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團一百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迎接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傳承和發揚老一輩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鬥的革命情懷,6月13日至19日,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暑期“三下鄉”紅色基因尋訪團帶著思考探索與對先輩的敬仰之情,來到共青城市澤泉鄉開展紅色基因尋訪活動,聆聽了澤泉鄉幾輩黨員的故事,參觀了塗山村村史館等紅色教育基地,從走訪中探尋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勇擔青春使命。
緬懷革命先烈,領悟大愛精神
6月13日,在指導老師張傑及澤泉鄉澤泉村村委的帶領下,紅色基因尋訪團一行人前往了魏豐玉烈士的墓地所在地,一路上,鬆柏青蔥,草木茂盛,路旁佇立的楊梅樹散發出陣陣楊梅飄香。懷著對革命先烈崇高的崇敬之情,成員們來到了墓碑前。據村委介紹,魏豐玉烈士犧牲前曾任鄉農協執行委員,1930年為了掩護群眾撤退,在撤退途中遭發現後,被敵殺害犧牲的,犧牲時年僅32歲。聽完先烈的故事,實踐成員深有感觸,環境設計2101班邢宇翔說:“魏豐玉先烈為了掩護群眾安全撤離,被敵人發現,最後英勇犧牲,他的故事值得我們永遠銘記。但他的事跡也給了現在的我們一個有力的提醒:我們應該學習先輩那種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現在的幸福生活是這些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現在,努力學習,努力能成為對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材。”而後,全體成員在墓碑前三鞠躬並默哀,深切表達對魏豐玉烈士的敬仰與緬懷之情。
參觀紅色展館,感悟墾荒文化
6月14日,紅色基因尋訪團一行人前往塗山村村史館了解塗山發展變遷的曆史,在勞作工具的升級換代縮影中感受塗山村的發展,賡續共青墾荒精神。在村史館內,一件件代表著當時墾荒青年們智慧的勞作工具,一張張反映著塗山鄉賢開墾變遷的老照片讓成員們感受到了撲麵而來的曆史厚重感以及塗山村所特有的文化底蘊。講解員告訴成員們在塗山村的發展曆程中共有三批墾荒青年到此開荒墾地奉獻自我,在開荒之餘成立文化隊伍,在村內進行文藝表演,既為塗山村的開荒做出了貢獻,也為塗山文化發展紮下了根基。
圖為紅色基因尋訪團成員在塗山村村史館參觀學習
塗山村村史館及村部所在地為原塗山村鄉村小學所在地,經介紹,成員們見到了原學校校長——查文欽老人。查文欽老人在任職期間同時教學小學語文,在談到這段經曆時他拉著成員們來到村史館內鄉賢的介紹牌前,激動的告訴成員們“這些都是我的學生”,談吐間滿是自豪,他說:“尊師重道是極其重要的,要學會心懷感恩心懷祖國,為祖國的建設做貢獻。”查文欽老人將對祖國的這份熱愛寫進了他的詩歌裏,在2021年建黨百年之際他還創作了詩歌,在作品中表達了滿滿的正能量,用他所熱愛的方式,為建黨百年獻禮。離開村史館時,查文欽老人拉著成員的手邀請成員們到他家裏做客,望著現今塗山村這番鋪滿柏油路的鄉間小道,滿是綠樹林蔭的景象,成員們體會到了老一輩墾荒青年“向困難進軍,把荒地變良田”的偉大精神力量。
圖為查文欽爺爺在向成員們介紹他的學生
成立希望學校,傳承革命精神
6月15日,紅色基因尋訪團一行人前往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澤泉希望學校開展實踐活動,走進校園便可以看到道路兩旁寫滿了駐港部隊的軍人們和這所希望學校學生間“互動”的公告欄。據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澤泉希望學校原名澤泉中學於1976年建校於現址,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2016年10月8日,在駐港部隊、省、市及共青城市委、市政府的關懷下,學校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澤泉希望學校,駐港部隊先後向學校捐資助學120萬元。建校至今,學校與駐港部隊間一直存在聯係,為了解這群新時代接班人的成長,部隊首長曾多次到校給予慰問,並於2018年邀請學校部分師生前往香港部隊駐地開展研學活動,為了表達對人民子弟兵崇敬之情,每逢節假日,學校會組織學生給他們寄予書信問候。
實踐結束後,成員們走在校園內,望著旗杆上飄揚的五星紅旗,看著學校操場上肆意奔跑的少年們,更讓成員們對軍人心生敬畏,這所學校的兩百餘名學生無一不渴望能有機會再次見到那群“鐵血硬漢”,每次外出到紅色基地、紅色精神體驗園進行參觀學習時,便是他們最渴望的時候。用一所學校所串聯起的軍民情或許就是當代對黨史文化最好的傳承形式。
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澤泉希望學校的校園
6月13日至19日期間,紅色基因尋訪團一行人共拜訪了8名老黨員,走訪了3個紅色革命基地,在紅色革命故事中重溫了愛黨愛國情懷。據悉,在集中實踐之後,實踐團員們將分赴各自家鄉繼續挖掘、收集、整理紅色故事,學習革命精神,並形成“黨史故事視頻、調研報告、心得體會”等成果,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通訊員 黎榆樂 張傑 廖佳麗/攝影 黎榆樂)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