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教育部設立人工智能專業之後,我國累計已有近百家高校開始培養人工智能方向的學生。隨著人才需求的不斷擴大,在這個暑假,不少在校大學生已經提前進入企業,開始了在企業的培訓和磨合。
沒畢業先“上崗” 人工智能專業人才需求巨大
李夢瑤是一名河北金融學院的在校大學生,早在大二上學期,她就加入了學校組織的人工智能訓練營。校方告訴記者,之所以開辦這個人工智能訓練營,讓更多在校學生提前走進企業,提前“上崗”,更好地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2800億美元,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也達到了3000億人民幣。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的深度應用,人工智能專業的人才需求量巨大。
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 魏凱:在生產車間、道路上、農田裏、病房裏,把人工智能真正使用起來,這類人員的數量需求非常龐大。
智聯招聘首席執行官 郭盛:整體人工智能的職位增長量大概是45%到50%,已經非常快了。比如計算機軟件、互聯網行業、機器製造業裏的人工智能,增長都非常快。
破解人工智能技術落地難 人才培養模式亟待更新
采訪中記者發現,人工智能專業的在校大學生進入企業,能讓企業提前鎖定人才,也提高了專業學生對產業最新發展的理解。
專家表示,近年來,在應用層麵,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很快,傳統的人才培養不僅數量偏少,能力上往往還存在滯後。
河南工業大學校長 李成偉 :我們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與產業的實際往往有一些脫節,特別是像人工智能這種前沿、戰略性的新興行業。傳統的專業建設教育資源更新的速度,嚴重滯後於最前沿的行業,包括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各高校人工智能專業更多的是以複合專業,即“人工智能+x”的方式發展,結合人工智能與各高校的優勢專業,提高人才培養的效率。可即便如此,仍然存在部分專業學生與產業發展不“適配”的情況
騰訊全球校招負責人 蔡治華:企業和高校之間開展人工智能專業的合作,能夠解決很多人工智能深層次的問題。比如在認知層麵和決策層麵的一些技術,目前還需要一些突破。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在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培養上,我國多個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正在加強。以產學研的方式培養更多的新型複合型人才,使學生掌握更多實踐、應用技能,更好地滿足科技企業的真實發展需求。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