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衝刺季!點擊此處查看報名衝刺全攻略>>
根據教育部《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2023〕2號)、《關於做好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複試錄取工作的通知》(教學司〔2024〕1號)和四川省教育考試院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現將我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複試錄取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麵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在確保安全性、科學性、公平性的基礎上,堅持按需招生、全麵衡量、擇優錄取和寧缺毋濫的招生原則,嚴格規範執行招生政策,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督導和檢查,紮實做好信息公開,維護考生合法權益,確保2024年碩士研究生複試錄取平穩有序進行。
二、工作組織
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校複試錄取工作的領導和統籌管理。研究生院在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負責對全校複試錄取工作進行管理、協調和督導。
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按照學校有關規定,結合學院實際情況,製定複試工作具體實施方案,設立複試工作小組和一定數量的複試小組具體落實複試錄取工作各項規定,執行各類招生計劃。
學院研究生複試工作小組負責本學院複試工作具體組織實施,指導複試小組進行相應考核工作,協調落實複試工作。
複試小組負責在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和複試工作小組指導下,按照相關規定具體實施複試考核。複試小組一般由5名(含)以上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師風師德表現良好、能正確執行招生政策、責任心強的教師組成。
三、複試方式及內容
1.複試方式:原則上采用現場複試方式,調劑到非全日製且有複試科目筆試成績的考生可以采用網絡遠程複試。
2.複試占比:複試成績占總成績50%,初試成績占總成績50%。
3.複試內容:
(1)筆試
分值:MBA、MPA滿分50分,其他專業200分,總分四舍五入取整數。
筆試科目為第一誌願報考專業對應的複試科目(調劑考生為調劑專業對應的複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重複,詳見招生簡章,筆試時間120分鍾。學院另有要求的按學院要求執行。
(2)外語測試
分值:MBA、MPA總分50分,其他專業總分100分,總分四舍五入取整數。其中口語50%、聽力50%。
外語測試一般采用麵試方式進行,時間一般不少於5分鍾。
(3)綜合考核(考查專業素質和能力、綜合素質和能力、實踐(試驗)能力考核、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等)。
分值:總分200分,總分四舍五入取整數。
綜合考核中綜合麵試時間一般不少於15分鍾。
(4)以同等學力參加複試的考生,需加試至少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幹課程,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加試成績不計入複試總成績,所有加試科目的成績須達到滿分的60%,否則加試成績不合格,不予錄取。
4.依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學院認為有必要時,經研究生院審核後,可對相關考生再次組織複試。
四、時間安排
我校複試錄取工作於3月下旬啟動,原則上在4月底前完成,具體時間請以學院發布的複試工作安排相關通知為準。
五、複試信息確認
1.考生登錄“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係統”(http://zsgl.uestc.edu.cn/ksxt/login.aspx,具體時間以學院複試安排通知為準)進行複試信息確認(填報意向導師、聯合培養項目意向、確認聯係方式等)。考生登錄係統後可查看相關操作指南。
2.網上交費。考生通過“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係統”繳納複試費120元(川發改價格〔2017〕467號)。交費成功後,自行打印複試通知單或調劑申請單。
六、資格審核
1.考生根據學院要求,通過飛書軟件平台上傳或現場提交本人以下材料(飛書平台上傳材料要求為掃描件或圖片等格式的電子版):
(1)基礎材料
①《2024年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誠信複試承諾書》(考生本人簽字)
②《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準考證》(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下載)。
③複試通知單(通過“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係統”下載)。
(2)學曆學籍證明材料
考生應根據個人的身份屬性選擇材料進行提交。
①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成人教育、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考生)提供:學生證或《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
②自學考試屆時可畢業本科生提供:自考準考證、注冊地自考辦打印加蓋公章的考生考籍表。
③往屆畢業生提供:畢業證或《教育部學曆證書電子自注冊備案表》。
④在境外獲得學曆或學位證書的考生需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外學曆學位認證書》。
(3)補充材料
考生需提交的其他補充材料以各學院通知為準。(如:個人簡曆、大學學習成績單、畢業論文(設計)(摘要)、研究成果、專家推薦信等。如提交補充材料,須本人在材料正麵右下角簽字確認後提交。)
(4)其他材料
曾經更改過姓名或身份證號的考生還需提供:戶口本或公安機關開具的證明。
2.各學院將對考生提交的上述材料進行嚴格審核,同時運用“人臉識別”、“人證識別”等技術,綜合比對“報考庫”、“學籍學曆庫”、“人口信息庫”、“考生考試誠信檔案庫”,加強對考生身份的鑒別。凡弄虛作假者一律不予複試,資格審查不合格者不予複試。對提供虛假信息或材料,一經核實將取消其複試資格、錄取資格、入學資格、學籍直至取消學曆學位,責任由考生自負。
3.應屆本科畢業生、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等屆時可畢業本科生須在錄取當年入學前(以學校當年開學報到時間為準)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曆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七、調劑
1.考生調劑基本條件:
(1)符合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
(2)初試成績(含加分,下同)符合第一誌願報考專業在調入地區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以及我校對應專業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3)調入專業與第一誌願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
