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就業頻道 > 創新創業 > 創業資訊
全國就業創業工作暨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典型經驗
創業資訊
人社部
2021-06-17
分享:

  編者按:6月3日,全國就業創業工作暨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會上,浙江省、重慶市、武漢理工大學及高校畢業生代表作了發言。現將發言內容予以摘登。

  浙江:務實擔當 精準施策努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今年以來,浙江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麵落實穩就業、保就業工作要求,主動作為、精準發力,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

  著力穩企業,守住就業基本盤

  實施減免稅收、減免政府性基金和降用工成本、降用能成本、降物流成本、降融資成本、降其他成本等“兩減五降”政策,力爭全年為企業減負2500億元以上。及時出台穩崗留工指導意見,引導1000多萬省外務工人員留浙安心過年,保障企業穩定生產。開展以鄉鎮街道為單元的就地就近餘缺調劑,促進缺工企業和富餘職工快速對接。實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重點外貿企業、計劃裁員企業和缺工企業用工清單管理,提前介入防範化解風險。

  著力拓渠道,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統籌就業和引才,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打造“互聯網+”、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提供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比對數據“政策找人”,擴大企業吸納畢業生政策覆蓋麵,麵向畢業生的國企崗位增長15%以上,開發1萬個基層服務崗位,擴大研究生、專升本招生計劃。大學生就業實習見習平台滾動發布崗位50萬個,整合高校、人力資源機構和企業資源推出職業指導係列網課,舉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創業大賽。

  著力放管服,支持創業和靈活就業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全省市場主體達830多萬戶,平均每8個人就有一個老板。將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提高到50萬元,加大現代農業、養老家政等領域創業支持力度。加強特色小鎮、小微企業園區、創業孵化基地等平台引領作用,打造“奇思妙想浙江行”創業宣傳品牌。允許新業態從業人員單險種參加工傷保險,給予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培訓、社保補貼等支持。

  著力兜底線,高質量開展東西部勞務協作

  落實中央部署,結合省內用工實際,開展“十省百市千縣”省際勞務合作,第一時間推進與四川的新一輪東西部協作。開發東西部扶貧管理平台,及時掌握200多萬在浙脫貧人員的就業狀態和需求,提供點對點服務,確保穩在企業、穩在當地。政府出資補貼,支持企業提供月薪4500元以上的愛心崗位6萬多個。幫助對口地區組織電商培訓,啟動淘寶“村播”計劃培育網絡主播,輻射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

  著力數字化,全麵提升就業服務水平

  打包歸集48個跨部門關聯經辦事項,推出就業、失業、創業“一件事”服務,實現“一套材料、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次辦結”。完善“浙就業”公共服務平台,重塑業務流程,打造困難人員幫扶、援企穩崗等數字就業應用場景,上線一批支持“政策找人、一鍵申請”的“無感智辦”事項。開展高質量就業社區(村)建設,探索就業服務管理績效量化評價,對建設成果予以獎補,推進基層工作做細做精。

  重慶:築牢穩的基礎 守住保的底線 全力以赴穩就業保居民就業

  重慶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就業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麵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穩市場主體,保重點群體就業,全市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堅持產業驅動擴容量

  一是支持重點產業保存量。從“減降緩補”、金融支持、財稅紓困、用工保障等方麵升級“政策包”,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汽車、電子等支柱產業用工總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2.3%。二是貫徹重大戰略拓增量。加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鄉村建設行動,新開工重大項目117個,新增就業崗位20餘萬個。三是發展新興產業挖潛力。出台加快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發展的意見,加速金融、大健康等現代服務業提質擴容,推動數字經濟、平台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新業態從業人員近三年年均增長30萬人。

  堅持改革推動優環境

  一是推動區域一體化。實施川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兩地通”專項行動,實現求職招聘“一點通”,失業保險待遇“就地領”,檔案轉移“零跑路”。二是推動城鄉均等化。打破城鄉戶籍壁壘,將農村戶籍、市外戶籍勞動者納入就業失業登記範圍,社保補貼等35項政策服務實現城鄉統籌。三是推動服務便利化。上線重慶智能就業信息係統,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等23項公共服務“全渝通辦”,求職招聘等30項經辦業務“一網通辦”;培育30個新職業培訓示範機構,開發36個新職業培訓標準、200餘項線上培訓課程。

