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江西服裝學院大學生宣講團以“學思踐悟二十大,砥礪奮進新征程”為主題開展宣講活動。12月7日,江服大學生宣講團走進該校人文學院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會。
本次宣講會由宣講團的六位宣講員進行了專題宣講。他們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五個牢牢把握”為主線,從中國共產黨曆經浴血奮鬥站起來、砥礪奮進富起來、繼往開來強起來展開宣講,用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闡述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闡述了我們國家在黨的領導下發生的變化,引導我們牢固樹立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宣講團成員劉清霞同學作了《不忘來時路,不罔肩上擔》的主題宣講。她講述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革命烈士陳延年和陳喬年麵對死亡的降臨以微笑麵對,麵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不忘初心,不怕犧牲的故事,讓同學們深刻領悟到個人功績不以年齡論大小,而是與個人貢獻相掛鉤。呼籲同學們在先輩的身影下激勵你我前行,在以後的生活學習中要做到笑對人生,不怕困難,直麵磨難。
宣講團成員劉姝含同學作了《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的主題宣講。宣講人劉姝含通過互動的方式調動起大家的興趣,引入主題。在宣講中她認為,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的高度重視,雖然生態環境在一步步變好,但我們的任務依舊很重。她呼籲青年學子繼續投身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而不懈努力,為建設美麗中國奉獻青春力量。
宣講團成員李昕燁同學作了《腳踏草鞋,走出一個新中國》的主題宣講。宣講人李昕曄向同學們講述了一段獻身幹革命,為家幹革命的感人愛國愛情故事,謝誌堅腳著妻子為其編織的“護身”草鞋,投身於革命事業,歸來時卻發現妻子已遭遇不測。他為激勵後世,即使心中有萬般不舍,仍將妻子送給他的草鞋捐出。“小物有大情”,人人都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人人都有責任和義務為中國夢而接力舞出精彩人生。
宣講團成員劉麗娟同學作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之路》的主題宣講。從戰貧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災,到神十四與神十五在太空順利會師。通過一張張照片,一個個故事,從不同維度的獨特標識向同學們娓娓述說中國非凡十年的變化,引導同學們要牢記黨的教誨,立誌民族複興,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宣講團成員高儀、薑燦燦作了《一把破藤椅的故事》主題宣講。她們向在場的師生講述了焦裕祿在蘭考當縣委書記時,即使承受病痛的折磨仍想著人民的感人故事。她們的宣講聲情並茂、熱情激揚,引領同學們要牢記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
宣講會上,人文學院的兩名同學分享了她們的所思所想,表示要學習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時刻牢記青年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把對黨的堅定信心變成學習和工作的動力,做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為實現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宣講會上,還進行了黨的二十大報告知識競答互動環節,以檢驗同學們學習成果。現場的同學們全神貫注,踴躍參加,精神飽滿,對答如流,展現出紮實的理論功底,氣氛熱烈。
江服大學生宣講團以“學思踐悟二十大,砥礪奮進新征程”為宗旨,通過學生教育學生、學生引領學生,以學生視角、學生語言,采用講故事、演小品、詩朗誦、歌曲等多種藝術形式,深入支部、班級、社團開展“三進”宣講活動,把黨的創新理論講深、講透,將理論融入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曆程,用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和身邊的生動故事講清道理,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為切實增強宣講的針對性與思想性、感染力及影響力,避免出現“低級紅”“高級黑”,江服大學生宣講團邀請馬克思主義學院陳洋安、李夢蝶、畢玲麗、胡多等老師擔任宣講團指導教師,指導宣講團的學生宣講員進行備課,把關宣講稿。
在指導教師的專業指導下,每名宣講員認真準備課件、反複試講、修改宣講稿,深刻闡述黨的二十大明確的思想內涵、戰略部署、行動指南,生動講述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奮進新時代、爭做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的決心,讓廣大青年聽得懂、能領會,真正起到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的效果。
目前,江服大學生宣講團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宣講正如火如荼深入各學院開展宣講活動。接下來,宣講團將繼續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宣講,廣泛宣傳黨的最新思想、理論政策,宣講革命紅色故事,發出時代之聲、青年之聲,引導廣大江服青年樹立“立德樹人、以創新之心、堅韌之誌,建設時尚強國”的理想抱負,堅定不移聽黨話,矢誌不渝跟黨走。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