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今雁(1923——2003年),江西進賢人。江西師範大學中文係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古典文學教學和研究工作,唐宋文學研究專家、唐宋文學碩士研究生導師。2023年是陶今雁誕辰100周年,舉行了係列紀念活動,在社會掀起一股陶今雁研究的熱潮。為了更好呈現以陶先生為代表的學者之風,筆者整理和研究陶先生及其師友們的相關信件、手劄、書法,並結集出版了《木鐸之心——陶今雁詩友手劄集》。細審手劄作品,總能在不經意的素箋中產生不一樣的情愫。在過去幾十年間我們在關注陶今雁詩詞成就的同時,其書法成就卻鮮為人知。但要想進入陶先生的書法世界,要先了解其詩詞成就,陶先生的書法是以他深厚的詩詞學養為基礎的文人書寫,別具一格。
陶今雁先生在書寫
陶先生在少年時期受到國文老師的影響,開始喜歡上詩詞,並以詩詞為精神家園,終生棲身於此,沉浸於斯。後考入南昌大學文史係,後調整到武漢大學中文係學習。當時的武漢大學名師眾多,師從“五老八中”,獲益很多,在詩詞中一直深切回憶這段求學時光。陶先生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江西師範學院中文係工作,直到退休。他的主要工作是教授唐宋文學,一直致力於李白、杜甫詩詞教學和研究。1980年出版的《唐詩三百首詳注》一書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在國內出版史上影響很大,至今發行至第八版,發行量超百萬冊,是很多詩詞學者的啟蒙書籍。陶先生先後出版詩詞集《雪鴻集》《秋雁集》《寒梅集》,主編《中國曆代詠物詩辭典》。
陶先生的三本詩詞著作彙集了不同時期的詩詞,有雜詩、詠史、詠物、遣懷等不同題材,有五言、律詩、組詩等不同形式,從中可見其深厚的古典文學底蘊。陶先生詩詞用典不多,但感情真摯,如靜水深流,如傾如訴。詩詞名家胡守仁先生對陶先生詩詞評價極高:“題材包含古今,俱非泛泛之作。其中有關杜子美者最多……”。陶先生早年的詩作以汲古為主,成熟時期組詩《雜詩五十首》是他對自己生平追憶,是向杜甫致敬的一組長詩;組詩中有些詩句融合了杜甫詩句,透過詩文陶先生一生軌跡躍然於紙上,是其晚年一大力作。文字樸實卻內蘊十足,正如詩僧皎然在《詩式》中主張的那樣“詩不假修飾,任其醜樸。但風韻正,天真全,即名上等”。從詩中內容可以一窺陶先生早年家庭之艱辛,求學之認真;建國後到七十年代,陶先生經曆了求學、教學、生活日常等,國家大事、個人工作、家庭生活雖有不同變化,均述於筆下,對詩詞的熱愛之情依然不減,更是煥發出了新的氣象;晚年陶先生的詩詞取材於日常生活,大多以詩詞記錄、唱和、回憶生活中的點滴,讀來更具有生活化。逝去的時間,沒有在歲月中留下痕跡,但我們在翻看陶先生文集時,透過文字的力量依然可以感受到陶先生對詩詞的執著與深情。
陶先生對於唐宋詩詞下了很大工夫,對杜甫的詩詞尤其鍾愛,在個人詩作和論文研究中均有體現。陶先生不僅對於注解詩詞和編書認真嚴謹,在閱讀中更是一絲不苟。陶先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讀詩體會、注解詩詞等,尤其集中在杜甫詩作的體會,書寫了不少閱讀體會和研究文章。檢索其學術論文,還有三篇是對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一書讀後待商榷的問題。這三篇文章都是圍繞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書中陶先生認為美中不足的地方,如注解不當、前人詩句未注出之處、所引不夠確切或不全麵等問題,陶先生一一進行了羅列與辯析。文章一經發表得到了鄧廣銘先生的肯定,並在《稼軒詞編年箋注》一書再版時采納了部分建議。陶先生作為一個古典詩詞的考辯專家、教育專家、詩人,這三重身份和深厚的學養令他在近現代江西文壇獨樹一枝。
陶先生對師友、學生、親人大多以詩傳唱,以詩文相贈,這也許就是文人之間如清水般的交往,以詩明誌,以詩傳情。這中間的傳遞工具就是書法,陶先生用書法一生詮釋詩詞,透過文字,我們感受到了陶先生其人、其誌、其學,正如詩僧皎然所說的那般:
偏正得其中,不拘對屬,偶或有之,語與興驅,勢逐情起,不由作意,氣格自高。