  堅持創業帶動添活力

  一是促進資源集聚。加快“全麵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以西部(重慶)科學城為引擎,協同6個環大學創新生態圈互補,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較上年增長30%。二是強化載體支撐。整合創業載體政策、資金,建立聯合評審認定、運營成效評估機製,優勝劣汰,孵化成功率超過80%。三是創新融資模式。成立重慶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開發“政策性+商業性”組合貸款,利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用評價模型試點雙無信用貸款,推廣從申請到貼息全流程的創業擔保貸款APP。全市市場主體數量保持較快增長,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位創業者。

  堅持多方聯動保重點

  一是深化產教融合。發布產業人才需求目錄和高校專業設置指南,其中,汽車、材料等8大重點產業集群專業布點數占比達60%,大數據智能化有關學科人才培養規模超過25萬人。二是拓展就業渠道。實施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社保補貼、以工代訓補貼、職業介紹補貼等政策,引導企業擴大高校畢業生招用規模,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占比提高到70%。三是突出服務品質。啟動實施“重慶英才·職等您來”直播帶崗,讓高校畢業生足不出戶實現“崗位獲取、職業指導、互動麵試、網上簽約”。市內外高校重慶戶籍畢業生留(回)渝就業比例達到80%。

  武漢理工大學:強信心 暖人心 守初心 感恩奮進促就業

  武漢理工大學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主動適應後疫情時代畢業生就業新形勢,全力破解學校畢業生體量大、崗位供給不均衡等難題,千方百計打贏就業“攻堅戰”。2020年,全校1萬餘名畢業生順利就業,初次就業率達93%。2021屆畢業生當前畢業去向落實率超過76%,比去年同期高出10個百分點。

  強信心,以偉大抗疫精神激勵畢業生就業

  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和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的回信精神,教育引導廣大畢業生向抗疫一線英雄和基層服務人員看齊,堅定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的決心和信心。充分利用好“24365”“國聘行動”等國家就業平台,積極開展就業促進周係列活動,大力宣傳基層就業政策和項目,發放求職補貼1920萬元,讓畢業生切身感受到黨和國家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和社會主義製度集中力量辦大事、解難事的獨特優勢,在就業育人活動中更加堅定“四個自信”。

  暖人心,以新發展理念精細做好就業指導服務

  在創新方法上下功夫,麵向新生全覆蓋開展生涯測評,舉辦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活動,構建就業服務新媒體矩陣,提供線上全鏈條服務。在協調發展上下功夫,舉辦求職訓練營、講座等活動100餘場,提供職業和心理谘詢服務2000餘人次,舉辦殘疾學生專場招聘會,對貧困家庭學生開展“一對一”幫扶。在共享崗位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全國高校與湖北高校“一幫一”結對、行業高校就業協作組等平台,擴大學校就業“朋友圈”,增加崗位供給。把黨和國家的關心關愛傳遞給每一名畢業生,學生對學校就業服務工作滿意度達98%。

  守初心,以行業特色引領學生融入國家發展戰略

  緊緊圍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充分發揮“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人才培養優勢,舉辦後疫情時代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論壇,邀請行業企業負責人、校友代表等研討和對接國家戰略,推動2100家集團公司、企業來校招聘。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鼓勵用人單位來校招聘時講述融入國家需求的奮鬥史,增強畢業生積極投身國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的就業熱情。畢業生到基層和重點行業、領域就業人數占比超過90%,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業比例超過50%。

  王海洋:攜筆從戎 兩次進藏 青春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

  我是江蘇海洋大學2016屆畢業生王海洋,目前就職於西藏拉薩市尼木縣吞巴鎮人民政府,先後從事基層精準扶貧、農產品生產加工貿易等工作。

  從家鄉江蘇連雲港市的海邊小鎮,來到了遠在8000裏外雅魯藏布江畔的吞巴鎮,從祖國的最東邊來到最西邊,這一切源於我的在校入伍經曆。12年前,進入大學僅僅3個月的我,毅然作出人生第一個重要的決定:攜筆從戎、參軍報國。經過在部隊兩年的曆練,我由一名在校大學生蛻變成為一名合格的武警戰士,並因參與藏區重大維穩任務榮立“三等功”。部隊練就了我戰鬥的本領,磨練出我堅強的內心,更激發了我強烈的國家意識、集體意識和榮譽意識,藏區服役的這段經曆也讓我深深愛上了西藏這片熱土。

