挑戰。企業的人才能力模型中,除了對專業知識、項目經驗等硬指標的要求外,非常注重員工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企業為員工提供了雙通道發展路徑,一條是管理通道,一條是專業通道,每個通道都設置了對應的職級和晉升標準。
在思考個人職業發展時,一定要了解企業的人才戰略和能力要求,製定與之匹配的發展規劃。步入職場,必然會關注三個問題:我在哪?要去哪?怎麼去?其中,“我在哪”的問題,就是對我們自身現狀的一個客觀的評估;“要去哪”的問題,是指未來的目標和發展方向;“怎麼去”的問題,就是選擇什麼樣的平台和發展方式。在高手如雲的職場中,選擇和努力都很重要。在我的職場生涯中,有幸結識了許多優秀的夥伴,一起學習和成長,使我從一名職場新人晉升到主管、經理、總監等職位。其中,有喜悅、有迷茫,也有探索…..,這裏分享幾點心得。
1)向優秀的人學習
巴菲特說過:“想成為最優秀的人,就要向最優秀的人學習。”凡是優秀的人,總是自帶光芒,在他們身上總是散發著一種樂觀進取的獨特魅力。向優秀的人看齊是最快提升自己能力、拓寬自己眼界的途徑。在他們身上我們能學到經曆過歲月沉澱的智慧,為人處世的豁達,這些成功之道會令我們受益匪淺。
2)在“未知”麵前,多一點勇氣
互聯網時代唯一不變的是變化,麵對未知和變化,沒有教科書和標準答案。如果畏手畏腳,因害怕失敗而不敢迎接新的挑戰,將會給自己能力設置天花板,難以實現自我突破。挑戰和機遇並存,簡單的工作無法體現個人能力,而隻有解決了複雜問題才能彰顯才華,才能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在不確定的時代,麵對新的領域新的問題,大家的經驗和起點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敢於探索的勇氣。敢於突破自己,勇於承擔,將挑戰變為機遇,成功就會更進一步。
3)保持鈍感力,拒絕玻璃心
生活並不總是陽光燦爛,工作並不總是一帆風順,職場中受點委屈在所難免。如果隻是情緒化地處理問題,也隻能陷入自艾自憐的境地。很多時候擊敗我們的不是困難本身,而是一顆敏感脆弱的玻璃心。因此,學會將玻璃心鈍化,用自己的鈍感力抵禦周圍環境帶來的不適感,才能提升適應環境的能力。人成長的過程,也是鈍感力不斷提升的過程。
4)雙贏而不是打敗對手
競爭不一定是零和遊戲,在相互依賴的環境裏,隻有雙贏的思維模式才能在合作中建立良好、和諧、持久的關係。在工作中,要擅長把“我”的角度思考轉化成為“我們”的角度,分享資訊、分享力量。沒有完美的個人,隻有完美的團隊。隻有與夥伴們優勢互補,共同把互利共贏的蛋糕做大,才能助於打開局麵,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5)時刻保持充電
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的更新速度很快,如果躺在曆史的功勞簿上止步不前,很快就會被時代所淘汰。在快節奏的職場生活中,時刻充電是價值能夠“保鮮”的關鍵。在遇到發展瓶頸期時,一定要通過充電來幫助提升認知能力,突破原來的知識結構,從而適應職場的激烈競爭。
本期,我們采訪了從職場新人成長為行業精英的幾位夥伴,一起聽聽他們的心路曆程。
采訪實錄:
人物1:劉霞—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後
Q:從博士畢業到大學教授,談談你的心路曆程。
A: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然後針對性地提升能力,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清晰的規劃。我在學校走的是專業發展路線,因此科研能力的提升和成果積累非常重要。平時,我比較關注學科領域的前沿動態,積極參加業內學術會議,保持與同行的交流和研討。在專業領域上盡可能做紮實,並保持與時俱進。在學術成果、影響力等方麵也比較注重積累,參加了學校的教授職稱評審並順利通過。
Q:您在工作中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請問是如何克服的?
A:我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圖像處理中的數學方法研究,隨著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飛速發展,在圖像處理領域裏,將傳統方法與深度學習方法相結合進行研究成為必須要麵對的問題。而我之前對人工智能領域並不了解,這對我來講是個全新的挑戰。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吧,我自己就利用課餘時間學習了人工智能的多門課程,不斷摸索,最後終於搞定了這個課題。
Q:劉教授你好,要想在職場上取得持續的成功,你認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A:我認為最重要的能力是持續學習的能力。現在各行各業發展太快了,變化也大。隻有保持積極進取心態,向優秀的人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向同行學習新的專業知識,了解新的領域,向老教師學習負責、有擔當,向青年教師學習銳意進取。三人行必有我師。
人物2:張先生、王先生、郭先生--IT大廠技術經理/麵試官,名校碩士
Q:從職場新人成長到職場精英,談談你的心路曆程。
A:剛進入公司的前幾年,最主要的壓力來自工作進度和質量要求。是否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獨立解決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這時候除了拜師學藝,就是自我探索和鑽研能力。等晉升到項目主管、技術經理的時候,除了個人能力,很重要的是怎麼把團隊帶動起來,完成公司對這個組織的期待。公司的季度、半年、年度考核很嚴格,每個團隊成員都需要分配到各自的任務指標,並建立約束-激勵機製,以完成任務的情況決定獎懲措施。職場上每個階段,都有每個層級對應的考核要求,其實越往上發展,壓力就更大,這時候就需要提醒自己,必須把壓力轉變為動力。
Q:作為部門負責人,更多時候要參與招聘了,你會問應聘者什麼樣的問題?你最看重應聘者哪方麵的素質?
A:“大廠”招聘員工時,看重求職者的基本功、項目經曆、個人素質。在基本功方麵,需要看筆試成績,低於平均分的是不能錄用的。一般來講,有和崗位匹配的項目經曆會有更優先的機會,實踐出真知。另外,對軟實力比較看重,包括對工作領域的理解力、溝通表達能力和發展潛力等。
Q:在這個職位上,要想取得持續的成功,你覺得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A:從普通員工做到中高層管理崗位,個人發展的支撐點是學習能力。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才能幫助人們渡過職場難關,突破發展瓶頸。
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國際教育頻道特聘高級顧問高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