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滄溪村的孩子笑了——宜春學院青年學生赴“童心港灣”開展“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2022-07-01 16:32:00

  “可能因為缺少日常的關愛,一開始他們對我們還比較警惕,不太愛說話,但是經曆了一天相處,他們會開始牽著我,依靠著我,和之前的警惕防備完全不一樣,讓我感覺我好像走進了他們心裏。”宜春學院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誌願者林安淇在她的日記裏寫到這樣一段話。6月24日至27日宜春學院組建“紅色築夢、你我同行”社會實踐團,前往袁州區水江鎮滄溪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林安淇看到孩子們日常缺少父母的陪伴,常常流下心疼的眼淚。

  在此次的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宜春學院組織動員青年學生前往“童心港灣”項目點開展實踐活動,結合學生專業特長為留守兒童提供心理陪伴、自護教育、紅色教育等多種形式的精準關愛誌願服務,切實關愛留守兒童。


  這次活動,還得到了袁州區紅十字會的大力支持。學校相關領導和袁州區紅十字會、水江鎮的有關領導共同為滄溪村“童心港灣”揭牌,並進行了愛心捐贈。袁州區紅十字會的心理老師為小朋友們上了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課,從“心理健康”、“認識自己”、“樹立自信心”、“快樂學習”幾個方麵,通過做遊戲、講故事的方式引入,向小朋友們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遊戲過程中,有小朋友不好意思上台,隊員主動陪伴小朋友上台,和老師一起耐心的開導他,引導他自我介紹、展示才藝,小朋友也慢慢打開心扉。有一位叫黃詩妍小朋友,在上午的活動中還是非常害羞,下午的環節已經能和大學生誌願者一起交流、遊戲。繪畫老師還給小朋友上了一堂繪畫課,引導小朋友們用顏料繪製蝴蝶,小朋友沉浸其中,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水江鎮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大學生誌願者還帶領滄溪村的孩子們,先後走訪了水江鎮的滄溪村和上洞村,重走長征路,參觀列寧小學,學習水江蘇區精神。

  走在泥濘不堪、坎坷的狹窄小道上,隊員們帶著小朋友體驗當時紅軍進軍路線的艱難。隨後,大家一起前往列寧學校,這裏有根據水江蘇區文化教育的發展脈絡及特點,采用生動的圖片和鮮活的事例,展示的水江蘇區文化,大家在這一起學習水江蘇區精神,回望革命鬥爭路,聽講解員爺爺講述先輩們發生在這片土地上英勇、溫暖的故事。小朋友們一同聽完講解員爺爺的講述後,對於家鄉發生的革命故事十分震撼,自豪地對隊員說道:“原來我們這裏有這麼多大英雄啊,我們以後也會像這些革命先輩一樣,成為讓祖國繁榮富強的大英雄!”



  來自國旗護衛隊的誌願者還到水江小學教同學們站軍姿、踢正步,進行升旗儀式。烈日炎炎下,小朋友目光炯炯,注視著上升的五星紅旗,臉上滿是對美麗祖國的敬畏與憧憬。隨後,實踐團隊員賀超做了國旗下講話,向小朋友們講授了一段共青團發展史的團課,小朋友們聽得津津有味。“雖然小學的條件很簡陋,但是能讓小朋友們看到我們穿著正式的軍禮服進行升旗儀式,我想一定會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顆種子。希望通過我們這一次的升旗儀式,能讓小朋友們對國旗更加敬畏,也對我們的國家感到更加的自豪。”隊員王晶晶說道。



  誌願者們跟小朋友們一起進行勞動教育,深入田間地頭,一起做家務、幹農活,幫助當地老百姓清除田間的野草。大家通過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樹立了正確的勞動觀念,掌握了最基本的勞動技能,提高了實踐能力,養成了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



  暑期社會實踐團和當地小朋友結下了深厚友誼,而這次難忘的實踐經曆也讓每一個誌願者都深有感觸。在廣袤的祖國大地上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發揚優良作風,擔當時代使命,繼續關注留守兒童、鄉村教育,讓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閃閃發光。(通訊員 何傑 盧瑞景 趙欣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