  退役返校後,學校對我倍加關心,製定專門的教學計劃,並培養我參與學生工作。我積極發揮退役士兵、學生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幫助身邊更多的同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2016年7月,當得知有招錄進藏的機會時,即將畢業的我作出了人生的第二個重要決定:到西藏工作。我親曆過高原的艱苦,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曾經的武警戰士,我想隻有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貢獻力量,才能實現人生價值。就這樣我再次踏進藏區,來到了拉薩最貧窮的尼木縣,成為了一名扶貧幹部。工作中,我不斷加強學習,學習藏語、學習藏族文化、學習扶貧知識,與藏族群眾打成一片,成為了群眾口中熟悉的“海洋”。近五年的扶貧工作,我走遍了吞巴鎮所有村組,整理出2萬多頁的戶檔資料,跑遍了拉薩市所有農貿市場,讓群眾土特產走進了藥王山、東嘎菜市場,帶動貧困戶實現增收致富。2018年7月,在迎接國家脫貧驗收之際,我身體出現了囊腫,為了不耽誤手頭重要的扶貧任務,直至囊腫腫脹到鵝蛋大小不能行走和坐立,我才向單位請假進行手術治療,康複期未過便匆匆出院繼續投入脫貧攻堅戰鬥。憑著在部隊中磨煉出的鋼鐵毅力,我不斷攻堅克難,圓滿完成了組織交給的各項扶貧任務,在2018年尼木縣脫貧摘帽後,我獲得了拉薩市2018年度脫貧攻堅貢獻獎。

  從一名“大學生士兵”到“退役複學大學生”再到“基層公務員”,不管身份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有組織的地方就是家。我深知隻有將個人的發展融入到國家的發展中去,才能不負韶華、不負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當代青年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勇擔時代重任。在我的影響下,我的母校進入西藏工作的同學由我1名變成了現在的13名,更多的同學源源不斷地投身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就業創業。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我堅信,會有更多有誌青年加入到我們中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貢獻力量、綻放青春!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首頁 > 就業頻道 > 創新創業 > 創業資訊
全國就業創業工作暨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典型經驗
人社部
創業資訊
2021-06-17
+關注就業頻道
掃描二維碼

  編者按:6月3日,全國就業創業工作暨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會上,浙江省、重慶市、武漢理工大學及高校畢業生代表作了發言。現將發言內容予以摘登。

  浙江:務實擔當 精準施策努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今年以來,浙江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麵落實穩就業、保就業工作要求,主動作為、精準發力,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

  著力穩企業,守住就業基本盤

  實施減免稅收、減免政府性基金和降用工成本、降用能成本、降物流成本、降融資成本、降其他成本等“兩減五降”政策,力爭全年為企業減負2500億元以上。及時出台穩崗留工指導意見,引導1000多萬省外務工人員留浙安心過年,保障企業穩定生產。開展以鄉鎮街道為單元的就地就近餘缺調劑,促進缺工企業和富餘職工快速對接。實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重點外貿企業、計劃裁員企業和缺工企業用工清單管理,提前介入防範化解風險。

  著力拓渠道,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統籌就業和引才,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打造“互聯網+”、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提供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比對數據“政策找人”,擴大企業吸納畢業生政策覆蓋麵,麵向畢業生的國企崗位增長15%以上,開發1萬個基層服務崗位,擴大研究生、專升本招生計劃。大學生就業實習見習平台滾動發布崗位50萬個,整合高校、人力資源機構和企業資源推出職業指導係列網課,舉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創業大賽。

  著力放管服,支持創業和靈活就業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全省市場主體達830多萬戶,平均每8個人就有一個老板。將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提高到50萬元,加大現代農業、養老家政等領域創業支持力度。加強特色小鎮、小微企業園區、創業孵化基地等平台引領作用,打造“奇思妙想浙江行”創業宣傳品牌。允許新業態從業人員單險種參加工傷保險,給予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培訓、社保補貼等支持。

