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決議莊嚴而明確地提出:“‘兩個確立’是黨在新時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的決定性因素。”黨從十九大黨章修訂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再到黨的二十大,旗幟鮮明地確立了習近平同誌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這是一個合乎中國共產黨曆史邏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改革發展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和價值邏輯的重大政治決定,它客觀地反映了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本質要求,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引領中國進步的政治成熟、理論成熟、思想成熟,具有深厚的政治聚同和社會共識基礎。黨對曆史經驗進行了科學總結和深刻運用,表明了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主動的高度政治自覺和行動堅定,把“兩個確立”作為全黨的共識書寫在黨的決議上、標識在黨旗上,作為全黨的政治綱領、行動綱領,具有決定性意義。
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必須正確依循認識維度,全麵掌握其曆史依據,並深入認識其曆史根源。科學看待曆史,深入研究曆史,深刻總結曆史發展過程並揭示深蘊其中的客觀規律,運用正確的曆史經驗指導社會實踐、開辟未來,這既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重點關注的重大課題,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所必須具備的曆史自信和曆史自覺。在對待曆史問題、曆史經驗上的不同態度和看法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與其他非無產階級政黨的分水嶺,也是檢驗無產階級政黨政治、理論、思想成熟與否的一塊試金石。中國共產黨是按照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原則、方法,腳踏中國大地、前瞻發展遠方組織起來的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從它誕生的時候起,就十分重視曆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和深刻運用,形成了曆史自信曆史自覺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兩個確立”的形成,它既具有鮮明的時代實踐特征,又具有內涵豐富的曆史依據和曆史根源。根據唯物史觀原理,所謂曆史依據,就是人們立足於社會實踐的發展深化,運用曆史眼光、曆史思維、曆史理論、曆史方法、曆史智慧觀察、分析和總結曆史過程而形成的曆史結論、得出的曆史啟示,從根本上講,它是依據客觀曆史的“人的啟示”;所謂曆史根源,就是觀察、分析任何一個時代的思想意識,都要到決定社會曆史性質的最深處去尋找,立足於曆史發展過程“原始察終”,既順向考察,又逆向考察,按照曆史發展的內在邏輯考察曆史結果最本質、最根本的原因。中國共產黨在決議中作出的“兩個確立”決定,是黨的曆史意識、曆史思維和曆史理論深深植根於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一百七十多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百年中共黨史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社會當代變革史作出的深刻總結,是黨將曆史經驗運用於進行具有新的時代特點的偉大鬥爭之中以實現偉大夢想而向當代世界所作的莊重昭示。
一、“兩個確立”植根於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文化沃壤,是將深厚的中國曆史智慧與當代中國實踐有機結合的曆史結論
中華民族曆史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底蘊深厚,對人類文化史、文明史、創新史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貢獻。中華民族擁有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三千多年的文字史,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中斷曆史文化發展的文明古國、文化大國,中國曆史文化自古以來就一脈相承,既獨立創造、自主創新,體現民族特色、民族風格、民族氣派的文化堅守,又海納百川、綜合創新,體現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麵向未來的恢宏氣度。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明、豐富的文化、深厚的傳承,很早就形成了中國人世代相傳的曆史感、曆史思維,積累了世代中國人濃厚的民族認同感、曆史自豪感,在曆史發展中不斷升華為曆史自信、曆史自覺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覺意識。根據唯物史觀原理,人類社會在曆史發展中不僅要繼承前代遺存的材料、生產力、資金和生產生活方式,還要充分珍視並繼承前代創造並積澱的曆史文化。任何一個民族、國家在發展中形成的獨有的曆史文化傳統,深蘊其中的曆史感、認同感、歸宿感與曆史思維方式、感知傳承曆史方法,既是該民族、該國家自立自強於世界民族之林、國家格局的鮮明標識,也是任何一個民族、國家參與文明互鑒、推進曆史發展的文化血脈和深沉力量。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曆史的世代交替、曆史的經驗教訓、曆史的深刻啟示昭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深刻道理。讀史使人聰慧、明理、增信、崇德,自覺運用曆史思維、曆史辯證法、曆史經驗力行致遠。“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述往事,思來者。”“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在中國人自古形成並傳承至今認知曆史、傳承文化、開創未來的曆史思維、曆史方法中,有一個鮮明而堅實的曆史傳承,這就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縱向到底,橫向無邊”,“頂層設計,統禦各方,下層兜底”,認同並堅持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建構、堅強有力的中央全麵統攬、英明果敢的政權核心領導、務實有效的政治思想引領。中國曆史經驗證明,沒有一個強大的有權威的中央政府,沒有一個有權威的政治領袖,就沒有統一的中國。通覽中國曆史正反兩方麵的經驗教訓,但凡堅守這條曆史真理,國家就穩定,民族就團結,人民就康樂,社會就和諧;反之,政權就動蕩反複,社會就動亂不堪,就要經受國家蒙辱、人民蒙難和文明蒙塵的坎坷曆程。黨中央作出“兩個確立”決定,提出“兩個維護”要求,明確“四個意識”導向,最清晰、最深厚、最牢固的曆史根源就在於含蘊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的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認同的核心內容和寶貴經驗。
二、“兩個確立”紮根於一百七十多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的革命文化中,是將世界革命經驗與當代中國實踐有機結合的曆史結論
