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院
院長寄語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熱忱歡迎你們報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應用物理學本科專業。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變,無處不用物理。物理學,是基礎學科,從古至今,基礎研究始終是產業誕生和振興的根本,強大的基礎科學研究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石。力學和熱學基礎理論進步,推動了蒸汽機、內燃機的發明;電磁學和量子力學的發展,開啟了信息時代的大門。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科學探索加速演進,學科交叉融合更加緊密,國家高度重視基礎科學研究,強化基礎研究係統部署,對物理等重點基礎學科給予更多傾斜。我校在“理科振興計劃”的基礎上,學校圍繞“一流工科、卓越理科、精品文科、特色交叉”發展布局,啟動了“理科卓越工程”,持續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為同學們的成長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物理學,也是一種智能,它對客觀世界的規律做出了深刻的揭示,它在發展、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獨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體係。物理學,更是一種文化與藝術,凝聚對物質世界的情感、理性思維的態度、看待自然的方式和崇尚科學文明的價值取向。
同學們,浩瀚博大的物理學知識殿堂已經向你們敞開大門,更多的物理學奇跡正等著你們去創造!歡迎你們報考南航物理學院,以奮鬥為青春的底色,開始人生新的征程!
劉友文
01 學院本科專業
應用物理學
光電信息材料與器件(2024新增)
02 學院總體概況
物理學院的發展曆史可追溯到1960年3月成立的數學力學係,1962年12月改為基礎部,1985年5月基礎部撤銷,由數學、物理、理論力學3個教研室建成數理力學係。1994年數理力學係改為理學院,設數學係、應用物理係、物理實驗中心。2022年4月,根據學校雙一流建設和理科卓越工程建設要求,對理學院機構設置進行調整,成立物理學院,下設物理係、應用物理係、物理實驗中心和大學物理教學與研究中心4個教學科研機構。
2021年,在“理科振興計劃”的基礎上,學校啟動了“理科卓越工程”,持續推動物理學科發展,形成了師資力量雄厚、學科基礎深厚、科研交叉融合、教學成果顯著的良好發展局麵,為學生營造了優越的創新環境和濃鬱的博雅氛圍。目前,學院設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涵蓋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光學、無線電物理等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其中凝聚態物理為工信部重點學科。學院自2000年設應用物理學本科專業,該專業2009年獲批江蘇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2012年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專業,2021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2年獲批江蘇省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建設點。
03 學院特色介紹
師資力量雄厚
學院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科研水平拔尖、治學嚴謹、師德高尚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89人,其中國家級高層次人才3人,省特聘教授1人,校特聘教授2人,教授18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導師15人,碩士生導師42人。師資隊伍中有10餘人次獲“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等省部級及以上榮譽稱號,18人次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計劃”、江蘇省“333工程”、江蘇省“青藍工程”、江蘇省“雙創計劃”等省部級人才工程。
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團隊
學科基礎深厚
學校高度重視物理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經過近二十多年建設,物理學科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並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完備的人才培養體係。學院於2005年獲批“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光學”和“無線電物理”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006年,獲批“凝聚態物理”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獲批設立“物理學”博士後流動站和江蘇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點;2010年,參與組建的“納智能材料器件”實驗室獲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2年,“凝聚態物理”入選工信部重點學科;2014年,“物理學”與材料學科聯合,成功申報了省協同創新重點建設學科群;2018年,獲批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20年,獲批“空天信息材料與物理”工信部重點實驗室。2021年,物理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2024年新增設本科專業:光電信息材料與器件,培養具備材料與電子、光子、信息等領域的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的新工科人才。
此外,應用物理學本科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江蘇省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建設點、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專業、江蘇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先後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江蘇省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
