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黨建思政|揚州大學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風采展(思政專項、“研本1+1”引領計劃類)第15期
2024-02-05 09:00:00
揚州大學

  根據《揚州大學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提優計劃實施方案(試行)》的要求,我校各學院緊扣學科專業特色,圍繞黨建引航、思想引領、科研育人、文化育人、實踐育人和心理育人等主題,著力推進思政專項、“研本1+1”引領計劃項目持續創建、提質增效,以創新和優化製度機製、實施路徑、平台載體和方法舉措為著力點,積極推進“本碩博”一體化貫通式思政育人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不斷提升精品項目品質和輻射效應,打造了若幹成功範例。

  接下來,揚小研將持續推送部分研究生思政專項、“研本1+1”引領計劃優秀項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項目的特色舉措和成功經驗吧~

一、工作背景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融通創新,著力提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質量。

  學院以科學家精神、科研文化、科研思維三大內容強化思想引領,鍛造研究生精氣神;以“黨團班一體化”、完善獎懲評價、“競賽+實踐”三大機製落實激勵保障,健全製度體係;以“青年優秀骨幹教師”強基、“青年科技人才”創新、“青年科研工作者”造峰三大計劃,落實分類培養,著力構建具有物理特色的拔尖創新人才分類培養體係,培養潛心科研矢誌報國的物理拔尖創新人才。

 二、主要做法

  (一)鍛精煉神,持續深化科研育人精神體係內涵

  開展“黨建+科研”承揚行動。圍繞“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開展“五個一”係列活動,即舉辦一場研究生研學生涯指導講座;組織一次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現場沉浸式教育;發出一份“弘揚學術道德,恪守學術規範”倡議書;召開一次“遵守學術道德,建設優良學風”主題班會;收聽一場“聚焦學術前沿,培養創新思維”主題報告。同時注重加強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培訓,培養師生科研報國的理想追求、敢為人先的科學精神、開拓創新的進取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

  加強科研文化氛圍營造。組織輔導員聽組會,設立實驗室文化主題日,建立實驗室文化牆,舉辦實驗室安全知識競賽、科研圓桌會等活動,充分發揮以文化人的精準“滴灌”作用,引導學生努力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強化科研成果育人作用。積極推動科技成果展示,學院舉辦科技文化節開幕式、閉幕式,通過優秀研究生、青年教師分享會、座談會的形式分享競賽心得,科研思路,科研工具,從而讓研究生深入了解學科競賽、雙創大賽,培養科研思維,樹立科研報國情懷,提升學生學術活動、學科競賽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強化措施,製定科研育人激勵保障機製

  完善“黨團班”一體化建設。學院目前有三個專業:物理學(碩博)、電子信息、學科教學(物理),根據專業、年級設置班級和團支部各10個,根據專業學科設置3個黨支部,黨支部帶動團支部,團支部與班級相融合,通過開展多樣的黨日活動、班團活動,推動“黨團班”協同建設。

  完善研究生獎懲評價機製。學院秉承科學、民主、規範的管理機製,在認真宣傳學習學校文件精神的基礎上,通過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征求學生、導師意見,並召開全體研究生大會,學習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文件精神。同時結合新生入學教育,領學《揚州大學研究生手冊》,組織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測試,促進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讓學生真正做到以考促學、以學促知、以知促行。

  夯實研究生競賽實踐成效。建立“1+1+N”科研導師製,采取“雙選”的方式為每位學生配備科研小導師,研本學生實現科研傳幫帶;帶領本科生走進科研實驗室、走進科研企業、走進科研場所、走進科研課題,鼓勵研究生帶本科生同向同行,通過研究生帶領本科生參與科研實驗,聆聽講座、參加學科競賽、參與社會實踐等活動拓展學生研學視野,培養學生創新思考能力,激發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

  (三)精滴準灌,優化構建科研育人分類指導模型

  推行“青年優秀骨幹教師”強基計劃。學院依托學科教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日常實習實踐、教學技能類比賽、交流討論等,將日常學習內容與研究生的素質能力培養相融合,培養具有紮實係統專業基礎、較強實踐能力、較高職業素養的實踐創新型人才。通過開展“半塘桃李”講課比賽,“物理師範生培養”名師工作室係列活動,組織研二學生到揚州中學、揚州大學附屬中學、邗江中學、新華中學等單位實習實訓等,突出師範學生教育教學的職業實踐性,提升發現行業實際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開發師範類研究生職業潛力,為其紮根基層教育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實行“青年科技人才”創新計劃。針對電子信息類專業碩士研究生,學院組織申報專業相關的集成電路大賽、光電設計大賽等,以賽促學,以賽促練,提升創新實踐能力、提高科研育人質量。強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積極推進產學研用項目,拓展科研實習基地,與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綠色光電產業園達成戰略合作,與晶澳(揚州)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揚州國宇電子有限公司等聯合申報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開展研究生交換培養,大大提升研究生應用專業知識、行業適應水平,為進入企業核心研發部門提供有力保障。

  推進“青年科研工作者”造峰計劃。針對物理學專業學術型碩士,強化科教融合協同育人,依靠學院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流動站全過程培養優勢,依托導師重大科研項目、重點科研平台等資源,鼓勵學生參與海內外、交叉學科、形式多樣的學術研討交流,厚植理論基礎,擴寬學術視野;加強同國內外高校、科研單位、產業合作,麵向知識創新、行業發展的需要,培養具備較高學術素養、較強原創精神、紮實科研能力的學術創新人才。

  三、主要成效

  學科建設穩步發展。學院獲批物理學博士後流動站,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應用轉型類);12個項目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資助,其中麵上項目6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項,專項項目1項,為研究生培養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和項目資源;2023屆研究生就業達98.18%,其中物理學博士、學科教學碩士均100%就業。

  科研成果成效顯著。學院舉辦國際國內會議9場,舉辦學術報告14場,23人次研究生外出參與國內外學術會議,海外聯合培養1人,國內高校、科研機構、企業聯合培養15人,建立江蘇省研究工作站1個,校研究生工作站1人,院研究生工作站3個,發表論文66篇,其中SCI收錄49篇,申請發明專利15項,舉辦“物理師範生培養”名師工作室開展係列活動11場,青椒分享會4場,科研工具分享會2場。

  學科競賽持續突破。深化“1+1+N”導師製實效,塗育鬆教授課題組師生指導本科項目在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斬獲主體賽特等獎,同時也代表基礎學科實現了學校挑戰杯主體賽特等獎重大曆史性突破;第七屆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獲二等獎1項;第七屆江蘇省教育碩士實踐創新能力大賽獲特等獎1項,校第五屆教育碩士實踐創新能力大賽獲一等獎2項;研究生數學建模大賽國賽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省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芯片與係統設計競賽東部賽區決賽獲二等獎1項;第十四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賽江蘇省嵌入式設計與開發組獲三等獎1項。組織申報“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競賽校賽2項,組織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新實踐大賽校賽2項。

  四、努力方向

  2023年項目建設初顯成效,但仍需進一步夯實,新的學年將以下三個方麵持續推進:黨建引領聯動科研育人,提升人才培養質與效;分類培養深化融通創新,拓寬人才培養點與麵;校企共建驅動產教融合,貫通人才培養內與外。

  立德樹人,守正創新。麵向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學校將以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建設為依托,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逐步建立起分類指導、分階賦能、全程覆蓋的研究生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體係,不斷適應新變化、回應新需求、力求新突破,以高質量黨建思政工作引領和助力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本期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展示就到這裏啦,下期讓我們共同期待農學院的思政專項(“研本1+1”引領計劃)項目展示吧!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SRC-774437777 2024-01-08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