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華為杯)在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圓滿落幕。通過在線視頻答辯、6強爭霸等競賽環節的激烈角逐,共有32支隊伍獲得了全國總決賽一等獎,其中西北工業大學的“環境俘能的城市地下管網實施監控係統”勇奪華為杯。
該賽事由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主辦,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指導,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協辦。作為疫情期間國內最亮眼的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之一,本屆競賽呈現出很多新的特點。
從競賽作品內容來看,很多隊伍麵向行業應用需求,將雲、IoT、人工智能、5G技術進行融合創新,展示了智能物聯網(AIoT)新時代的生產和生活場景。
從競賽舉辦形式來看,競賽技術培訓由以前的高校巡回技術講座,每場講座一兩百聽眾,變成了線上係列技術講座,累計有近兩萬師生參加了線上技術培訓;競賽答辯和評審環節由以前的純線下模式變成了學生線上答辯、評委線下聚集討論評審的新模式,特別是組委會在全國總決賽期間還進行了新技術應用的大膽創新與實踐,使用5G+華為IdeaHub+雲的方案,很短時間就完成了會場的布置,實現了評委與學生的實時高效互動。
教育部計算機類專業教指委副主任、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組委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傅育熙教授表示,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的宗旨就是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在企業界做好“中國係統”的同時,教育界也要培養好“中國係統”的構造者及其生態建設者,希望有更多富有智慧才華和奮鬥激情的學生能在競賽平台這塊創新創業的熱土上騰飛。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建明表示,本次競賽的舉辦成功激發了5G、物聯網相關專業學生的創造、創新、創業活力,各參賽團隊的同學們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實力與創意,打造出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優秀項目,展現了無限潛能。
華為中國區戰略MKT部長陳亞新表示,今天我們的技術和產業到了一個臨界點,從原來跟隨到並行甚至局部突破和領先,無論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國內大循環驅動國際國內雙循環,以及疫情期間產生的新模式、新業態,包括今天全國總決賽的創新舉辦模式,這一係列新的經濟形態和模式都要求我們承擔主動創新、引領曆史的使命,這是曆史賦予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使命。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是為了無謂的創新再發明一次輪子,希望師生們能夠站在巨人肩膀上通過微量創新、迭代創新、理論創新引領未來的時代。
本次競賽全國總決賽賽場設在被列入上海26個特色產業園區之一的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5G產業生態園。該園區是5G全覆蓋、提供完整5G產研條件的創新園,主要麵向全球招引“國內頂尖、國際一流”的5G產業鏈相關平台、龍頭企業和重要項目。目前華為上海5G創新中心、上汽聯創智能網聯創新中心、中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5G應用創新中心和中國信通院5G標準開放實驗室“四大對外開放平台”已經入駐,並建設了一批5G工業高端製造應用場景。(陳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