學院獲批“空天信息材料與物理”工信部重點實驗室
科研交叉融合
麵向國家重大需求,立足於學校國防與“三航”特色,注重理工融合和多學科交叉,融合創新,強化基礎研究。通過學校實施的“理科振興”、“理工融合”和“理科卓越”等計劃,逐步形成凝聚態物理、力學、材料等交叉研究隊伍。依托“空天信息材料與物理”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平台,以空天環境新材料和高新技術需求為牽引,瞄準物理及其相關交叉學科前沿開展研究,取得了係列原創性科研成果。近幾年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科學裝置聯合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項目、國防科技創新特區火花計劃等各類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60餘項,科研經費4000餘萬元;累計在Nat. Mater., Nat. Commun., Sci. Adv., Phys. Rev. Lett., Appl. Phy. Lett.等高水平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先後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三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防科技技術獎三等獎。
教學成果顯著
學院堅持國防需求與學科優勢方向相結合,依托物理學、光學工程、凝聚態物理等學科平台,打造精品教學團隊,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強化專業特色,提升專業內涵,取得豐碩成果。“拓展內涵,融合創新,構建工科院校大學物理係列課程體係”獲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我院施大寧教授帶領團隊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教學團隊建設方麵,學院擁有以國家級教學名師領銜的大學物理教學團隊,2010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2023年被評為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施大寧、徐飛、李偉偉先後獲評國家級高層次人才,楊雁南、李晉斌被授予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學院教師獲得國家級教學比賽獎項2個、省部級教學比賽獎項10餘個,主持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等省部級以上教改項目數十項。
教學平台建設方麵,學院建有教育部首批虛擬教研室1個、省級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建設點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科普教育基地1個。
課程建設方麵,《物理與藝術》入選首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中國大學MOOC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力學》入選首批江蘇省一流本科課程(線下一流課程);《文科物理》入選首批江蘇省高校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大學物理》、《近代物理與高新技術》被評為江蘇省精品課程。
教材建設方麵,出版教材和著作等十餘部,《物理與藝術》、《文化物理》被評為國家級規劃教材,開創了國內物理類素質教育先河,在全國有很強的示範引領作用;《高等量子力學》被評為江蘇省十三五重點教材,2023年《高等量子力學》數字教材出版。
創新環境優越
學院十分重視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一方麵依托“空天信息材料與物理”實驗室(工信部重點實驗室)、物理實驗中心(江蘇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紫外日盲探測、物理學前沿計算主題創新區等教學科研平台,鼓勵本科生進實驗室,通過參與真實科研項目,進行科研能力訓練,撰寫科研論文,每年均有多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等高水平論文。2021年,學院2018級本科生黨紅亮等同學所在的404-4宿舍因人手一篇SCI論文的事跡,獲得了光明網等主流媒體的報道,被稱為“學霸宿舍”,贏得社會各界廣泛好評。2022年,學院2020級本科生張鈞濤、李清恒,2019級本科生張逸浩、劉興傑均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2024年,學院2020級本科生科創項目參與率達100%。
404-4宿舍成員:代芮銘、張淩峰、張芙芃、黨紅亮(從左到右)
另一方麵,學院積極組織、指導學生參與各類競賽活動,開設專創融合課程,學生在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等高級別競賽項目中均取得優異成績。
博雅氛圍濃鬱
物理學院是一個溫暖有愛的大家庭。在這裏,我們為每一個宿舍配備啟明導師,即以小寢室為單位,選聘一位學院教師作為學生成長成才的“四年一貫製”團學導師,通過定期與學生“談心交流、共同用餐、師生從遊”等方式,關心關注每一名學生的成長成才。以思想引領、學業幫扶、生活關懷、職業規劃等方麵為主要內容,精心策劃並推廣“陽光導師活動月”、“師生會客廳”等係列品牌活動,構建輕鬆活潑的師生交流氛圍,形成全員育人、師生從遊的溫馨氛圍。
學院搭建“新視界”係列沙龍平台,邀請不同專業的名師、不同行業的院友、專家開辦講座,幫助學生加深專業認知,拓展學術視野。
學院還組織誌願者深入基層社區、beplay體育手機開展公益科普,引導廣大青年在服務他人、成就自我、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實現自身能力素質的整體提升。2023年,學院入選新一批南京現代科普場館聯盟會員單位“空天物理+”團隊成功入選全國大學生科技誌願服務團隊並獲評 “典讚·科普江蘇”年度十大科普集體。物理愛好者協會再次獲評五星級社團、文明社團,並成為學校首個獲得全國高校百強活力社團榮譽的集體。
學院積極拓展圈層、建立多個合作基地
學院誌願科普碩果累累
04 學院聯係方式
● 學院網站:http://physics.nuaa.edu.cn
● 谘詢電話:025-52113081
● 聯係人:李老師
掃碼關注學院微信公眾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