以《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為標誌,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世界無產階級在全球展開爭取無產階級解放的共產主義革命運動,至今已經有一百七十多年的曆史了。在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中,無產階級革命進程與偉大事業交相輝映、相互激蕩;無產階級政黨領導革命運動發展,思想創新與領袖人物互動共生、相互支撐。從馬克思恩格斯開創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開始,無產階級爭取人類解放、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偉大鬥爭就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展開,深化革命實踐、推動革命運動的腳步一刻都沒有停歇。此後,俄國、中國、越南、朝鮮、古巴、老撾等國無產階級政黨及其革命領袖將馬克思主義與本國革命實際結合起來,相繼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充滿艱辛坎坷,在發展中遭遇挫折、回流甚至是暫時失敗的艱難考驗,但革命激流的總趨勢依然還是奔湧向前、辟波斬浪、不可阻遏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曆史表明,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向前推進,時刻都離不開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離不開始終站在革命運動最前列、把握運動發展總方向的領袖人物的引領,離不開在革命實踐中不斷創新發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離不開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積極支持。根據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黨的領導、堅強的政治領導核心、科學的革命理論指導、人民群眾積極而廣泛的社會參與,四位一體,構成了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強大整體,這是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革命事業與群眾實踐生死存亡、興衰成敗的根本問題;而領導核心與革命理論始終是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確保革命運動成功的關鍵因素。每一個革命階段的目標任務都是時代的焦點問題,都需要無產階級領袖以無畏的革命勇氣、非凡的革命膽略、堅定的革命意誌、高超的領導藝術、豐富的鬥爭智慧、超拔的人格魅力和超邁的理論水平予以承擔和解證。時勢塑造領袖,黨組織和人民群眾孕育領袖;領袖站在時代的最高處,引領時代進步、指導革命運動。馬克思在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時指出,任何革命運動都要有一個非常成熟的領導集體來指導,都要有非常具有領袖權威的領導核心;如果沒有這樣的“大人物”,隨著革命運動的深入發展,社會時代“就要把他們創造出來”。恩格斯總結巴黎公社失敗的教訓時指出:“巴黎公社的滅亡遭遇是缺乏集中和權威的結果。”思想是時代的聲音,科學理論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革命運動既是黨組織、領袖與人民群眾力量的彙聚,也是思想理論的時代交彙和精神激蕩。任何革命運動都離不開革命理論的指導。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時指出,任何時候都不能把革命理論當成一成不變的教條,而隻能當成行動的指南。一百七十多年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接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也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中創新發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把馬克思主義理論遵循發展規律推向前進,這既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品質。曆史地看,把科學化、時代化、民族化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黨旗上,這既是每一個時代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理論任務和政治任務,又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的內在要求。形成一個穩定成熟的領導集體,確立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堅持一個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作為指導思想,這既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經驗總結,更是“兩個確立”的曆史根源。
三、“兩個確立”植根於中國共產黨一百多年來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宏大曆史變革中,是將豐富的中共黨史寶貴經驗與當代中國實踐有機結合的曆史結論
曆史是一麵明鏡,既照亮現實,給人以智慧和啟發,豐富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識和方法;也照亮未來,使人們遵循曆史規律、運用曆史經驗,少走彎路,到達勝利的彼岸。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曆史中的興衰成敗、順逆得失使人知所敬畏、從中受益。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黨的曆史經驗和中國共產黨精神譜係能夠豐富偉大民族精神,升華時代精神,補足黨員幹部精神上的“鈣”,確保偉大事業意氣風發、精神昂揚。千年中國曆史是百年黨史的深厚基礎,百年黨史是千年中國曆史的精彩展開;百年大黨朝氣蓬勃,創造偉大曆史,偉大曆史照亮新的偉大征程。隻有深入到百年黨史的“社會生活的深處”探尋中國社會百年變革的深刻性、徹底性、激烈性、輝煌性,才能最終找到“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成功密碼;才能繼續保持政治定力、革命定力、理論定力、曆史定力和時代定力,從百年黨史中總結提煉克敵製勝、勇往直前的法寶;也才能站在曆史與時代交彙的高點上,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展望未來,走向未來。循著中國共產黨百年風雨滄桑的曆史軌跡,探究黨始終立於不敗之地、成為風華正茂的百年大黨的曆史之問,中國共產黨始終重視黨的自我革命、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不斷實現在新的曆史階段上團結統一,形成堅強有力的黨的領導核心,運用馬克思主義在每一個曆史階段的創新理論來指導社會實踐、社會變革,贏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和追隨,這是中國共產黨造就千秋偉業、揚帆起航未來的關鍵。在黨的曆史上,黨的領導核心的確立從來都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哪個人隨意心血來潮的產物,而是偉大鬥爭的客觀需要和革命實踐的必然產物;黨的指導思想的確立從來都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哪級組織和某個個人的決斷,而是回應革命運動的發展需要和時代實踐的呼喚產物。從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鄧小平及鄧小平理論、江澤民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胡錦濤及科學發展觀,到習近平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它們既一脈相承、有機統一,又與時偕行、創新發展。通過總結曆史發展、揭示曆史規律、提煉曆史經驗,從中找到黨掌握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勝利前進的正確方向和科學方法,這既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也是中國共產黨始終掌握曆史主動、遵循曆史規律、引領社會實踐的優良作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永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發展活力,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領袖核心,這是“兩個確立”立足於百年黨史的曆史必然。
