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訊 查看曆史照片、抗美援朝烈士紀念碑、七八十年代土坯房……近日,九江市永修縣燕坊鎮迎來一群特殊的遊學“學員”,他們是來自東華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築工程學院的黨員師生代表們。為進一步弘揚愛黨愛國精神,持續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內容與形式,學院校地聯動開展了以“校地攜手學黨史 鄉村振興譜新篇”為主題的黨史教育活動。
在燕坊鎮鎮政府會議室,校地兩地同誌共同學習了《小崗村“大包幹”帶頭人——紅手印,開啟農村改革》《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革命時期土地革命》《三明林改“五級跳”的由來》等不同時期有關土地流轉的文件並就鄉村實際開展研討。隨後,大家參觀了新鄉村示範點——四聯村、燕坊鎮廉政文化園。村幹部詳細介紹了村裏的建設發展情況及鄉村治理的典型做法。
黨史學習教育既要讓黨員幹部受教育,也要 讓人民群眾得實惠。學院師生堅持“學在一線,用在一線,幹在一線”,切實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成立土木與建築工程學院鄉村振興科技服務中心,“科技興鄉”青年黨員服務隊,對當地6個村鄉村振興所涉及的人居環境、鄉村規劃、農業產業、文化建設等方麵需求進行全方位係統研究服務。
汛情即將來臨,針對百姓關心的堤壩安全問題,師生立即開展危房鑒定和水庫土性監測及取樣。“根據現場觀測的堤壩形態和尺寸,以及背水側出水量和含沙量,可以測定水庫堤防土體性能。接下來,我們將對水庫的深層變形進行動態監測,對可能發生的邊坡滑塌和整體滑移等災變進行實時預警。”學院黨委副書記李明東教授介紹。“老師們帶頭走進田間地頭讓我敬佩不已,希望我在學業有成之時,也能像他們一樣將專業知識用於國家、社會、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看到自己平日所學能在鄉村振興中大顯身手,更加堅定了自己勤奮學習的方向。”同學們紛紛表示,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了強大的思想力量、精神力量和行動力量,更加堅定了投身強國偉業的遠大誌向和小我融入大我的人生選擇。
與此同時,同學們帶著製作好的橋梁、建築模型來到燕坊鎮中心小學,開展“回顧建築變遷史 續寫光輝中國路”的科普誌願服務。青年學子結合專業特色,傳授建築知識,將我國建築發展的艱難曆程和偉大變革融入黨史學習教育。
“一張A4紙能承重多少?”伴隨著紙橋遊戲的開場,小朋友們踴躍嚐試,課堂氣氛一下子熱絡了起來。接著,誌願者們拿出精心製作的天安門、滕王閣、港珠澳大橋等國內知名橋梁、建築模型,引得小朋友們驚歎連連。
“中國自古就有豐富的橋梁建設經驗,現代橋梁總數已經超過100萬座。在21世紀人類新建的世界前100名高橋中,中國更是有90座。”聽罷,孩子們臉上洋溢出自豪的笑容。“一座座橋梁橫跨在神州大地的山水之間,見證著中國曆經的滄桑與輝煌。”從獨木橋到趙州橋,從瀘定橋、盧溝橋到南京長江大橋、港珠澳大橋……誌願者通過震撼的圖片、視頻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帶著小朋友們領略了從古至今中國橋梁的變化發展,感悟國家科技的飛速進步和綜合國力的強盛。談及活動創意,大二學生黃琦介紹,“橋梁建築發展的曆史背後其實就是一個微縮版的百年中國史。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我們想通過基礎文化的科普,激發小朋友們對建築的興趣,和他們一起了解曆史,感悟革命文化和民族精神,從中汲取奮進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據悉,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東華理工大學通過集調研式、體驗式、情景式為一體的立體化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活動,讓師生黨員深刻感悟在百年接續奮鬥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開辟偉大道路,建立偉大功業,鑄就偉大精神,積累寶貴經驗的光輝曆程,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文:朱天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