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大運河文化的內容是那麼多的豐富,光是淮安揚州就有那麼多相關的文化旅遊資源……很多的知識我們在書本上都沒有提到過。”近日,江蘇旅遊職業學院旅遊管理學院“探訪運河之都 尋摘淮左明珠”運河文化考察社會實踐團結束了為期十天的暑期社會實踐,同時也上了一堂生動的“旅遊文化課”。
從書本到戶外,沉浸運河曆史文化的識海
據了解,江蘇旅遊職業學院的人才培養定位是結合揚州地方文化,培養高水平的旅遊業職業人才。因此該校旅遊管理學院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了“旅遊文化概論”這門課程,重點係統性的教授揚州城市文化,其中運河文化就是課堂的核心授課內容。
圖為團隊成員所做的運河文化筆記
團隊負責人賈慧同學表示,在旅遊文化概論這門課上老師講解了很多關於揚州運河文化的理論知識,包括其中的曆史、人文、地理等,“雖然我覺得老師上課講的內容很豐富,我自己是一名洛陽人,洛陽也是京杭大運河沿線城市之一,但是揚州的運河文化就和我從小接觸到的有很多不同,隻是通過理論學習總感覺有些雲裏霧裏。”
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切身了解運河文化,該校旅遊管理學院組織了十幾名同學在暑假組成團隊,走訪運河沿線城市,深入了解運河文化的魅力。為此,團隊成員早在兩個月前就開始籌備、整理相關資料,團隊借閱了大量關於運河文化的書籍,同時也在網上搜索了大量的文章和資料,整理了數萬字的文獻資料,賈慧戲稱通過這一個月的“惡補”感覺自己也成了半個“運河文化專家”。最終鑒於運河沿線城市過多,內容過於繁雜,為了避免走馬觀花,團隊選擇了淮安和揚州兩座城市作為重點考察城市。
深入淮揚兩城,零距離感受運河文化魅力
“原本隻知道揚州有東關街,原來淮安的河下古鎮街道也很有‘味道’。”“原來洪澤湖古堰就是電視劇《天下長河》裏的高家堰。”……從7月14日開始,團隊成員整整十天根據行前整理的清單,逐個走訪了淮揚兩地二十餘處關於運河文化的景點。
圖為團隊成員在淮安中國漕運城漕運門前合影
“學生們長期在揚州生活學習,因此我們這一次在社會實踐路線的設計上,更多的是讓學生從揚州角度出發,去尋找淮揚兩地在運河文化上的共性與個性。同時也是讓學生跳脫書本,更加近距離地去感受運河文化背後的豐富內涵與魅力。”社會實踐指導教師之一,該校旅遊管理學院的吳軒雯博士表示,大多數學生對於運河文化的豐富意義無法做到像專業學者那樣深入,因此她鼓勵學生更多利用現有的知識去進行對比進而加強對於運河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比如我們在淮安府署考察時,我們讓學生從建築布局構造上,去對比在園林上淮安府署和揚州的何園、個園去進行對比,然後引出背後的揚州鹽商文化和淮安長期作為漕運總督駐地的曆史;在洪澤湖和邵伯湖我們就會結合電視劇《天下長河》去給學生講解黃河治理的曆史……”吳軒雯表示,這次社會實踐也是學校旅遊文化課程的“戶外課堂”,通過切身的感受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加強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
梳理文旅資源,讓運河文化賦能城市發展
據了解在十天的社會實踐裏,社會實踐團隊的十幾名同學通過走訪調研,還采集了相關圖片三百多張,拍攝視頻素材30多個小時,形成了書麵資料2多萬字。吳軒雯表示,學校將在後期組織專業教師團隊對於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梳理調研的相關文旅資源,形成調研報告,為地方文旅部門深入挖掘運河文旅資源,助力地方經濟發展貢獻智慧。
圖為團隊成員聽取地方有關部門負責人講解運河曆史文化
同時學校旅遊管理學院負責人也表示學院將會以此次社會實踐為試點,計劃未來組織更多圍繞運河文化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力爭在幾年的時間內走遍京杭大運河沿線主要城市,並在考察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一係列報告、短視頻、圖片資料等教學資源作為日後開發特色校本教材的基礎。(通訊員 吳飆)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