四、“兩個確立”來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領導各項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的偉大實踐,是將十年凱歌奮進的寶貴經驗與當代中國實踐有機結合的曆史結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傑出代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時代問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時代思考,一代人有一代人開辟曆史發展新道路的思想旗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既是傑出人物的豪邁氣度,也是曆史的結論。列寧深刻指出:“曆史早已證明,偉大的革命鬥爭會造就偉大人物,使過去不可能發揮的天才發揮出來。”時代的傑出人物總是能夠率先傾聽時代呼聲,體察時代風物,關切人民冷暖安危,將思想創造、理論創新與時代精神有機結合起來,成為思想引領者、實踐領跑者、發展帶動者。習近平同誌自幼生長在革命家庭,受到良好而嚴格的家風家教熏陶;青年時代經受上山下鄉的磨練,在中央機關、縣域基層得到了錘煉;壯年時期領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將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創造性地轉化為地方治理的科學方略,這些都為他成長為新時代黨中央核心、全黨核心積累了閱曆、識力、毅力、魄力和能力。這如同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發展一樣,偉大曆史人物的成長雖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歸根結底,還是寓於其中的必然性起決定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源自於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又是黨的創新理論順應時代發展、滿足實踐需要的成果,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的重要標誌。領袖核心作用的充分發揮,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順利發展,它既是一個政黨有活力、一個國家有力量、一個民族有希望的顯著標誌,也是無產階級政黨先進性純潔性的突出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向全社會、全世界明確昭示了黨在新征程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麼樣的曆史使命、實現什麼樣的奮鬥目標,風雨兼程,繼續前進;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中心任務,提出新思路、謀劃新舉措,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麵”戰略布局,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鬥,奮力譜寫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嶄新篇章;科學把握和應對黨和國家麵臨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推進一係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係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係列標誌性成果,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困局,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昂首闊步勝利前進。曆史性成就、曆史性變革是進入新時代偉大變革的內涵要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是十分突出的曆史印跡和鮮明的曆史標識。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實踐表明,全黨有人民公認的領袖作為核心,有經過偉大變革證明的創新理論指導,黨才能團結帶領人民不斷取得新勝利。中國共產黨在曆史上對曆史經驗進行係統而科學的總結,使黨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充分實現了空前的團結統一,極大地凝聚了奮進力量,進一步推動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事業,體現了曆史邏輯與實踐邏輯的高度一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作出“兩個確立”的決定,必將有助於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新時代新征程各項目標任務,深刻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進程。
五、“兩個確立”具有開辟新時代勝利前進的決定性意義
近代以來,曆史的經驗和人們的政治實踐一再表明:任何一個政治領袖的核心作用都是政黨具有創新創造活力的重要表現,政治思想的引領作用更是確保任何一個執政黨領導社會變革事業不偏向、不停步、不懈怠的根本政治保證。在近代以來的人類文明發展中,政治核心及其政治思想從來都是變革社會、開辟未來、開創曆史,領導人民群眾進行新的曆史時代劃分的重要標誌和政治依據。
曆史地看,任何時代性交替的表征和標誌,除了以社會生產力為代表的新的物質力量以外,最為重要的是以政治領袖集團特別是領袖核心為引領的政治力量、政治作用和政治影響,以及通過其主導的政治思想所形成的社會動員力、政治發動力和思想凝聚力。人類進入近代社會以來,這是一個具有規律性的政治文化現象。就中國當代社會而言,從改革開放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從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到人民領袖習近平,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實現黨的創新理論飛躍到又一次實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創新新飛躍,從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實現“第一個結合”到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第二個結合”,成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這些無不具有時代交替的新特點新特征,無不從社會本質上體現或反映了社會變革的時代性內容與規律性變化。現實地看,黨的二十大向全黨全社會昭示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成功拓展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為人類文明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形態、中國經驗,這都需要有新的政治核心和理論指導來保障;如果沒有這兩條,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就會遇到許多新的不確定的因素,就會付出更多改革發展的成本代價。