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江蘇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實施方案
2023-01-04 09:03:00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

  普通高等學校(以下簡稱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是高校考試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選拔培養藝術專業人才的重要途徑。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於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有關要求,根據《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學〔2021〕3號)等相關文件規定,結合我省實際,製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黨的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從有利於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科學選拔人才、維護教育公平出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推動構建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藝術人才選拔評價體係,為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提供人才支撐。

(二)基本原則。堅持育人為本,堅持正確育人導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五育”並舉,增強文化自信,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高選拔質量,適應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高素質藝術人才的需要,深化考試內容改革,改進考試方式,完善評價標準,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加強分類指導,引導高校立足學科專業特點和培養定位,突出辦學特色,完善人才選拔模式,推進不同專業分類考試。確保公平公正,健全監督製約機製,強化全程監督,保障考試招生機會公平、程序公開、結果公正。

(三)總體目標。到2024年,基本建立以統一高考為基礎、省級專業考試(以下稱省統考)為主體,依據高考文化成績、專業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製度,基本形成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藝術人才選拔評價體係。

二、主要任務

  (一)推進高校藝術專業特色發展

  1.優化藝術學科專業布局。高校結合辦學實際,進一步找準辦學定位,突出辦學特色,推進本校藝術類專業內涵發展。要緊密結合國家和社會對高素質藝術人才的需求,根據學校辦學定位,綜合考慮辦學條件、師資隊伍、畢業生就業狀況等,進一步調整優化藝術類專業布局,合理安排招生計劃。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所屬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規模和結構的宏觀調控,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高校辦學情況的評估指導,對社會需求不足、培養質量不高的專業予以調減或停止招生。

(二)改進專業考試方式

  2.大力推進藝術專業分類考試。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實行“文化素質+專業能力”的考試評價方式,文化素質使用高考文化課考試成績,專業能力使用藝術專業能力考試成績。藝術專業能力考試包括省統考和高校校考,根據不同藝術專業人才選拔培養要求實行分類考試。省統考由我省統一組織考試,高校校考由相關高校組織考試。

  3.不斷提升省統考水平和質量。積極創造條件擴大藝術類專業省統考範圍,2024年我省開設音樂、舞蹈、表(導)演、播音與主持、美術與設計和書法等6類專業省統考(省統考涵蓋專業範圍、考試說明另文公布);戲曲類專業的考試形式按教育部最新要求執行。根據教育部有關藝術類專業省級統一考試工作規範,完善我省統考科目和內容,積極推進機考,提高考試的科學化、規範化水平。進一步改進省統考評分方式,加強評分管理。

  4.嚴格控製校考範圍和規模。組織校考的高校要結合人才培養定位,加強與省統考的銜接,科學合理確定校考形式。要積極采取線上考試或使用省統考成績進行初選等方式,嚴格控製現場校考人數,原則上不超過相關專業招生計劃的6—8倍。2024年起,不再跨省設置校考考點,所有高校藝術類專業校考工作均在學校所在地組織。

  5.健全完善考評人員遴選機製。優化考評人員組成結構,逐步增加省外或校外考評人員占比。加強省際間協作,對於專家人員組成較少的省統考專業,適當擴大省外人員比例,原則上達到一半以上;校考專業考評人員,校外人員須達到一半以上。探索建立藝術類專業考試考評人員和考生特殊關係申報製度,凡在規定時間內有指導、被指導關係或有親屬關係及其他利害關係的考評人員和考生,均須按要求進行申報,並嚴格執行回避製度。高校領導幹部子女或其他親屬報考本校的,須向學校報備並在校內公示,相關領導幹部要全程回避。嚴格執行“黑名單”製度,對於隱瞞不報、弄虛作假或其他違規違紀的考評人員,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並列入“黑名單”,終身不得參與高校考試招生工作。

  6.加強考試組織規範管理。各級招考機構和相關高校應按照有關保密工作規定,完善省統考和校考命題、製卷、試卷流轉、保管等各環節、全流程的管理。嚴把考試入口關,通過現代技術手段,嚴防考生替考。嚴把考試組織關,嚴格落實考生、評委、考場、評卷等隨機編排的“多重隨機”工作機製,嚴防考試舞弊。嚴把考試評分關,完善專業考試評分標準,積極采取“考評分離”方式,全程錄音錄像,評委獨立打分,確保評分公平公正。