  著力兜底線,高質量開展東西部勞務協作

  落實中央部署,結合省內用工實際,開展“十省百市千縣”省際勞務合作,第一時間推進與四川的新一輪東西部協作。開發東西部扶貧管理平台,及時掌握200多萬在浙脫貧人員的就業狀態和需求,提供點對點服務,確保穩在企業、穩在當地。政府出資補貼,支持企業提供月薪4500元以上的愛心崗位6萬多個。幫助對口地區組織電商培訓,啟動淘寶“村播”計劃培育網絡主播,輻射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

  著力數字化,全麵提升就業服務水平

  打包歸集48個跨部門關聯經辦事項,推出就業、失業、創業“一件事”服務,實現“一套材料、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次辦結”。完善“浙就業”公共服務平台,重塑業務流程,打造困難人員幫扶、援企穩崗等數字就業應用場景,上線一批支持“政策找人、一鍵申請”的“無感智辦”事項。開展高質量就業社區(村)建設,探索就業服務管理績效量化評價,對建設成果予以獎補,推進基層工作做細做精。

  重慶:築牢穩的基礎 守住保的底線 全力以赴穩就業保居民就業

  重慶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就業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麵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穩市場主體,保重點群體就業,全市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堅持產業驅動擴容量

  一是支持重點產業保存量。從“減降緩補”、金融支持、財稅紓困、用工保障等方麵升級“政策包”,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汽車、電子等支柱產業用工總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2.3%。二是貫徹重大戰略拓增量。加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鄉村建設行動,新開工重大項目117個,新增就業崗位20餘萬個。三是發展新興產業挖潛力。出台加快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發展的意見,加速金融、大健康等現代服務業提質擴容,推動數字經濟、平台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新業態從業人員近三年年均增長30萬人。

  堅持改革推動優環境

  一是推動區域一體化。實施川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兩地通”專項行動,實現求職招聘“一點通”,失業保險待遇“就地領”,檔案轉移“零跑路”。二是推動城鄉均等化。打破城鄉戶籍壁壘,將農村戶籍、市外戶籍勞動者納入就業失業登記範圍,社保補貼等35項政策服務實現城鄉統籌。三是推動服務便利化。上線重慶智能就業信息係統,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等23項公共服務“全渝通辦”,求職招聘等30項經辦業務“一網通辦”;培育30個新職業培訓示範機構,開發36個新職業培訓標準、200餘項線上培訓課程。

  堅持創業帶動添活力

  一是促進資源集聚。加快“全麵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以西部(重慶)科學城為引擎,協同6個環大學創新生態圈互補,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較上年增長30%。二是強化載體支撐。整合創業載體政策、資金,建立聯合評審認定、運營成效評估機製,優勝劣汰,孵化成功率超過80%。三是創新融資模式。成立重慶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開發“政策性+商業性”組合貸款,利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用評價模型試點雙無信用貸款,推廣從申請到貼息全流程的創業擔保貸款APP。全市市場主體數量保持較快增長,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位創業者。

  堅持多方聯動保重點

  一是深化產教融合。發布產業人才需求目錄和高校專業設置指南,其中,汽車、材料等8大重點產業集群專業布點數占比達60%,大數據智能化有關學科人才培養規模超過25萬人。二是拓展就業渠道。實施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社保補貼、以工代訓補貼、職業介紹補貼等政策,引導企業擴大高校畢業生招用規模,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占比提高到70%。三是突出服務品質。啟動實施“重慶英才·職等您來”直播帶崗,讓高校畢業生足不出戶實現“崗位獲取、職業指導、互動麵試、網上簽約”。市內外高校重慶戶籍畢業生留(回)渝就業比例達到80%。

  武漢理工大學:強信心 暖人心 守初心 感恩奮進促就業

  武漢理工大學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主動適應後疫情時代畢業生就業新形勢,全力破解學校畢業生體量大、崗位供給不均衡等難題,千方百計打贏就業“攻堅戰”。2020年,全校1萬餘名畢業生順利就業,初次就業率達93%。2021屆畢業生當前畢業去向落實率超過76%,比去年同期高出10個百分點。

  強信心,以偉大抗疫精神激勵畢業生就業

  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和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的回信精神,教育引導廣大畢業生向抗疫一線英雄和基層服務人員看齊,堅定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的決心和信心。充分利用好“24365”“國聘行動”等國家就業平台,積極開展就業促進周係列活動,大力宣傳基層就業政策和項目,發放求職補貼1920萬元,讓畢業生切身感受到黨和國家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和社會主義製度集中力量辦大事、解難事的獨特優勢,在就業育人活動中更加堅定“四個自信”。

