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 朱慧卿作
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關心高校畢業生就業。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一係列重要指示,要求多措並舉做好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工作。李克強總理也多次專題部署。2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舉行了專題發布會,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遊鈞介紹了促進高校畢業生相關政策的有關情況。
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比上一年增加40萬人,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就業形勢似乎雪上加霜。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自2003年開始,每兩年開展一次“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抽樣調查”。筆者梳理了2003年以來的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數據,分析此次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以及積極應對和解決就業難的可行方法和措施。筆者認為: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社會各界隻要攜手努力、積極應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一定能有效解決。
挑戰
“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是近3年來我國政府經濟工作的重點,而“穩就業”排在首位,是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一)短期內勞動力市場需求將相應減少
經濟發展速度對就業的影響最為直接和顯著。2019年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城鎮就業人員為44247萬人,依此推算城鎮勞動力為46674萬人,城鎮失業人員為2427萬人。疫情終將過去,但是在短期內疫情會對經濟發展和穩定就業產生不利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預計將顯著低於6.0%,甚至出現更大幅度的下降,勞動力市場需求將相應地“減少”。
(二)本土和海歸高校畢業生規模都在逐年增加
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約874萬人,不僅規模最大,而且相比上一年增加40萬人,增幅是2012年以來的最大值。在國內高校畢業生規模大幅度增加的同時,留學回國的畢業生規模也在逐年增加。2015到2018年,學成回國留學人員分別為40.8萬、43.2萬、48.1萬和51.9萬。2019年和2020年估計仍然保持增長的趨勢,2020年的規模估計在60萬人左右。國內高校畢業生與留學回國畢業生之間存在勞動力的替代效應,在就業中彼此競爭。
(三)2019年高校畢業生落實率為80%
201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抽樣調查”的樣本包括我國東、中、西部地區17個省(區市)32所高校的16571名畢業生。
調查顯示,2019年,已經確定單位、國內升學、出國出境、自由職業、自主創業、其他靈活就業的占比分別為37.4%、25.3%、4.9%、3.7%、2.3%和6.6%。以上6項占比的合計為高校畢業生落實率,為80.2%。此外,待就業、不就業擬升學、其他暫不就業、其他的占比分別為12.3%、3.8%、2.3%和1.4%。
與2017年相比,2019年的就業狀況相對較差。從已經確定單位的占比看,2019年的占比下降了1.4個百分點;從待就業的占比看,2019年的占比上升了2.2個百分點。此外,2019年出國出境和自主創業的占比分別下降了1.0個百分點和2.4個百分點,說明出國出境和自主創業的難度都相對增加了。
(四)年底就業率明顯高於6月離校時
2003年是我國1999年高校擴招後入學的本科生進入勞動力市場的第一年,也是發生“非典”疫情的一年。數據顯示,這一年,高校畢業生待就業的占比為35.8%,也就是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畢業生在離校時尚未找到工作。此次疫情與“非典”的開始時間一致,都是上一年的12月,都對上半年的經濟產生負麵影響,而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影響主要是由於市場需求“減少”造成的,規模效應顯著。
數據顯示,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高校畢業生待就業的占比分別為22.4%、22.6%、26.4%、21.9%、23.4%、12.8%、10.1%、12.3%。需要提醒的是,樣本調查的時間為當年的6月,數據顯示的隻是離校時的狀況。從曆年的就業狀況統計看,年底的就業率比離校時的就業率有顯著的提高。
以2003年為例,許多應屆畢業生在上半年由於被封閉在校園內耽誤了求職,在疫情結束後的下半年紛紛找到了工作。因此,就業難的問題是短期現象。
特點
(一)2019年教育首次成高校畢業生占比最大行業
2019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行業分布非均衡程度顯著。調查顯示,教育,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製造業,金融業,建築業等前5個行業的占比合計為57.2%,對畢業生就業的吸納作用最強。特別是教育行業,2019年首次成為占比最大的行業,預計未來將保持這一勢頭。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其中教育文化娛樂為2513元(占比為11.7%),按14億人口推算,全國教育文化娛樂的總消費支出為3.52萬億元,是規模龐大的消費市場。