(4)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試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應與調入專業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相同。統考數學(一)專業可申請調劑統考數學(二)、統考數學(三)等專業,統考數學(二)專業可申請調劑統考數學(三)專業,反之不能申請調劑。
(5)符合教育部調劑基本條件。
(6)符合調入學院提出的其他相關要求。
2.考生調劑申請流程:
考生申請調劑首先需在“全國碩士生招生複試調劑服務係統”進行填報,招生學院審核考生填報的調劑信息,給符合調劑條件的考生發送複試通知,考生接受複試通知後登陸學校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係統進行複試信息確認、繳費等操作(具體以學院發布的調劑通知為準)。考生調劑錄取後需通過“全國碩士生招生複試調劑服務係統”最終確認錄取到我校。
3.我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一誌願上線生源總體充足,生源飽和的專業不接收調劑。少數生源不飽和的專業可接收調劑,接收調劑生源的學院按照有關要求製定調劑工作辦法,調劑信息第一時間發布在學校研招網和全國研招網(yz.chsi.com.cn)“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複試調劑服務係統”,不接受電話、郵件、來人來函等其他方式申請。強軍計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不接收調劑。
4.複試合格且已經擬錄取的考生原則上不能再調劑。考生複試成績原則上校內學院可以互認,學院另有要求的按學院要求執行。
5.調劑要求以教育部最終公布文件為準,如調劑不符合教育部文件要求,則複試成績無效。
八、錄取與公示
1.複試成績為各項考核成績之和。複試成績合格要求:非國家專項計劃考生的複試總成績及單項成績均達到滿分的60%;國家專項計劃考生的複試總成績達到滿分60%。複試成績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2.總成績計算公式:
(1)初試總成績為500分的學科(專業):
總成績=初試成績÷5×50%+複試成績÷5×50%,總成績四舍五入保留兩位小數。
(2)初試總成績為300分的學科(專業):
總成績=初試成績÷3×50%+複試成績÷3×50%,總成績四舍五入保留兩位小數。
3.錄取優先順序為:第一誌願考生優先級大於調劑考生。同一優先級按總成績從高到低依次擇優錄取。若總成績相同,依次比較初試總成績、業務課二成績、業務課一成績、外國語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4.在部隊榮立二等功以上,已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管理平台推免服務係統完成報名,申請免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經資格審核通過後,準予參加複試。複試總成績及單項成績均須達到滿分的60%,複試成績不合格不予錄取。
5.在複試、錄取階段,各學院將提前在學院網站向社會公布複試相關安排,學院或學科、專業招生人數,參加複試考生名單(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編號、初試各科成績等信息)和擬錄取考生名單(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編號、初試成績、複試成績、總成績等信息)。
6.體檢統一在擬錄取後進行,考生根據《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體檢工作要求》,須在規定時間內將本人近30天內二級及以上醫院的體檢報告提交至擬錄取學院,由我校醫院統一鑒定。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7.擬錄取公示後,考生須將《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考生現實表現情況表》由考生檔案或學習工作所在單位的人事、政工部門或居住地街道辦簽署意見加蓋印章,並在規定時間內提交至擬錄取學院。對於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考察不合格的考生,不予錄取或入學。
8.檔案與派遣:錄取為非定向的考生必須在入學前(以學校當年開學報到時間為準)將個人檔案調入學院;錄取為定向的考生必須在錄取前與學校、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協議(合同)書(強軍計劃除外)。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我校非全日製碩士研究生原則上錄取為定向。
9.擬錄取考生經公示、教育部錄檢合格後才確定為正式錄取,並以錄取通知書為準。
10.入學後3個月內,學校按規定對所有考生進行全麵複查。複查不合格的,取消學籍;情節嚴重的,移交有關部門調查處理。
九、監督信息
1.研招辦
電話:028-61830153,郵箱:yzb@uestc.edu.cn。
2.學校紀檢、監察部門
電話:028-61830237, 郵箱:jjs@uestc.edu.cn。
十、其他
1.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參加“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赴外漢語教師誌願者”、“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等項目服務期滿、考核合格或稱職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可享受初試總分加分政策,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加分項目不累計,同時滿足兩項以上加分條件的考生按最高項加分。
請符合條件的考生於3月25日前將本人簽名的《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享受初試加分政策申請表》、身份證複印件、參與項目協議(合同)複印件及考核材料複印件通過郵件發送到uestcyanzhaoban@uestc.edu.cn進行審核,否則視為自動放棄。
2.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請於3月25日前將本人簽名的身份證複印件、《入伍批準書》複印件、《退出現役證》複印件、《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通過郵件發送到uestcyanzhaoban@uestc.edu.cn進行審核。
3.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的考生請於3月25日前將本人《2024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考生登記表》複印件通過郵件發送到uestcyanzhaoban@uestc.edu.cn進行審核(已經提交的考生不用再提交)。
“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請於3月25日前將本人簽名的《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申請“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考生登記表》、身份證複印件、戶口本複印件(首頁和個人頁)、單位同意報考定向就業研究生的證明等通過郵件發送到uestcyanzhaoban@uestc.edu.cn進行審核,否則視為自動放棄。