因此,“兩個確立”是新時代引領黨和國家事業從勝利走向新勝利的政治保證,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從順利前進、從起點的此岸成功到達目標的彼岸這個角度講,這就要求我們從新時代所處的曆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開辟的中國道路、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文明發展貢獻的新形態新樣式新經驗著手,深刻認識“兩個確立”所具有的開辟當代中國勝利前進的決定性意義。所謂決定性,在唯物辯證法看來,就是事物聯係的一方對於另一方居於主導地位、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和力量,它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及其變化發展的方向。這種決定性是在事物的發展變化中形成的,它既是內生的,也是客觀存在的。它不僅存在於自然界,而且存在於人類生活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國防等一切領域、一切方麵和一切環節。人們必須正視它、承認它、適應它、順應它,而不能漠視它,更不能抹殺它。毫不猶豫地承認並充分認識事物內在的“決定性”及其價值意義,這是每一個具有馬克思主義覺悟的人所必須具備的“馬克思主義的最起碼的常識”。因此,共產黨人必須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要求,具備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科學認識並真正掌握“兩個確立”對於黨的事業發展、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決定性意義。正確認識、全麵掌握“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消除人們在認識問題上的模糊思想甚至是錯誤觀點,必須緊緊圍繞“決定性意義”這個根本問題和實踐指向,把“決定性”的價值意義搞清楚、弄明白;必須在實踐中堅持並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看待政治核心和思想指導,用曆史唯物主義關於政治核心、領袖集團與人民群眾的辯證關係的科學論述正確對待政治核心、維護政治核心、跟隨政治核心,用唯物辯證法關於思想理論與社會變革的科學論述正確對待理論創新成果、堅持理論創新成果、運用理論創新成果、豐富和發展理論創新成果。在馬克思主義看來,黨的政治核心是在偉大社會變革和新的偉大鬥爭中應運而生的,他是人民群眾公認和擁戴的政治領袖,因而他是革命事業的領航人、巨輪啟航的壓艙石。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以後,幹部是決定一切的;在黨的政治核心上,其決定性價值和作用更是如此。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是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的產物,是社會變革的巨大精神力量,是人民群眾積極參與並信服的思想意識和理論共識,是精神變物質的可靠依據。馬克思主義認為,在階級社會起指導作用的政治思想,總是領導階級的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人民開辟新道路、奮戰新征程、奪取新勝利的思想武裝。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以後,政治思想的保障作用具有決定性意義。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堅持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就是堅持時代精神的精華,更是堅持用實踐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回答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曆史之問。
曆史地看,必須緊密聯係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堅定曆史自信、升華曆史自覺,增強曆史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立足於曆史與現實的結合部,科學認識並掌握“兩個確立”的重要曆史意義和理論價值。“兩個確立”是曆史的選擇、時代的呼喚、人民的期待和實踐的要求,是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重要保證;是不斷總結並運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曆史經驗,使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的關鍵一招;是黨從百年黨史中不斷總結和提煉“看家本領”的重要法寶;是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最大底氣;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的政治保障。
現實地看,必須緊密聯係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社會發生的偉大變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肩負的曆史使命、擔負的“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心任務,堅定實踐自信、提升實踐自覺,把握主動性、掌握規律性、體現時代性,立足於知行合一的結合部,科學認識並掌握“兩個確立”的重大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兩個確立”是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重大成果,是黨執政、領導改革開放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政治思想和行動紀律,也是統領“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四個自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良好開端、行穩致遠、守正創新的根本保證;更是保持全黨全社會有一個穩定的政治核心、思想核心,確保思想行動知行合一,做到理論自覺與行動自覺相統一,全麵深化改革開放與全麵從嚴治黨相協調,極大聚合戰鬥力、凝聚力、向心力的必然要求;還是堅持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全麵開辟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進程新篇章的重要條件和有力保障。(注釋從略)
本文發表於2023年6月《公共治理研究》2023年第3期,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曆史研究院重大曆史問題研究專項重大招標項目《習近平關於曆史科學重要論述理論內涵和重大意義研究》(編號:LSYZD21001);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研究中心2022年度重點課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曆史重要論述研究》(編號:22ZXHYZ01)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張豔國(1964-),男,湖北仙桃人,南昌師範學院教授、校長,江西師範大學中國社會轉型研究省級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博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後流動站合作導師,國家級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國家治理與社會建設。
(來源:南昌師範學院;作者:張豔國)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