陶先生一生與詩詞為伴,可以說,陶先生不論在什麼狀態、在什麼時期,詩詞和書法給了陶先生精神慰籍和精神歸宿。一邊作詩寫詞,一邊用書法傳播詩詞,向古人致敬。唐宋文學在我國文學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唐人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把詩歌的分為二十四品。或見品評詩文,或用於評價書畫作品。每品字數不多,每次讀此能發起不同之幽思。其中“委曲”這一品讀來品評陶今雁先生書法再適合不過了:
登彼太行,翠繞羊腸。杳靄深玉,悠悠花香。力之於時,聲之於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鵬風翱翔。道不自器,與之圓方。
陶先生的書法學習一直貫穿其求學時光,少時父親望子成龍,進入私塾學習,曾學習書法,得以開蒙。後常臨習錢南園書作,在其詩作《重得<南園真跡>有感二首》中有“暗世詩情多憤慨,南園真跡幾臨摹”之詩句,進入了書法之門。後入武漢大學學習,對書法更是留心,尤其是接觸到草書後,更是會心於此。畢業參加工作後,勤加練習而不能自已。終其一生,一直使用毛筆書寫,對毛筆的使用越發純熟,自然書寫的痕跡更是映照在他筆下。作詩之餘或作書法以抒懷,1991年作有《草書》一詩以紀其事:
草書少慕卻無行,老去何能此道精?但配吟詩三易稿,每觀孫譜又心傾。
陶先生參加工作後一直與同事、省內外書畫名家交流書法創作,如康莊、程維道、書畫家陶博吾等。他們相互問學交流,促進了詩詞和書法進益。陶先生與程維道二人相識已久,誌趣相投;程維道的那一手精湛的二王行書是陶先生所鍾愛的,其書法取法二王,又參以顏體楷書之渾厚,骨肉豐盈,自成一體;“詩書曾共契,何處覓知音?”二人時常交流詩詞和書法。陶先生以深厚的詩詞學養為基礎,每日臨池不輟,勤以練習,到晚年越發純熟,真正達到了“人書俱老”之境。
整體而言,陶先生書法溫溫如玉,深受傳統文化影響,是典型的文人書寫,極具書卷氣。談到文人書法,唐宋有士人畫、文人書法、館閣體等不同書畫。但在現當代諸多學人推重文人書法,如龔鵬程、張瑞田等。他們或是以手劄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書畫成就,或關注其文史價值等。陶先生不是一個專業的書法家,他是一名學者,終生以唐詩宋詞為伴,隻是因時代原因一直以毛筆為書寫工具,直到中晚年書法成熟。觀陶先生的書法,總有一股靜氣,這就有了一個極為好的書寫狀態:自由、隨心、放鬆;手劄集中有他與友人的書信、詩詞唱和、條幅作品等,均是在他在平和安靜的狀態下的書寫。
陶書生現存書法以草書為主,以八行箋小字為多。其書法整體取法於孫過庭《書譜》和於右任《標準草書》,但呈現的麵貌與二人有諸多不同,孫過庭草書起伏變化明顯,有墨色變化;於右任曾取法魏碑,草書參與北碑筆法,具有一股雄強之氣。而陶先生書法陶先生的書法充滿了學者氣息,草法極為嚴謹,作書極為認真,往往是一稿多書,多次練習,而取最優者。陶先生書法一如其治學那般嚴謹認真,草法標準,筆者在整理陶先生遺墨時,發現陶先生有很多張草法的對照圖,這方便書寫參考,可見其認真嚴謹。
陶先生現存較多的書法作品是八行箋小字作品,還有一些是條幅作品。整體看陶先生書法,字體略長,草法標準,提按變化不大,總是在圓線中尋找變化。小作品中總能體現其書卷之氣,清秀俊雅;小條幅作品用筆穩健,有大量的圓轉線條。陶先生因身體欠佳,從他的現存的書寫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的氣力不足,大多以小作品為主,但往往是這些小作品更有吸引力。
圖1陶今雁《奉酬修人師》
圖2陶今雁奉題吳柏森先生《鴻爪集》
圖1是陶先生晚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無論是內容還是書法均是上乘。陶先生書法有古人遺風,其書法作品可讀、可賞、可品,既是一件書法作品,又是一件詩詞作品。其詩作內容如下:
奉題柏森先生《鴻爪集》兼賀七旬華誕
卜宅都門似隱淪,從來憂道不憂貧。遨遊墳典尋真趣,寢饋風騷得要津。神胄飛騰須彩筆,吳侯名實副詩人。欣逢華誕鋟新集,仙鶴長鳴藝苑春。
柏森詩家賜正
陶今雁未定草
戊寅重午後四日
