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同學們用眼睛去發現國家變化;用心去感悟黨的偉大;用手去創造明天美好的生活”,在談到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和對青年學子們的期望時,東華理工大學劉雲海副校長談道,“希望同學們堅守一顆初心,用奉獻和奮鬥換取社會實踐豐碩的果實;胸懷一顆愛心,深入基層,用所知所學服務群眾;保持一顆耐心,迎難而上、不懼挫折,在實踐中曆練人生、收獲成功。”
在廣大青年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之際,為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的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在觀察實踐中築牢成長基石,東華理工大學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組織青年學生走入基層、走入鄉村,結合專業所長,用紅色原動力、專業硬實力、文化軟實力助力鄉村振興,取得了良好成效。
彙集紅色原動力,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活動,為鄉村振興聚合力
組織各支暑期社會實踐隊伍,通過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活動,以紅色文化育人,彙集紅色原動力,增強大學生對黨的情感認同,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貢獻在基層、服務在基層,為鄉村振興凝聚合力。
在暑期社會實踐期間,地科學院的誌願者們赴廬山市革命烈士紀念塔開展紅色教育活動,隊員們瞻仰了革命烈士紀念塔,並行默哀禮,緬懷烈士們的光輝事跡。
化生材學院誌願者們走進進賢縣李渡鎮朱德紀念館尋訪紅色曆史,了解朱德同誌參與革命的曆史,學習其崇高的革命精神。
來自理學院的實踐隊隊員們走入撫州市東館鎮下龔村,尋訪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兵吳啟發,通過聽老兵講述紅色故事,記錄老兵親身經曆,了解到最鮮活的革命曆史。
經管學院誌願者們來到奉新縣馮川鎮第二小學,為學生們帶來“青春心向黨,築夢新時代”主題宣講活動,幫助同學們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
發揮專業硬實力,開展科技助農活動,為鄉村振興添動力
引導青年學生們發揮專業特長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助農活動,將專業知識轉換為服務鄉村發展的實踐活動,用專業硬實力為鄉村振興增添動力。
聽聞村莊需要規劃建設,校團委赴廣昌縣千善鄉千善村實踐隊隊員們對千善村展開實地調研。他們在下堯組規劃建設文化廣場,設計圖紙並幫助村莊進行規劃建設。
來自水環學院的實踐隊趕赴南昌縣崗上鎮萬舍村開展環境檢測活動。對當地河流水質和村民家中水井水質進行現場取樣測定,為當地居民提供改善水質的建議。
地控學院誌願者們來到南昌縣岡上鎮萬舍村,利用自主研發蔬菜病蟲害智能檢測APP,對田地裏的辣椒病蟲害進行快速精準識別,解決了菜農難題。
測繪學院的誌願者們利用全站儀進行野外數據采集,為撫州市公溪鎮當地優化農田灌溉、土地利用,打造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精準規劃數據。
運用文化軟實力,開展文化下鄉活動,為鄉村振興添活力
學校充分發揮大學生的文藝特長優勢,深入農村,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當地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為鄉村振興增添活力。
文法學院實踐團隊在資溪縣馬頭山鎮進行普通話調研活動。了解當地普通話普及情況,製定合適的推普宣傳活動計劃。
師範學院誌願者們在南城縣裏塔鎮黃岡春華學校開展了“紅色觀影”活動。通過觀影,同學們對革命曆史有了更加透徹、深入了解。
為了提升社區的生活品質,來自藝術學院的實踐隊隊員們來到南昌和苑住宅小區開展社區文化牆繪活動。豐富多彩的牆繪美化了社區環境,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營造美麗和諧的小區氛圍。
由體育學院和外國語學院組成的社會實踐隊在南昌市新建區小橋村小學舉辦了紅色文藝彙演活動。用青春的歌聲回顧了我黨帶領人民取得光輝成績的曆程,表達了賡續紅色精神,攜手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願景。
據悉,自“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廣大青年學子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深入南昌、九江、撫州、贛州等地農村,在實踐中檢驗知識、磨練品質,增長才幹,以專業所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年人的智慧和力量。 (文/郭熙寶 代爭爭 馬原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