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名師|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他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需求
2022-11-15 09:32: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習近平主席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作為一名科研和教育工作者,推動水文氣象交叉創新發展就是我的新領域,培育水文氣象交叉人才就是我的新賽道。”國家重大人才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院長袁星教授堅定地說。

  在11月12日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典禮上,袁星被光榮地授予“中國青年科技獎”。該獎項每兩年頒發一次,每屆獲獎者不超過100名。這也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師首次獲得該項榮譽。

開拓創新,推動水文與氣象交叉融合

  2004年,袁星本科畢業後來到北京,邊工作邊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並於次年考入中科院大氣所。本科學習信息與計算科學的他初遇氣象學,第一次了解到氣象對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同時也被這個相對“冷門”的學科深深吸引。在導師謝正輝研究員的悉心指導下,他成功地在區域氣候模式中實現了大氣水-土壤水-地下水的動態耦合並用於旱澇模擬,科研成果得到丁一彙院士和王會軍院士的肯定,並提前2年順利通過大氣所博士學位論文答辯。

  2009年,袁星遠赴美國繼續深造,師從美國氣象學會會士、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梁信忠教授和美國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Eric Wood教授。

  在美國,袁星接觸到水文氣象預報,這項工作是水利設施科學調度的重要前提,是減少水旱災害損失、促進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重要基礎,同時這也是當時我國比較滯後的領域。他如同一塊海綿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立誌要學成歸來,回報祖國。

與美國導師Eric院士合影

  2014年,袁星以“百人計劃”身份引進到中科院大氣所,擔任研究員、博導,帶領團隊攻關水文氣象預報模型。2018年,他來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次年開始擔任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院長,立誌推動我國水文氣象事業的發展,服務國家重大需求。

“開拓創新,精益求精”是袁星對科研的追求。潛心研究需要的是時間的付出和心境的淡薄,需要的是對科研事業的熱愛。自參加工作以來,袁星大部分節假日都在實驗室與同事、研究生一起度過,辛勤勞動換來了豐碩的成果。

  袁星先後承擔國家重點研發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等國家級科研項目10餘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發表論文110餘篇。成果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並因此擔任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等4個國際期刊編委、國際水文科學協會中國委員會(CNC-IAHS)陸氣關係分委會副主席。

  為進一步提高水文氣象預報的精準度,袁星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研製了適合複雜下墊麵高分辨率模擬的陸麵水文模型並應用於國家發改委保障工程建設;開創性地提出了一個新的“基準技巧”用於研究年代際水文可預報性;針對一類新型幹旱現象—“驟旱”,率先揭示了其形成機理及變化機製。

  這些成果為推動水文學和氣象學的交叉融合,提升防汛抗旱氣象服務精準度、水庫安全生產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他因此也先後入選國家海外引才計劃青年學者(2015)、國家重大人才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21),獲批江蘇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謝義炳青年氣象科技獎、清華大學⁃浪潮集團計算地球科學青年人才獎等。

關注前沿,服務需求是他的奮鬥坐標

“關注前沿,服務需求”是袁星的奮鬥坐標。他帶領發展的高分辨率陸麵水文模型參與國家發改委氣象保障工程建設,為精細化數據信息服務提供了有力保障;所構建的預測係統被世界氣候研究計劃次季節到年代際預測工作組、泛歐洲水文氣象幹旱預測工作組、美國NASA水文預測工作組等作為成功案例引用;研發的水文預報係統已應用到廣西氣象災害防禦中心,並以此為核心構建了水電站入庫徑流量預報係統,為有效緩解水文氣象災害提供了有效技術支持;揭示的我國南方驟旱、華北熱浪、長江暴雨、東北持續性幹旱、江河源區豐枯徑流等極端水文氣象事件的驅動機製,為深入理解氣候和下墊麵變化對極端事件的協同影響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從“0”到“1”,從量變到質變,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作為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院長,他積極推進與部委、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為學院提供了蓬勃發展的環境和氛圍。

  為培育更多、更優秀的水文氣象複合創新型人才,在袁星的帶領下,學院成功獲批水利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土木水利碩士點和水文氣象學二級博士點,並獲批籌建水利部水文氣象災害機理與預警重點實驗室,初步形成了本碩博一體化、創新型人才培養體係。學院高水平論文發表快速增長,科研到賬經費連年翻番,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行之以躬,將理想情懷種在學生心中

“行之以躬,不言而信”是袁星培養學生的信條。“老師鼓勵我大膽與頂級學者交流。記得本科畢業後老師就讓我參加國際會議,我向美國工程院Dennis院士請教了他對我工作的看法,現在想來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了。” 袁星的學生、如今已是南信大龍山學者的季鵬副教授說。

  “通過老師悉心指導,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一篇文章,我深知這是老師的心血,每一句話無不是經過老師反複推敲,老師帶我到了一個高水平的位置;隨後的一個工作遇到曲折,被多次拒稿,每一次都會有放棄的想法,但老師卻一直堅持,不斷修改,守得天開終見月明,前前後後約三年才得以發表。”袁星的學生朱恩達在博士論文中寫道,“老師的堅持、努力以及耐心感染了我,教會我在科研中不能放棄,更要對自己的工作有信心。”如今,朱恩達已經成為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一名優秀科研工作者。

袁星善於發掘人才並因材施教。本科無水文、氣象背景的陳思思,在袁星及團隊焦陽、馬鳳等青年教師的指導下,從“科研小白“迅速成長,發表了多篇關於幹旱預估的高水平論文,成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氣象專業的第一位博士生,並獲得博士優秀新生獎學金(全校僅12人)。

即使是指導本科生,袁星也追求創新、力求前沿。在袁星的學生王鈺淼眼中,老師是一位對工作一絲不苟,對學生認真負責的老師,“平日裏老師雖工作繁忙,但他一直堅持每周的單獨討論和課題組例會。”本科階段就在地學知名期刊GRL發表文章、獲得江蘇省優秀本科畢業生的王鈺淼,毅然放棄多所985高校的保研offer,繼續在袁星指導下開展氣候變化對驟旱的影響研究,已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老師一直告誡我們要帶著問題科研,能夠解釋問題的一張圖比過漫無目的一百張圖。”他的研究生曾俊涵和劉俊江異口同聲地說。

  在袁星的學生、目前就職於中國氣象局的曾鼎文副研究員看來,生活中的袁星平易近人、幽默風趣,不但將學生往正確的科研思路和做事方法上引導,也指導學生如何平衡學習、工作和生活,讓大家感到“原來做科研也可以這麼快樂”

  “在我的成長道路上,有很多熱心幫助我的老師,對我產生了深遠影響。我也立誌將他們的精神傳承下去,希望能夠幫助和影響更多的人。“袁星說。他同時擔任南信大和中科院的導師,他培養的5名博士畢業生和3名碩士畢業生中,有2人破格晉升副高職稱、1人赴美國深造,其餘就職於國家機關、“雙一流”高校和國企。培養的研究生獲中科院院長獎學金、中科院“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南信大博士優秀新生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等。他因此也榮獲了2022年度的“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此外,他指導的南信大本科生獲江蘇省優秀本科畢業論文。

  談到此次獲中國青年科技獎,袁星表示,“這對我來說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新的起點和新的責任。”他把“家國情懷”的坐標樹立在自己的事業軌跡中、種在學生的心中,接續奮鬥、砥礪前行,在水文氣象這一新興交叉領域矢誌不渝、開拓耕耘。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