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標誌性之年。2021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909萬人,比上一年增加35萬人,再創曆史新高。“十四五”期間預計將超過1000萬人。雖然我國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控製,但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製約著全球經濟和就業的複蘇與發展。
6月,高校畢業生開始離校。分析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和形勢,總結就業工作已經做了什麼、正在做什麼、還能做什麼,對於實現“穩就業”“保就業”目標十分必要。
高校畢業生就業麵臨挑戰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麵臨如下挑戰:
高校畢業生供給數量連年增加
高校畢業生規模不斷擴大,讓就業難問題始終相隨相伴。2021年高校畢業生規模較上一年增加35萬,一般而言,增加的這一群體是就業更加困難的群體。經濟學中有“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用在高校畢業生上,就是“邊際質量遞減”現象。理論上說,無論是本專科擴招還是研究生擴招,都會出現錄取分數線下降現象,使得平均分數也下降。體現到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上,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會導致平均質量下降。
經濟增長率仍處在下行區間
1999年我國高校開始擴招,與此相伴的是經濟增長率的持續上升。1999—200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連續8年位於總體上升區間。這對於解決高校擴招過程中帶來的就業問題是有利的。
201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出口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之後,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進入了下行區間,為解決就業難問題帶來挑戰。
非標準就業已是大勢所趨
國際勞工組織2016年發布《世界非標準性就業:理解挑戰、塑造未來》報告指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經曆了從標準就業到非標準就業的轉變,世界各國非標準就業正在普遍化。一般來說,非標準就業是指“標準雇傭關係”範圍之外的工作,分為四種類型,即臨時性就業、非全日製工作、臨時介紹所工作和其他多方雇傭關係、隱蔽性雇傭關係和依賴性自雇就業。非標準就業的增長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給勞動世界帶來的改變。世界各地的企業通過全球價值鏈互相聯係、技術發展對這種聯係的促進作用、製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以及全世界服務業的增長,就是最好的例證。社會變化也是非標準就業增長的因素之一,包括如女性在全球勞動力中作用的提高、不斷出現的國際移民,一些勞動者希望其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能夠更加靈活等。
北京大學“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課題組自2003年開展的9次全國調查顯示,在畢業生去向結構中,“單位就業”占比都在50%以下。特別是2015年以來,這一占比都在40%以下,呈總體下降趨勢。相反,“自主創業”“自由職業”“其他靈活就業”等非標準就業占比呈總體上升趨勢,成為高校畢業生必須麵對和接受的就業形式。
求職期望與現實狀況背離
高校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表現出明顯的“愛國愛事業”特點,排在求職期望前三位的單位類型分別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而這些單位的就業吸納能力有限,並呈現總體下降趨勢。北京大學“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數據顯示,以上三類單位類型的就業占比,2003年為74.1%、2005年為62.9%、2007年為42.7%、2009年為53.1%、2011年為36.4%、2013年為40.2%、2015年為43.5%、2017年為36.9%、2019年為42.8%。自2011年開始,這一占比都在50%以下。相對應的是,民營企業在9次調查中這一占比有6次排在第一位,特別是2011年後的5次調查均位居首位。
高校畢業生的求職期望與單位類型的工資差異有緊密聯係,近年來國有單位工資優勢上升明顯。首先,非私營單位比私營單位有顯著的工資優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7379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7727元,前者是後者的1.69倍。其次,在非私營單位中,國有單位越來越占優勢。根據國家統計局2020年《中國統計年鑒》,外商投資單位平均工資與國有單位的比值,從2000年的1.66倍下降到2019年的1.08倍,外商投資單位的優勢即將消失殆盡;港澳台商投資單位的平均工資與國有單位的比值,從2000年的1.29倍下降到2019年的0.92倍,港澳台商單位已處於劣勢。
高校畢業生就業麵臨機遇
高校畢業生就業在麵臨挑戰的同時,也麵臨機遇。
前兩年擴招的學生尚未進入就業市場
2019年,我國政府提出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2020年,為解決新冠疫情影響下的就業難問題,我國增加了專升本規模、碩士和博士招生規模,並增加了10萬個第二學士學位招生名額。以上這些學生絕大多數在2022年以後才進入勞動力市場。因此,今年高校畢業生是“十四五”期間規模最小的,就業機會相對是更多的。
經濟發展穩中向好
經濟發展對增加就業的作用最為直接和明顯。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將顯著提高,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經濟增長率為6%以上,這顯然是穩妥保守的目標。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6.8%,全年增長率為2.3%。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18.3%,按照去年和今年兩年平均增長率計算,為5.0%。如果全年增長率也按此增長率計算,則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將達7.8%。