此詩是陶先生贈給吳柏森,詩作古雅,有舊時文人氣息。陶先生所用毛筆略有禿,用的八行箋,字徑不大,但細看寫出來的字有一股清勁之氣。《木鐸之心——陶今雁詩友手劄集》中的手劄大多是此類書作(圖2、圖3),其字結體略長,字與字不相連;完全出於一片自由書寫,在隨性中自有法度。
圖3 陶今雁《臨江仙·贈李春林》
圖4 陶今雁書陸遊《示兒》
細審陶先生書法,總能從其紙間散發出那股清氣,那股氣息古雅素靜。在中國繪畫史上,一直有逸氣、縱橫氣、文人氣之說。倪瓚主張繪畫要有“逸氣”和“逸筆”,他的名言“仆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強調要有文人寫意。其影響不僅在畫史上,更是對文人書法有極高的指引。陶先生的書法就有一股“逸氣”:平和。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黃庭堅是宋代書法巨匠,草書如長槍大戟;他對書法的論述又有一番新意,提出要有“聖哲之學,書乃可貴”“唯不可俗,俗便不可醫也”:
“……學書要須胸中有道義,又廣大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若其靈府無程,政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隻是俗人耳。餘嚐為少年言,士大夫處世可以百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醫也。……”
陶先生一直以“聖哲之學”:詩詞,為終生伴侶,其書風文氣,與一些俗書不可同日而語。現當代書壇太過於追求技法,而忽略了對書家本人學養的要求。在中國書法史上,一直有書家和“書匠”之別,大書法家往往是學者;而“書匠”則往往追求技法,終落下品。而陶先生不以書法為本業,隻是長期使用毛筆書寫,後雖經過一定的訓練,但終因深厚的學養滋養了他的筆端。其書法用筆圓勁,自有一股沉穩之氣。孫過庭草書圓勁,點畫飛動,同時又提出書作“使轉”得當:“……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孫過庭《書譜》在當時提出書法要有“使轉”,但在明人倪蘇門《書法論》中卻是一針見血的指出:用筆要搦管,字才能圓。“羲、獻作字,皆非中鋒,古人從未窺破、從未說破……然書家搦筆極活極圓,四麵八方,筆意俱到……而清人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更是強調“圓”的重要性:“書法之妙,全在運筆,該舉其要,盡於方圓。操縱極熟,自有巧妙……”
以上曆代書家均對“圓”的重要進行了大量論述,筆者不知陶先生是否看過這幾段文字,但陶先生的書法用筆極為精熟,完全出於自然。條幅書法作品中卻是有諸多的圓勁筆畫,與先前書家論述不謀而合。筆者在細讀陶先生書法時,發現圖4作品中的字圓勁,如“州”“家”“祭”等字。這些字的結體左右顧盼,可以想象在書寫手腕的左右擺動,盡顯絞轉之用筆變化。圖5是陶先生少有的條幅作品,整體用筆矯健,提按明顯,一任自然;與之前看到的箋紙作品略有不同,結體更為放鬆,字形更瀟灑。一如孫過庭在《書譜》中談到的“……當緣思慮通審,誌氣平和,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那種神韻。當然,古人評價書法最高標準是以得其“神”為上,“書之妙道,神彩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陶先生晚年的書法不論從“神彩”,亦或“形質”均是上乘,再加上其學養,在江西近現代學者中當別樹一枝。
陶先生書法以其神韻平和,具有衝謙之美,雖不是專業書家,但足以體現其個人誌趣。正如清人劉熙載提到那樣,觀其書如見其人:
書者,如也。如其誌,如其誌,如其學,如其才,總之曰如其人而已也。賢哲之書溫醇,駿雄之書沉毅,畸士之書曆落,才子之書秀穎。
陶先生的書法麵貌正體現了“秀穎”之氣,這也許就是文人書家一直所追求的氣息。
圖6 陶今雁《七十七歲生日作》
陶今雁先生書法欣賞:
陶今雁自書《庚午清秋住院張姚伉儷三度見訪》
陶今雁自書《著書一律贈同道》
陶今雁自書《鷓鴣天·送席聯鑫》
陶今雁自書《贈李華》
陶今雁自書《讀當代詩詞手跡選》
陶今雁自書《答王依民同誌》
陶今雁自書《懷王有生(並序)》(來源:南昌工學院;作者:曾慶萬、蔡麗)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