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作為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建校120餘年,始終備受關注,日前,東南大學就在一天內連上兩次央視,再度讓東大智慧閃耀出圈。
本期推送,小編帶你一探央視眼中的東大——
12月1日,在中央電視台《朝聞天下》節目“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評選啟動這一新聞中,南校門、大禮堂等東南大學標誌性建築數次亮相熒屏;
在當天的《共同關注》節目中,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師生模擬紅色、綠色的生鮮燈和模擬自然光照的光源,分別照射肉類生鮮產品的對比實驗,再次登上央視熒屏。該對比實驗解釋了不同顏色的光照對人眼顏色感知的影響,引發對生鮮產品照明標準規範的深思。
深究學校在一日之內連續兩次登上央視背後的“秘密”,不難發現,這離不開學校在科技創新中的一次次突破與進步,這也正是一代代東大人薪火相傳,對“止於至善”校訓精神的不懈追求的生動體現。
作為我國科學技術研究與輻射的重要基地,長久以來,東南大學始終秉承著“以科學名世、以人才報國”的辦學理念,聚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需求,積極加強科研平台建設,不斷完善和優化科研創新體係,為學校師生營造濃鬱的科研創新氛圍,助力他們在先進的科研平台支撐下,充分發揮自身科研創新能力,以出色的科研成果為強國建設交出東大答卷。
截至2023年9月,學校牽頭建設有2個全國重點實驗室,依托共建1個全國重點實驗室,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和省部級以上科研實驗平台數十個。
同時,學校還建有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科技部、教育部15家試點和22家首批授牌的國家大學科技園之一。園區內科技創新創業載體麵積20萬平方米,已孵化培育1000餘家科技型企業,為推進產學研融合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台支撐。
立足雄厚的科研平台,東大師生在科研探索中披荊斬棘、銳意進取,屢次攻克技術難關,推動科學技術持續邁上新台階。
僅2022年,學校中國發明專利申請3480件,PCT專利申請120件,中國發明專利授權2997件,位列全國高校第二位,有效發明專利13146件,位列全國高校第三位。SCI、EI論文收錄均列全國高校前列。
今年以來,學校師生的科研創新熱情依舊高漲,他們瞄準科技前沿,砥礪深耕專業研究,一次次讓東大成果閃耀學術舞台——
在近日中國通信學會正式發布的2022年度信息通信領域十大科技進展中,學校信息學院共有尤肖虎院士團隊、金石教授團隊參與的2項技術入圍“2022年度信息通信領域十大科技進展”;
化學化工學院李全團隊在雙重響應液晶彈性體用於多級信息加密和瞬態信息顯示方麵取得重要進展,為實現數據存儲、信息加密等工作提供新的思路方向。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張彤教授團隊在納米光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提出了一種熱輔助的非平麵納米結構圖案化轉印策略。學院博士後蘇丹和本科生吳威龍、孫泮芹、原宇辰為共同第一作者,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先進科學》;
……
麵對未知,東大人不懈探索;
麵向未來,東大人堅定前行。
東南大學將繼續發揮自身特色優勢,在科研探索的征途上屢創新高,將更多東大成果印刻在時代發展的長河中!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