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就業頻道 > 高校資訊
未來技術學院什麼樣?
高校資訊
新華社
2021-05-28
分享:

  不是原來的,是未來的;

  不是固化的學科中心,是變化的培養中心;

  不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人才培養範式變革;

  不是學科專業的升級,是組織結構的外科手術式革新;

  不是未來技術研究院,是未來技術領軍人才培養基地。

  教育部日前公布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內的首批12所未來技術學院建設高校名單。對於這一引起社會強烈關注和好奇的新變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用五個“不是”和“是”進行描繪。

  未來技術學院到底是什麼?有何特點?怎樣育人?

  其實,未來技術學院建設醞釀已久。早在2018年,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在共同印發的文件中,就提出“在科研實力強、學科綜合優勢明顯的高校,麵向未來發展趨勢建立未來技術學院”。

  2020年,教育部印發《未來技術學院建設指南(試行)》明確,通過四年左右時間,在專業學科綜合、整體實力強的部分高校建設一批未來技術學院,探索專業學科實質性複合交叉合作規律,探索未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培養新模式。

  

中新廣州知識城“科技是國之利器”標語。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未來技術學院和普通院係有什麼區別?

  吳岩認為,主要是“五個多”:構建多學科交叉機製、探索多樣化培養模式、提供多出口製度設計、促進多主體協同育人、催生多方位綜合變革。

  從首批公布的未來技術學院看,其聚焦的技術領域主要包括三種類型:

  跨學科門類交叉整合領域,如北京大學的生物醫藥、華中科技大學的生物醫學成像等;

  特定戰略必爭領域,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航空航天等;

  前沿技術領域,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量子信息科學、東南大學的智能感知等。

  盡管學院建設專業方向各有不同,但其中不少發展思路都體現了“未來”的特點。

  生命健康技術無疑是當前直至未來全世界最為關注的研究領域之一。

  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就聚焦於此。學院將圍繞生物醫學工程和分子醫學兩大前沿交叉學科進行學科建設,重點研究方向包括生物醫學成像、分子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大數據與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等。

北京大學舉行2020年畢業典禮。新華社記者任超攝

  在人才培養方麵,北大未來技術學院中長期規劃建立完整的本科/研究生/專業博士及本博連讀“3+5”培養課程及培養方案,組織一支100名左右教師隊伍,每年招收培養 50 名本科生、100 名研究生和 50 名專業博士研究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圍繞量子科技發展等方向對未來創新人才的需求,創新未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培養模式,打造體係化、高層次量子科技人才培養平台。招生上將主要利用現有招生機製麵向全國招收優秀學生,培養上則構建以學生為主體、貫穿大學全程的、課程學習與科技創新活動有機融合的自主化學習與研究的培養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向記者透露,北航未來空天技術學院將致力培養一批具有想象力、洞察力、執行力、領導力等核心素質的未來空天係統大師,探索未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培養的“北航範式”。

  未來,還將聚焦哪些領域、建設多少未來技術學院?

  教育部表示,未來四年內擬在全國布局建設20至30個未來技術學院。將聚焦國家戰略,錨定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學、海洋技術、生命健康等關鍵領域,前瞻性布局建設未來技術學院,服務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海洋強國、數字中國、健康中國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記者:胡浩、趙旭、周暢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首頁 > 就業頻道 > 高校資訊
未來技術學院什麼樣?
新華社
高校資訊
2021-05-28
+關注就業頻道
掃描二維碼

  不是原來的,是未來的;

  不是固化的學科中心,是變化的培養中心;

  不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人才培養範式變革;

  不是學科專業的升級,是組織結構的外科手術式革新;

  不是未來技術研究院,是未來技術領軍人才培養基地。

  教育部日前公布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內的首批12所未來技術學院建設高校名單。對於這一引起社會強烈關注和好奇的新變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用五個“不是”和“是”進行描繪。

  未來技術學院到底是什麼?有何特點?怎樣育人?

  其實,未來技術學院建設醞釀已久。早在2018年,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在共同印發的文件中,就提出“在科研實力強、學科綜合優勢明顯的高校,麵向未來發展趨勢建立未來技術學院”。

  2020年,教育部印發《未來技術學院建設指南(試行)》明確,通過四年左右時間,在專業學科綜合、整體實力強的部分高校建設一批未來技術學院,探索專業學科實質性複合交叉合作規律,探索未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培養新模式。

  

中新廣州知識城“科技是國之利器”標語。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未來技術學院和普通院係有什麼區別?

  吳岩認為,主要是“五個多”:構建多學科交叉機製、探索多樣化培養模式、提供多出口製度設計、促進多主體協同育人、催生多方位綜合變革。

  從首批公布的未來技術學院看,其聚焦的技術領域主要包括三種類型:

  跨學科門類交叉整合領域,如北京大學的生物醫藥、華中科技大學的生物醫學成像等;

  特定戰略必爭領域,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航空航天等;

  前沿技術領域,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量子信息科學、東南大學的智能感知等。

  盡管學院建設專業方向各有不同,但其中不少發展思路都體現了“未來”的特點。

  生命健康技術無疑是當前直至未來全世界最為關注的研究領域之一。

  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就聚焦於此。學院將圍繞生物醫學工程和分子醫學兩大前沿交叉學科進行學科建設,重點研究方向包括生物醫學成像、分子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大數據與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等。

北京大學舉行2020年畢業典禮。新華社記者任超攝

  在人才培養方麵,北大未來技術學院中長期規劃建立完整的本科/研究生/專業博士及本博連讀“3+5”培養課程及培養方案,組織一支100名左右教師隊伍,每年招收培養 50 名本科生、100 名研究生和 50 名專業博士研究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圍繞量子科技發展等方向對未來創新人才的需求,創新未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培養模式,打造體係化、高層次量子科技人才培養平台。招生上將主要利用現有招生機製麵向全國招收優秀學生,培養上則構建以學生為主體、貫穿大學全程的、課程學習與科技創新活動有機融合的自主化學習與研究的培養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向記者透露,北航未來空天技術學院將致力培養一批具有想象力、洞察力、執行力、領導力等核心素質的未來空天係統大師,探索未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培養的“北航範式”。

  未來,還將聚焦哪些領域、建設多少未來技術學院?

  教育部表示,未來四年內擬在全國布局建設20至30個未來技術學院。將聚焦國家戰略,錨定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學、海洋技術、生命健康等關鍵領域,前瞻性布局建設未來技術學院,服務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海洋強國、數字中國、健康中國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記者:胡浩、趙旭、周暢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