2021年世界經濟大概率會在坎坷中實現溫和且不均衡的複蘇。前4個月主要國家經濟發展的表現好於預期,根據5月份《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濟展望》,以中國、美國、歐元區為首的集團經濟增長將比預期更為強勁。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將對中國的增長預測從7.8%上調至8.5%,將美國的增長預測從6.5%上調至6.9%,將歐元區的增長預測從3.9%上調至4.3%。
就業政策全麵發力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就業問題高度重視,出台了一係列切實有效的就業政策,有力保障了各年就業目標的落實。這些就業政策不僅範圍廣、力度強、落實快,而且層次高。
2019年,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第一次把就業優先政策提到宏觀政策層麵,強化各個方麵對就業的關注和支持,這是有利於實現高質量就業的一個重要舉措。我國政府在製定2021年宏觀政策時,堅持就業優先,繼續推動“六穩”,實現“六保”,把就業放在首位。
2020年11月,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啟動“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在積極拓展政策性崗位方麵,主要開展了六方麵的工作。第一,用足用好穩就業、保就業政策。落實好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空缺崗位主要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的政策。第二,積極拓寬基層就業渠道。做好“特崗計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招錄工作,盡可能擴大地方性基層就業項目規模。第三,深入推進大學生征兵工作。第四,擴大科研助理招錄規模。第五,促進各類升學與就業工作有序銜接。第六,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扭轉“唯名校”“唯學曆”的用人導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使用機製。
完善與提高就業工作
盡管近年來高校畢業生規模逐年提高,就業壓力不斷加大,就業形勢持續嚴峻,但是政府、高校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解決就業難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0%以上,好於預期。其中,公共部門提供了大約300萬個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三支一扶”和地方補充項目吸納了約4萬名高校畢業生。
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在千方百計拓展市場性就業崗位的同時,全力開發落實政策性就業崗位,穩住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基本盤”。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決策部署,健全高校與用人單位溝通協作機製,彙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教育部於2021年5月成立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就指委”),設置19個行業就指委和7個專家組。“就指委”能夠為製定新的就業政策、擴展就業空間、完善就業指導工作提供幫助。“就指委”值得做的事情很多,從就業統計與評價角度,筆者認為以下兩點工作需要開展:
提供更充分有效的就業統計信息
大數據時代,提供充分有效的就業信息對於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提高就業質量和效率十分必要。
近年來各高校都會發布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但是沒有全國性的就業質量報告。建議基於高校畢業生總體數據,發布《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質量報告》。
為深入了解應屆畢業生求職、就業以及高等教育表現,建議開展應屆畢業生樣本調查,出版《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分學曆)。
為全麵了解畢業生的職業發展狀況,建議教育部與國家統計局合作,開展高校畢業生職業發展追蹤調查,出版《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追蹤調查報告》。
為提高畢業生的求職效率,建議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對未來就業市場進行預測,出版《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展望報告》。
加強人才培養與就業創業銜接
為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既要提升高校畢業生的人才培養質量,又要提高學生興趣、專業與職業的匹配程度。所謂“高質量就業”,或者“好工作”,基本條件是能夠讓個人的興趣、專業與職業統一協調起來。按興趣選擇專業,才能有熱情學習好;按專業選擇職業,才能做到學用結合,更好地發揮人力資本水平。因此,興趣、專業與職業的匹配度是衡量就業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
教育部2018年9月發布《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麵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強調“擴大學生學習自主權、選擇權,鼓勵學生跨學科、跨專業學習,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專業和課程”。一些高校為吸引好的生源,聲稱轉換專業“低門檻”,甚至“零門檻”,但學生申請的“成功率”並不高。北京大學201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顯示,在對高校提供的學習條件和機會評價的12項指標中,得分最低的兩項是跨學科學習和專業轉換機會。因此,建議教育部結合對高校辦學質量的評價,真正做到招生、培養與就業聯動。
作者:嶽昌君(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