這次疫情對各個行業的影響不同,對於屬於實體經濟的製造業和建築業的影響較大,而對於教育、IT、金融等服務行業的影響相對較小。2019年高校畢業生在製造業和建築業的就業占比合計為21.6%,而在教育、IT、金融的就業占比合計為35.6%。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在線教育和數字金融發展迅速。疫情防控期間,很多學校開展了線上教學和研究,采用直播、錄播、慕課、視頻會議、專屬定製(SPOC)等多種網絡教學模式,實現了“延期不返校、延期不停教、延期不停學、延期不停研”。預計疫情過後,教育行業將有更大的發展前景。此外,醫療健康、IT、智能製造、電子物流等行業以及一些新行業將有更大的發展機遇,有利於畢業生就業。
(二)四分之三以上的高校畢業生到企業就業
從工作單位性質來看,企業一直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最主要單位,2003年以來超過一半的高校畢業生在企業就業。特別是2011年之後,企業占比都在75%以上,即四分之三以上的畢業生在企業就業。
2019年,各類型單位吸納畢業生就業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依次為:民營企業占35.6%,國有企業占28.4%,學校占7.6%,黨政機關占5.6%,三資企業占5.1%,科研單位占1.2%,其他占16.5%。民營企業自2011年來成為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最大單位類型,但是從趨勢看,2019年民營企業的占比在2011-2019年間的各年中是最低的,顯示出民營企業在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中的壓力是很大的。
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三資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能力減弱。2019年三資企業的就業占比僅為5.1%,是2003年以來的最低值。
(三)網絡招聘是兩成以上畢業生的求職渠道
高校畢業生求職與用人單位聘用畢業生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畢業生需要通過各種渠道獲得就業信息,並需要通過一定的途徑向有關單位發出求職信息。調查顯示,2019年,已確定單位者的求職渠道被選用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列依次為:學校(包括院係)就業指導機構發布的需求信息占47.4%;網絡招聘信息占20.1%;從企業得到的招聘廣告占10.9%;朋友或熟人介紹的信息占6.6%;父母、親戚介紹的信息占6.3%;實習單位提供的信息占2.5%;其他4類的占比合計為6.2%。可見,學校、網絡招聘、親朋好友是畢業生求職的重要渠道,占比合計達到80.4%。
從變化趨勢上看,網絡招聘的重要性凸顯,2005年網絡招聘的占比不足5%,而2007年超過了10%,2013年超過20%,之後一直保持在20%以上。為解決疫情防控期間線下招聘難的困境,教育部與5家規模大、崗位與畢業生匹配度高的社會招聘網站合作,於2月28日推出“24365”全天候網上校園招聘服務,即每天24小時、全年365天服務不打烊,免費為大學畢業生提供高質量服務。
機遇
(一)職場勝任力取決於學生學習力
在高校畢業生群體內部,影響就業結果的因素是什麼?為什麼有些畢業生能夠找到高收入、高滿意度的工作,而其他畢業生卻無業可就或者有業不就呢?除了在求職方法、求職意願和求職努力程度等求職方麵有所差異之外,人力資本質量是核心的影響因素。
2019年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問卷,對學生獲得的知識、技能、能力進行了增值評價,構建“就業勝任力指數”。按照畢業去向進行分組比較,結果顯示“就業勝任力指數”與就業結果正相關。
按照“就業勝任力指數”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依次為:出國出境、自主創業、國內升學、已確定單位、其他靈活就業、自由職業、其他暫不就業、待就業、不就業擬升學。令人驚訝的是,就業勝任力最強的高校畢業生並未選擇就業,而是選擇了出國出境、自主創業、國內升學。在選擇就業的群體中,已確定單位的畢業生比待就業的畢業生的就業勝任力更強。
可見,職場勝任力取決於學生學習力。為此,筆者建議,在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畢業生應該充分利用在家時間,一方麵努力通過網絡找尋工作,另一方麵也要堅持學習、提升能力,還應該在線學習一些有關職業規劃和求職技巧等方麵的知識。
(二)麵向未來就業的教育變革
知識爆炸時代來臨, 學習的速度遠遠趕不上知識增長的速度,因此學習什麼很重要,不一樣的知識和技能意味著不一樣的工作。由人工智能驅動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上路,機器人可以爬樓梯、開門、在工廠工作、為醫生提供建議等。人們期待的理想職業正在逐漸消失,高等教育必須讓學生做好準備,適應未來不斷變化的職業生涯。
勞動力市場的能力需求結構正在發生變化,“軟能力”的作用將更加凸顯。澳大利亞青年基金會(FYA)基於大數據的分析報告顯示,勞動力能力結構的需求在改變,對數據素養的需求增長在各項能力中遙遙領先。此次疫情,很多單位都采取在家上班的工作模式,預計未來對一些人來說在家上班將成為新常態。能夠在家上班的工作性質很多需要數據素養,因此疫情防控期間的高校學生除了適應在家學習和在線求職外,也要為未來在家上班做準備,培養相關的知識、能力和觀念。
(三)高校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措施
從2019年高校畢業生求職渠道的統計描述中可以看到,學校(包括院係)就業指導機構發布的需求信息占47.4%。這說明我國高校更加重視就業指導工作,校園招聘會是供需雙方交流的重要平台。發生疫情後,各個高校紛紛將線下活動及時改為線上活動,預計對畢業生求職會起到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
(四)政府相關部門促進就業的措施
