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喜報傳來
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五位參賽同學均獲獎
位列全國高校獎牌榜第26名
在該項賽事實現新突破
國賽獲獎,曆史突破
眾所周知,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The Chinese Mathematics Competitions)是麵向本科生的全國性最具影響力的高水平學科競賽之一。旨在促進我國高等學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數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現和選拔數學創新人才,為青年學子提供展示數學能力的舞台。
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共設32個賽區,968所高校近22萬名學生報名。競賽分為數學專業組和非數學專業組,經過初賽,最終全國僅732人獲得決賽參賽資格(其中數學專業組382人,非數學專業組350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共6位同學進入決賽名單,入圍人數全省第二。由於疫情原因,決賽推遲到今年舉行,實際參加決賽的共5位同學。
經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同學的不懈努力和競賽指導團隊教師的辛勤付出,所有參賽同學均表現優異。其中,非數學專業組2020級長望學院尹春陽、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孫天臣獲一等獎,2019級長望學院劉悅陽獲三等獎,全省僅5人獲得該組別一等獎。數學專業組2018級數學與統計學院張繼溥獲二等獎、2020級數學與統計學院王子宸獲三等獎。此次決賽,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非數學專業組和數學專業組在獲獎等級和獲獎人數上均實現新突破。
放飛夢想,成就未來
領獎台上,師生洋溢的笑容背後是層層選拔和日夜的訓練,大家一路相伴同行至今。這場比賽於他們而言,不僅收獲了成功的喜悅,更汲取到了數學的魅力與陪伴的美好,回憶整個備賽過程,每個人都有數不盡的暖心小事想要訴說。
“好的心態是成功的一半。”獲非數學專業組一等獎的孫天臣表示,這是第一次參加全國性的大學生數學競賽。雖然沒有經過數學專業的學習和訓練,但憑著一顆平常心、對數學的濃厚興趣以及團隊教師的悉心指導,最終成功取得好成績。
“參賽前,學校組織了兩個月緊張的備賽,一邊分專項複習,一邊進行大量的模擬練習,讓我逐漸找回了以前的手感。”回憶備賽經曆,孫天臣說,自己成功的秘訣就是,遇到難題不慌張、遇到普通題不大意。更重要的是,比賽期間,認識到了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同學,能向大家學習到不少好的學習經驗。
來自大氣物理學院2019級的王一帆在省賽中脫穎而出,獲得決賽資格。“任課教師朱曉欣老師當時總是耐心地解答我的問題,並且在我打算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轉數學專業時,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和幫助。”王一帆說,由於疫情原因,賽事推遲一年,因為與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衝突,他還是帶著遺憾退出了決賽,但卻以第一名考上了南京大學數學專業的研究生。“未來我打算學習分形方向,感謝南信大的這段經曆,讓我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有信心。”王一帆表示。
以賽促學,提升能力
近年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高度注重通過學科競賽促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鼓勵學生參與跨學科、跨層次、具有較高水平和影響力的競賽項目,“以賽促學、以研促教”,不斷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以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等競賽項目為牽引,引導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培育專業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提高實踐與創新能力。
“自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舉辦以來,數學與統計學院組建了一支優秀的競賽培訓團隊,教師們潛心鑽研、無私奉獻,通過培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與此同時,迭代優化形成了一套特色鮮明、行之有效的培訓模式。”數統院副院長、公共數學教學部主任朱建說,簡單可以概括為“二次選拔,三期(四輪)培訓,四場考試”,即報名參賽的學生要經曆校賽→省賽兩次選拔,省賽春季培訓→國賽預賽暑期拔尖培訓+秋季培訓→國賽決賽培訓三期(四輪)培訓,以及校賽→省賽→國賽預賽→國賽決賽四場考試。專題培訓與模擬練習相結合,線上課程與線下授課相結合,團隊指導與導師指導相結合,麵上培訓與拔尖培訓相結合,這樣一輪輪下來,學生最終脫穎而出。
競賽成績的取得,既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生良好數學素養和數學能力的體現,也是近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數學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成效的彰顯。通過“教學—競賽—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體係化貫通,以競賽為抓手,彌補教學與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之間的空檔期,助力學生的成長。學生除了在高級別賽事中競爭力顯著提升,近年來數學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成績也節節攀升,2023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生數學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成績的達線率提升了近6個百分點,高分段學生占比大幅增加。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