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要舉措。在當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如何搞好紅色教育,是擺在我們麵前的現實課題。高校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職責使命,應當充分發揮紅色教育作用,引導青年大學生傳承紅色基因、築牢信仰之基。講好高校紅色教育故事,體現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也是擺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麵前的一個重要實踐課題。
藍賢發教授的著作《使命與擔當——講好高校紅色教育故事的實踐與思考》,近日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展讀之下,我感覺,這部著作,精心謀劃,精心編寫,是作者在不同崗位上,根據紅色教育的深刻內涵以及時代特征,並結合高校工作實際,對開展高校紅色教育的理路選擇、核心要義、具體實踐等重點問題的所思、所感,行文簡練緊扣當下高校紅色教育的痛點和難點,接地氣,有思想,可讀性強,是一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成功之作。它主要有幾個特點。
一是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怎麼講好高校紅色教育故事?該書通篇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這一根紅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讀者,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讀者,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讀者。既沒有過於強調政治性而忽視學理性,隻講政治上的大道理不講大道理背後的曆史規律、理論真諦、辯證邏輯;也沒有過於注重學理性而淡化政治性,在材料梳證、理論演繹和邏輯推理中,巧妙地對大學生價值取向和政治方向進行了正確引導。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個篇章、九章十八節,關於高校紅色教育這一概念,作者不惜篇幅,用了六個章節進行闡述,包括內涵解析、價值意蘊、責任擔當、路徑選擇、核心要義和實踐,深入淺出,真正把概念講深、講透、講活。
二是堅持使命引領和問題導向相統一。使命引領是解決問題的指南針和原動力,為解決問題指明方向、明確路徑。作者在高校宣傳思想領域深耕十餘年,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深厚的教育情懷,敢於直麵問題,能夠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堅忍不拔的意誌,真正沉下心、撲下身、紮下根,全情投入高校紅色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之中,書中字字皆有來處,篇篇皆可釋疑,思想與觀點閃耀著實幹家精神和踏實作風。例如,在對大學生紅色教育現場教學效果的三維探究中,拋出基於研學旅行是否達到現場教學預期效果、哪些經驗值得總結等問題,通過建立紅色教育現場教學效果的影響模型,結合大量數據,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階段進行各維度間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並從理論的高度進行研究,從大學生得知(認知維度)、信(情感維度)、行(行為維度)三個方麵進行評估和研究,探索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紅色教育現場教學工作的方法和路徑。
三是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作者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理論素養與實踐經驗兼具,作者從實踐中不斷吸取不竭源泉,積極推進理論創新。文中關於紅色教育、高校紅色教育等概念的表述,既體現了作者在學術觀點上的創新,又反映了作者學術研究方法上的進步,這對讀者會有重要啟發。於讀者而言,“聽其言而觀其行”,能吸收不懸浮的專業分享;與作者而言,是再度鑿破“知行合一”的壁壘,實現自身飛躍與成長。該書不以文害義,注重理論總結和探討,經驗凝練和沉澱,深度並不缺失。寫作信手拈來,集政治高度、理論深度、視野寬度、知識鮮度和實踐厚度一體,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是不可多得的對講好高校紅色教育故事的指導書籍。其中,以作者所在高校開展紅色教育成功實踐為“小切口”,書寫講好高校紅色教育故事這篇“大文章”,通俗易懂,便於類比,可作為高校紅色教育範例,對高校開展紅色教育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總的來說,本書堅持政治話語、時代話語和學術話語相統一,堅持曆史、理論和現實相統一,給讀者展現了一個較為係統、完整、清晰的理論輪廓和邏輯體係,提出了許多富有創造性的觀點,以及路徑思考及對策建議。通讀全書,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是作者辛勤耕耘、潛心鑽研的豐碩成果。相信該書的出版對“如何講好高校紅色教育故事”這一命題將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來源:江西新聞;作者:鍾貞山)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