根據上一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分布狀況,企業是吸納畢業生的關鍵部門。對於排在首位的民營企業而言,受疫情的影響更大。政府為了鼓勵民營企業早日開工、擴大就業,製定了一些減費降稅、提供貸款等政策,這些措施有利於降低生產成本,但影響民營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產品需求。筆者建議,政府應該積極采取更多的政策措施搭建和完善線上商品交易平台、為企業擴大產品市場、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及時提供國內外市場需求信息。
在全社會共同抗擊疫情、努力發展經濟期間,國有企業應該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實習機會。同時,黨政機關、各級各類學校、其他事業單位等也應積極拓展就業空間,為“穩就業”作出貢獻。
從2019年的畢業生去向看,國內升學的比例高達25.3%。教育部已宣布將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和專升本規模,緩解就業壓力。此外,教育部還聯合其他部委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增加就業機會,更加精準提供就業指導服務。筆者期待相關部門對家庭經濟困難、上網存在困難、求職能力不足的高校畢業生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助。
總之,此次疫情隻會在短期內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大趨勢不會改變。疫情過後,一些行業將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職業還會不斷出現。高校畢業生既是今天的求職者,也將是未來的生產者、創業者和工作提供者。高校畢業生應該對未來充滿信心,關注企業的招聘信息和政府頒布的就業政策,保持與學校及院係就業指導老師的聯係和溝通,積極應對當前就業的不利局麵,相信終究會戰勝困難、找到工作。
(作者為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教授)
編者:我們希望這裏是真正的圓桌會議,盡量接近理性,盡量遠離口水,盡量富於建設性,談論那些從胎教開始就爭論不休的教育問題。為此,我們拉出一張“教育圓桌”。
jiaoyuyuanzhuo@sina.cn,等你發言。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 賓陽縣職業技術學校
- 貴港市民族職業技術學校
- 容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貴陽經濟技術學校
- 黔西市中等職業學校
- 哈爾濱市現代服務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哈爾濱市航空服務中等專業學校
- 哈爾濱市龍江旅遊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黑龍江醫藥衛生學校
- 黑龍江省林業衛生學校
- 南昌工業工程學校
- 南昌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
- 信豐中等專業學校
- 井岡山市旅遊中等專業學校
- 沈陽現代製造服務學校
- 沈陽市信息工程學校
- 沈陽市旅遊學校
- 陝西省商業學校
- 西安交通職業學校
- 韓城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四川省樂山市竹根職業中專學校
- 樂山市計算機學校
- 重慶市經貿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渝中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旅遊學校
- 重慶市立信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九龍坡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育才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涪陵區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輕工業學校
- 四川儀表工業學校
- 重慶市江南職業學校
- 重慶市醫藥學校
- 重慶財政學校
- 重慶市梁平職業技術學校
- 重慶市涪陵信息技術學校
- 沈陽市汽車工程學校
- 重慶中意職業技術學校
- 重慶萬州商貿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涪陵創新計算機學校
- 重慶鐵路運輸技師學院
- 重慶市武隆區職業教育中心
- 新安縣職業高級中學
- 黑龍江省貿易經濟學校
- 江西省醫藥學校
- 江西省信息科技學校
- 江西省化學工業學校
- 江西省民政學校
- 九江廬山西海藝術學校
- 贛州應用技術職業學校
- 南康區電子工業技術學校
- 贛州旅遊職業學校
- 吉安應用工程學校
- 吉安市特殊教育學校
- 上饒市信州理工學校
- 西安現代職業高中
- 廣州市信息技術職業學校
- 廣州市旅遊商務職業學校
- 廣州市幼兒師範學校
- 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學校
- 廣州市財經商貿職業學校
- 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
- 廣州市紡織服裝職業學校
- 廣州市僑光財經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黃埔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番禺區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花都區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增城區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增城區衛生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增城區東方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南沙區嶺東職業技術學校
- 珠海市新思維中等職業學校
- 廣州市貿易職業高級中學
- 廣州市海珠工藝美術職業學校
- 廣州市從化區職業技術學校
