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藝術學院國家藝術基金項目“長白山原生態藝術網絡推廣”舉行網站發布論證研討會
12月4日,吉林藝術學院國家藝術基金項目“長白山原生態藝術網絡推廣” 網站發布論證研討會在學院綜合校區舉行。本次研討會由國家藝術基金“長白山原生態藝術網絡推廣”項目組主辦,吉林藝術學院東北民間藝術研究中心、藝術管理學院承辦,由吉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吉林省文化創意研究中心、中國少數民族雙語學會滿語言文化專業委員會、長白山文化研究會、吉林省滿族說部學會吉林省民族學會作支持單位。
作為吉林藝術學院首個國家藝術基金網絡推廣項目,“長白山原生態藝術網絡推廣”項目將學術研究與藝術創作相融合,以長白山地區原生態藝術遺存為依據,以傳播性、史料性、學術性、藝術性為原則,以新視野、新探索、新呈現為理念,涵蓋以長白山為核心、三江流域為輻射的東北地域文化,展現文化遺存、考古發現、曆史資料、傳承人口述和當代藝術成果。至今,“長白山原生態藝術網”已完成VIS品牌視覺形象識別係統設計、數據庫構建及係統平台構建工作,創建官方微信公眾平台,完成APP軟件程序開發工作,研究成果得到國內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學者的認可與認同。
論證會現場,省內學界相關知名專家學者、國家藝術基金“長白山原生態藝術網絡推廣”項目組成員、省內高校及吉林藝術學院師生共聚一堂,共同對網站建設體現的學術內涵、傳播途徑及社會價值進行了深入熱烈地研討。
吉林藝術學院副院長鄭藝出席會議並講話。項目負責人、吉林藝術學院東北民間藝術研究中心主任、藝術管理學院院長劉國偉對項目進行總體介紹。該項目自2019年啟動,至今已初步完成網站及應用程序建設,項目選取包括戲曲藝術(瑪虎古戲)、造型藝術(原始圖騰)、書法藝術(森林符號)、說唱藝術(說部女神)、繪畫藝術(滿族麵具)在內的五大核心內容,通過三網融合的多樣化推廣途徑、多元化推廣形式,力求在係統梳理長白山原生態藝術文化後,全方位拓寬其覆蓋範圍,擴大其傳播力度。項目視覺總監胥乃丹就網站“儲”、“識”、“學”、“創”、“傳”的內容與功能進行了具體闡釋。
與會專家學者表示,“長白山原生態藝術網絡推廣”項目將“原生態”的本色暈染了“互聯網”的新意,訴說了這片詩意大地上的悠久曆史,傳承了一份文化延續的擔當,既為民族學、民俗學、曆史學、藝術學等學術探索開啟了新的領域,也為當下民族文化、原生態文化的保護與傳播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讓長白山原生態優秀傳統文化進入了數字化保護時代。
項目負責人、吉林藝術學院東北民間藝術研究中心主任、藝術管理學院院長劉國偉在接受采訪時說,“長白山原生態藝術網絡推廣”項目開展以來,項目組成員腳踏實地,曆經了7省市(自治區)23市縣40餘次調研,1萬8千公裏的考察裏程,39家博物館走訪,50餘次專家采訪,近60小時的影像拍攝,2千餘部影像資料征集,2萬餘部搜集文獻與檢索詞條……在探尋原生態藝術發展脈絡與傳承現狀、探究優秀傳統文化本體研究與傳播路徑的進程中,長白山原生態藝術網初心不改,一路堅守。
自此,吉林藝術學院國家藝術基金項目“長白山原生態藝術網絡推廣” 網站及APP程序將正式上線運營。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