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中,豫章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院劉永萍教授(團隊)打磨了30年的手語課程脫穎而出,勇奪一等獎。這也是學院其他老師打磨專業的縮影,他們依托“一體兩翼、教康結合”專業特色,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努力攻克自閉症兒童教育康複等方麵的特殊兒童康複教育技術難關,形成一係列研究成果。特殊教育專業獲批江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認定了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和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國家級銅獎……
近年來,豫章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院黨總支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持黨建引領,積極開展“雙融雙育”活動,在“三人行”黨建品牌引領下,充分結合專業特色,一體推進“仁愛·教康”黨建品牌塑造和“一體兩翼、教康結合”專業品牌打造,推動黨建與中心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在助補民生短板、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特殊教育學院教工黨支部入選全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正在公示中。
育仁愛之心 築教康之本
在高水平黨建引領下,以愛之名紮根區域特教事業,特殊教育學院黨總支提出了“育仁愛之心、築教康之本”的雙育人目標,按照“四有好老師”的要求,突顯特教本身特質,培育弱有所扶人本情懷。
特殊教育專業是特別需要奉獻與情懷精神的專業,如何把學生培養成能在該領域擔當社會責任的有用之材?“一方麵,我們以師德為引領,用親和力、感染力培養學生們的仁愛之心。同時依托豫章兒童康複中心和江西省特殊教育融合資源中心,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理實結合,讓學生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提升精神追求。”學院班子成員說道。
“來了這兒發現,老師們對學生盡心盡力,有時為了給特殊兒童上課,雙手被孩子咬得都是牙印,都不離不棄。”特殊教育專業的學生顏璐感慨地說,“在這些老師身上,我明白這是一個需要極強的耐心與責任心的專業,學成後不僅能為特殊孩子提供教育、心理、醫療等多方位的支持,也能為他們的家庭減輕壓力,為這個社會帶來溫暖。”學院畢業生特教情懷深厚,甘願紮根基層,勇挑大梁做奉獻,成為推動地方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主力軍與排頭兵。
一體兩翼,教康結合實現雙促進
學院依托“一體兩翼、教康結合”專業特色,有力推動了學院專業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學校是教育部及中國殘聯確定的殘疾人康複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單位,學院是江西省特殊教育專業定向師範生唯一試點培養單位、省級特殊教育師資培訓基地。2022年受江西省教育廳和南昌市教育局委托,起草江西省和南昌市的“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學院承辦了三場全國性會議:2017年融合與共享研討會、2018年全國教育康複高峰論壇、2021年自閉症康複教育研討會,全國60多所高校的1000多名學者實地考察後對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給予了充分肯定。
學院發揮黨員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秉持學生發展為中心理念,構建了“雙實踐、雙循環,學中做、做中學”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全學程、浸潤式”實踐教學,推動黨建和人才培養工作相融相促落地見效。“依托這兩個中心,學生從大一到大四,全程、全職業環境下浸潤式進行學習和實踐,師生一道,從課堂到實踐,再由實踐到理論,反複提升師生理實結合的能力。”學院副院長胡金秀說,“學生們進校之後,經常和特殊兒童打交道,在了解特殊兒童家庭的艱辛和不易後,使命感和責任感也被激發出來。”近年來,學院學生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2022年,中國教育報以《為了更好幫助那群‘少數人’——豫章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人才培養顯成效》為題,在要聞版進行了大篇幅報道。
“夢之翼”誌願服務隊助補民生短板
學院“夢之翼”誌願服務隊依托“兩個中心”和“三人行”學生黨員服務站,深入師生群眾第一線,及時了解、聽取、回應師生意見和訴求,努力做到解師生之憂,暖師生之心,發揮專業優勢,助補民生短板,為打造“幸福江西”貢獻力量。
在豫章兒童康複中心,一名家長說起她的故事:一對龍鳳胎,一個自閉、一個智障,四處求醫治療無果,最後經南昌市殘聯推薦,來到康複中心接受訓練。“我全程陪著兩個孩子上課,一開始並沒抱太大希望,兒子是重度自閉,第一年完全不和人交流,經常打人,還把老師咬得滿手牙印。我真是過意不去,幾次都說不把孩子送來了,沒想到老師非但不計較,還叫我不要急、不要放棄。”這名家長說,堅持了一年多,沒想到孩子竟然開口說話了,“女兒也完全康複,這個暑假複查,醫生說簡直是奇跡。”她計劃將女兒轉入普通學校,同時繼續陪兒子在康複中心接受治療。
近五年,學院教師團隊共為300餘名特殊兒童提供教育康複服務;連續三年受南昌市殘聯委托對南昌市的康複機構建設進行評估;《特殊教育學》等五門精品課程在各大平台免費麵向社會開放,服務約2萬人次;開發的構音語言康複技術,被20餘家康複機構采納使用,受益孤獨症兒童達8000人次。
學院依托“仁愛·教康”黨建品牌,在黨組織自身建設、隊伍建設、內涵建設、人才培養、服務社會等方麵取得一批標誌性成果,在引領區域特殊教育發展、助補民生短板上做得有聲有色,有為有位,得到省市領導、專家以及社會各方麵的高度肯定。(供稿:特殊教育學院 編輯:趙攀 終審:範雯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