- 重慶市開州區巨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重慶市梁平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永川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龍門浩職業中學校
- 重慶市女子職業高級中學
- 重慶工商學校
- 新餘市中等專業學校
- 會昌中等專業學校
- 南康中等專業學校
- 上猶中等專業學校
- 龍南中等專業學校
- 上高中等專業學校
- 永新中等專業學校
- 東鄉機電中等專業學校
- 嫩江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 沈陽市藝術幼兒師範學校
- 瑞金中等專業學校
- 豐城中等專業學校
- 德興市職業中專學校
- 重慶市護士學校
- 重慶市體育運動學校
- 重慶市渝東衛生學校
- 貴州省交通運輸學校
- 南昌汽車機電學校
- 佛山市順德區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三峽水利電力學校
- 重慶市農業學校
- 重慶藝術學校
- 德安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分宜縣職業技術學校
- 江西省冶金工業學校
- 石城縣職業技術學校
- 黎川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黔西市水西中等職業學校
- 南昌鐵路保安中等專業學校
- 江西泛美藝術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南丁衛生職業學校
- 重慶市萬州電子信息工程學校
- 南昌向遠軌道技術學校
- 贛北電子工業學校
- 廣州市城市建設職業學校
- 樟樹市職業技術學校
- 佛山市順德區北滘職業技術學校
- 佛山市順德區陳登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荔灣外語職業高級中學
- 江西省交通運輸學校
- 江西省建設工程學校
- 江西省通用技術工程學校
- 江西省輕工業科技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萬州現代信息工程學校
- 重慶市巫山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雲陽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奉節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豐都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巫溪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北碚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商務學校
- 重慶市開州區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墊江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工藝美術學校
- 重慶市墊江縣第一職業中學校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工業管理職業學校
- 重慶市兩江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萬盛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潼南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光華女子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銅梁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璧山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涪陵第一職業中學校
- 重慶市城口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酉陽職業教育中心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綦江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忠縣職業教育中心
- 共青城市高科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九江市柴桑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大餘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餘幹縣英才職業學校
- 江西省遂川縣職業中學
- 撫州信息工程學校
- 贛州市軍科職業技術學校
- 上饒市信賴工藝美術學校
- 贛州現代科技職業學校
-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
- 密山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 黑龍江旅遊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廣州市電子商務技工學校
- 都江堰市職業中學
- 紅河州特殊教育學校
- 黑龍江省伊春衛生學校
- 陝西省涇陽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交通高級技工學校
- 重慶交通運輸高級技工學校
- 重慶市工業技師學院
- 重慶市聚英技工學校
- 重慶市城市建設高級技工學校
- 重慶能源工業技師學院
- 共青技工學校
- 江西文理技師學院
- 大慶技師學院
- 南昌華中技工學校
- 共青鐵路工程技工學校
- 於都新長征技工學校
- 南昌當代藝術學校
- 重慶市萬州職業教育中心
- 江西上饒東南智慧技工學校
- 江西省石油技工學校
- 宜春市技術工人學校
- 江西新餘南鐵技工學校
- 廣州城建技工學校
- 重慶市藝才高級技工學校
- 上饒信工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