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勇做疫情防控的排頭兵—一位黨總支書記的“硬核”堅守
2022-04-12 16:52:00

  “同學們,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個人安全防護,保持一米間距,隨時待命接受核酸檢測!”3月15日淩晨,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南昌應用技術師範學院原本的寧靜。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始終有一個身影永遠衝在第一線,鬥誌昂揚、不露疲態。南昌應用技術師範學院藝術與體育學院黨總支書記葉海濤同誌,不顧剛剛動完手術的身體,主動請纓同全院師生站在一起。忍著傷痛,拉滿弓、繃緊弦、連軸轉,將守護師生生命健康安全的使命擔起,將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亮明,用“身先士卒、率先垂範”的作風向全體黨員同誌傳遞著防“疫”的信心和勇氣。



  以身作則黨支書 “疫”不容辭向前衝

  滄海橫流方顯共產黨員本色,危急之時更顯擔當作為。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與病毒賽跑,做好學院的核酸檢測工作,葉海濤同誌帶領全體黨員充分發揮學院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連續召開黨支部會議,商議全員核酸檢測及防疫安排;動員學院幹部和黨員誌願者,按照網格化職責分工,組織梳理排隊人群、指導學生出示核酸檢測碼,確保核酸工作有序穩妥推進。連續5輪全員核酸檢測,他都在守在第一線,經常顧不上吃飯,沒時間睡覺,與醫務人員、誌願者並肩作戰,同心抗疫。


  當有人問他是否是一個鐵人的時候,他說:“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在校黨委校行政的領導下,我會始終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守護藝體學院的722名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帶病堅守抗疫情 危急時刻顯擔當

  3月15日淩晨三點,當學校集合的號角吹響時,葉海濤同誌臨危受命、奮不顧身衝在第一線,帶領學院老師第一時間駐紮進校,完全忘記了前段時間他的身體才剛剛動完手術。


  一個普通的口罩,一件一次性雨衣成了他最簡單的防護裝備。他就這樣第一時間組織學院黨員幹部、教師等深入宿舍走訪,實施地毯式排查;挨門挨戶向學院各班級學生宣傳防疫知識、辟謠安撫學生恐慌情緒、為隔離觀察點上的學生送生活物資……幾乎每一件涉及疫情防控的事,他都親力親為,將各項工作安排得有條不紊,經常持續十幾個小時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不眠不休,有時候累得腰都直不起來才想起自己還是個病號。好幾次剛從一線崗位上撤下來實在難以忍受疼痛,隻好往身上猛貼滿鎮痛膏。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黨員我先上”,體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擔當與責任。



  割舍小家顧大家 無悔奉獻抗疫情

  “好好做好你的事,家裏還好,不用多擔心。”葉海濤同誌的愛人作為一名同有十多年黨齡人民教師,自疫情開始,把工作、家庭、兩個年幼的孩子的照看重任全部一肩挑,隻為丈夫能全心全意工作,守護一院師生的安全。在所有同事眼裏,他是一個合格的黨員;在所有學生眼裏,他絕對是一名稱職的老師。但在他內心深處,對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卻十分愧疚。尤其是和女兒視頻時,當稚嫩的聲音問道:“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呀,媽媽好忙,我們想你!”這個“硬核”的男人也紅了眼眶。


  “哪能不想家,畢竟家裏兩個孩子還小,孩子媽工作又多。但是疫情麵前,學校事大,學生事大,我還是個黨員、一個黨總支書記,更應該迎難而上,家裏困難能夠克服就要去克服,我們不做好,學校怎麼辦?學生怎麼辦?”他殷切地關注著每一位師生員工的健康狀況和情緒,組織在校老師為隔離點的同學送溫暖;為落實“停課不停學”的工作部署,他堅持帶領大家到寢室查課;他擔心同事們有畏難情緒,一有空閑時間就和他們談心;他貼心地為戰鬥在一線的老師準備生日驚喜,增強了組織凝聚力。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葉海濤同誌以不同的方式關心、鼓舞著身邊的同事和學生。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南昌應用技術師範學院廣大黨員同誌挺身而出,以舍我其誰的氣概,逆行而上的勇毅,默默堅守的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的情懷,以一流的工作紀律、一流的工作作風、一流的響應速度,與“疫情”賽跑,紮實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防控鬥爭作為守初心、擔使命的重要考場,在防控的各個環節挺身而出,做表率、當先鋒、挑重擔。帶頭提高政治站位,勇做疫情防控的帶頭人。帶頭遵守防疫規定,成為疫情防控的明白人。帶頭團結互助,爭當疫情防控的貼心人。用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麵貌,在這場疫情大考麵前,充分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為黨旗增光添彩。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