  暖人心,以新發展理念精細做好就業指導服務

  在創新方法上下功夫,麵向新生全覆蓋開展生涯測評,舉辦體驗式生涯規劃教育活動,構建就業服務新媒體矩陣,提供線上全鏈條服務。在協調發展上下功夫,舉辦求職訓練營、講座等活動100餘場,提供職業和心理谘詢服務2000餘人次,舉辦殘疾學生專場招聘會,對貧困家庭學生開展“一對一”幫扶。在共享崗位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全國高校與湖北高校“一幫一”結對、行業高校就業協作組等平台,擴大學校就業“朋友圈”,增加崗位供給。把黨和國家的關心關愛傳遞給每一名畢業生,學生對學校就業服務工作滿意度達98%。

  守初心,以行業特色引領學生融入國家發展戰略

  緊緊圍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充分發揮“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人才培養優勢,舉辦後疫情時代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論壇,邀請行業企業負責人、校友代表等研討和對接國家戰略,推動2100家集團公司、企業來校招聘。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鼓勵用人單位來校招聘時講述融入國家需求的奮鬥史,增強畢業生積極投身國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的就業熱情。畢業生到基層和重點行業、領域就業人數占比超過90%,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業比例超過50%。

  王海洋:攜筆從戎 兩次進藏 青春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

  我是江蘇海洋大學2016屆畢業生王海洋,目前就職於西藏拉薩市尼木縣吞巴鎮人民政府,先後從事基層精準扶貧、農產品生產加工貿易等工作。

  從家鄉江蘇連雲港市的海邊小鎮,來到了遠在8000裏外雅魯藏布江畔的吞巴鎮,從祖國的最東邊來到最西邊,這一切源於我的在校入伍經曆。12年前,進入大學僅僅3個月的我,毅然作出人生第一個重要的決定:攜筆從戎、參軍報國。經過在部隊兩年的曆練,我由一名在校大學生蛻變成為一名合格的武警戰士,並因參與藏區重大維穩任務榮立“三等功”。部隊練就了我戰鬥的本領,磨練出我堅強的內心,更激發了我強烈的國家意識、集體意識和榮譽意識,藏區服役的這段經曆也讓我深深愛上了西藏這片熱土。

  退役返校後,學校對我倍加關心,製定專門的教學計劃,並培養我參與學生工作。我積極發揮退役士兵、學生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幫助身邊更多的同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2016年7月,當得知有招錄進藏的機會時,即將畢業的我作出了人生的第二個重要決定:到西藏工作。我親曆過高原的艱苦,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曾經的武警戰士,我想隻有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貢獻力量,才能實現人生價值。就這樣我再次踏進藏區,來到了拉薩最貧窮的尼木縣,成為了一名扶貧幹部。工作中,我不斷加強學習,學習藏語、學習藏族文化、學習扶貧知識,與藏族群眾打成一片,成為了群眾口中熟悉的“海洋”。近五年的扶貧工作,我走遍了吞巴鎮所有村組,整理出2萬多頁的戶檔資料,跑遍了拉薩市所有農貿市場,讓群眾土特產走進了藥王山、東嘎菜市場,帶動貧困戶實現增收致富。2018年7月,在迎接國家脫貧驗收之際,我身體出現了囊腫,為了不耽誤手頭重要的扶貧任務,直至囊腫腫脹到鵝蛋大小不能行走和坐立,我才向單位請假進行手術治療,康複期未過便匆匆出院繼續投入脫貧攻堅戰鬥。憑著在部隊中磨煉出的鋼鐵毅力,我不斷攻堅克難,圓滿完成了組織交給的各項扶貧任務,在2018年尼木縣脫貧摘帽後,我獲得了拉薩市2018年度脫貧攻堅貢獻獎。

  從一名“大學生士兵”到“退役複學大學生”再到“基層公務員”,不管身份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有組織的地方就是家。我深知隻有將個人的發展融入到國家的發展中去,才能不負韶華、不負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當代青年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勇擔時代重任。在我的影響下,我的母校進入西藏工作的同學由我1名變成了現在的13名,更多的同學源源不斷地投身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就業創業。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我堅信,會有更多有誌青年加入到我們中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貢獻力量、綻放青春!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