(三)完善招生錄取機製

  7.完善招生錄取辦法。2024年起,藝術史論、藝術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戲劇學、電影學、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影視技術等高校藝術類專業,不再組織專業能力考試,原則上安排在普通類專業相應批次,直接依據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參考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

  對於可繼續組織專業能力考試的專業,相關高校可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要求,選擇不組織專業能力考試,直接按高考文化課成績擇優錄取。

  使用省統考成績作為專業考試成績的藝術類專業,在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和省統考成績均達到我省藝術類專業錄取控製分數線基礎上,依據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和省統考成績按比例合成的綜合成績進行平行誌願擇優錄取,高考文化課成績所占比例不低於50%。其中,音樂類、舞蹈類、表(導)演類專業的高考文化課成績占比為50%,美術與設計類、書法類專業的高考文化課成績占比為60%,播音與主持類專業的高考文化課成績占比為70%。批次設置、誌願設置等按《江蘇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排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蘇招委〔2020〕4號)執行。

  少數組織校考的高校藝術類專業,在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達到我省普通類專業批次錄取控製分數線、省統考成績合格且達到學校劃定的最低成績要求基礎上,依據考生成績擇優錄取。除教育部明確可不安排分省招生計劃的藝術類校考專業外,所有藝術類專業均應安排分省招生計劃。健美操、啦啦操等體育類項目納入體育類專業考試招生,不得通過藝術類專業方式進行招生。

  高校要把考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積極完善使用辦法,加強考生思想品德考核和多維度評價,相關使用辦法要提前向社會公布。

  8.逐步提高文化成績要求。根據不同藝術專業人才選拔培養要求,在現有要求基礎上,分類劃定、逐步提高藝術類各專業高考文化課成績錄取控製分數線(舞蹈學類、表演專業可適當降低要求)。鼓勵校考高校結合專業培養要求,加強考生文化綜合素質考查,進一步提高考生文化課成績錄取要求。

  9.探索建立破格錄取機製。在組織校考的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中,對於極少數省統考和校考成績均特別優異或在相關專業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製定高考文化課成績破格錄取辦法。高校破格錄取辦法須經學校黨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並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提前在招生章程中向社會公布。高校破格錄取考生名單須經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報省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核準後予以錄取,並在學校招生網站進行公示。

(四)強化監督管理機製

  10.落實高校主體責任。高校是藝術類專業招生工作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同誌是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同誌是直接責任人。學校黨委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完善學校招生工作領導機製,學校藝術類專業考試工作方案和招生辦法須經學校黨委常委會研究審定。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作用,健全完善學校考試招生規章製度,明確各相關部門職責和各工作環節要求,不得簡單下放、層層轉交。

  11.強化屬地監管責任。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招生考試機構要切實履行對省統考考試組織管理責任。省教育廳和省教育考試院按職責分工加強對屬地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檢查。各地要加強初高中學段藝術教育,探索藝術院校附中與高校藝術人才培養的銜接。加強藝術教育培訓機構規範治理,嚴厲打擊培訓機構組織或參與考試作弊、幹擾考試招生秩序等違規違法行為。嚴格落實責任製和責任追究製,對考試招生違紀違規行為,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12.完善多級監督製約機製。中學要做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公示。高校要建立健全學校紀檢監察機構、招生部門、教學(務)部門、教師多方參與的高校監督檢查工作組,對本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進行全流程的監督。要及時、準確在網站公布學校招生章程、分專業招生計劃、考試工作方案、招生錄取辦法、錄取結果、谘詢申訴渠道等信息。要通過教育部“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管理服務係統”強化對校考報名、資格審核、辦法公開、結果公示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對未經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錄取,不予學籍注冊。要暢通社會監督舉報渠道,完善考生申訴和學校仲裁機製,及時回應處理相關問題。省教育考試院要在網站公布藝術類專業招生政策、省統考辦法、統考合格考生名單、投檔規則、谘詢申訴渠道等信息。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視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各項改革措施平穩落地。各高校要根據本方案精神,結合本校實際製定加強和改進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實施方案,並及時修訂完善學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辦法和人才培養方案。

(二)注重宣傳解讀。要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精心做好政策的宣傳解讀和培訓工作,提高政策解讀的權威性、科學性,針對公眾關心的問題,及時釋疑解惑、凝聚共識,提高服務質量,營造良好環境和氛圍。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