4.部隊榮立二等功及以上申請免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的考生,請於3月25日前將本人簽名的《2024年電子科技大學部隊榮立二等功以上免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身份證複印件、立功相關證明材料複印件及學曆學位證明材料複印件通過郵件發送到uestcyanzhaoban@uestc.edu.cn進行審核,資格審核通過後,準予參加複試。
5.在讀研究生報考我校的,須在複試前將所在培養單位同意報考的書麵意見提交到複試學院。
6.對弄虛作假或不符合報考、複試、錄取資格者,不論何時,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報考、複試、錄取、學習資格直至取消學籍和學曆學位,責任由考生自負。
7.本通知內容如有變動,請以最新通知為準。請考生密切關注電子科技大學研招網及各學院網站上發布的最新信息。其他未盡事宜請參見相關文件通知或由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負責解釋。
8.聯係方式
(1)研招辦聯係方式
聯係電話:028-61830152、028-61830153
電子郵箱:yzb@uestc.edu.cn
通訊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區西源大道2006號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主樓B2-419研招辦
郵編:611731
(2)學院聯係方式
詳見:https://yz.uestc.edu.cn/lxwm.htm
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2024年3月20日
附件【附件1:2024年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誠信複試承諾書.docx】
附件【附件2: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享受初試加分政策申請表.docx】
附件【附件3:2024年電子科技大學部隊榮立二等功以上免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doc】
附件【附件4: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申請“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考生登記表.doc】
附件【附件5-飛書操作指南.doc】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 賓陽縣職業技術學校
- 貴港市民族職業技術學校
- 容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貴陽經濟技術學校
- 黔西市中等職業學校
- 哈爾濱市現代服務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哈爾濱市航空服務中等專業學校
- 哈爾濱市龍江旅遊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黑龍江醫藥衛生學校
- 黑龍江省林業衛生學校
- 南昌工業工程學校
- 南昌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
- 信豐中等專業學校
- 井岡山市旅遊中等專業學校
- 沈陽現代製造服務學校
- 沈陽市信息工程學校
- 沈陽市旅遊學校
- 陝西省商業學校
- 西安交通職業學校
- 韓城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四川省樂山市竹根職業中專學校
- 樂山市計算機學校
- 重慶市經貿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渝中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旅遊學校
- 重慶市立信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九龍坡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育才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涪陵區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輕工業學校
- 四川儀表工業學校
- 重慶市江南職業學校
- 重慶市醫藥學校
- 重慶財政學校
- 重慶市梁平職業技術學校
- 重慶市涪陵信息技術學校
- 沈陽市汽車工程學校
- 重慶中意職業技術學校
- 重慶萬州商貿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涪陵創新計算機學校
- 重慶鐵路運輸技師學院
- 重慶市武隆區職業教育中心
- 新安縣職業高級中學
- 黑龍江省貿易經濟學校
- 江西省醫藥學校
- 江西省信息科技學校
- 江西省化學工業學校
- 江西省民政學校
- 九江廬山西海藝術學校
- 贛州應用技術職業學校
- 南康區電子工業技術學校
- 贛州旅遊職業學校
- 吉安應用工程學校
- 吉安市特殊教育學校
- 上饒市信州理工學校
- 西安現代職業高中
- 廣州市信息技術職業學校
- 廣州市旅遊商務職業學校
- 廣州市幼兒師範學校
- 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學校
- 廣州市財經商貿職業學校
- 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
- 廣州市紡織服裝職業學校
- 廣州市僑光財經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黃埔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番禺區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花都區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增城區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增城區衛生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增城區東方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南沙區嶺東職業技術學校
- 珠海市新思維中等職業學校
- 廣州市貿易職業高級中學
- 廣州市海珠工藝美術職業學校
- 廣州市從化區職業技術學校
- 重慶市開州區巨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重慶市梁平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永川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龍門浩職業中學校
- 重慶市女子職業高級中學
- 重慶工商學校
- 新餘市中等專業學校
- 會昌中等專業學校
- 南康中等專業學校
- 上猶中等專業學校
- 龍南中等專業學校
- 上高中等專業學校
- 永新中等專業學校
- 東鄉機電中等專業學校
- 嫩江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 沈陽市藝術幼兒師範學校
- 瑞金中等專業學校
- 豐城中等專業學校
- 德興市職業中專學校
- 重慶市護士學校
- 重慶市體育運動學校
- 重慶市渝東衛生學校
- 貴州省交通運輸學校
- 南昌汽車機電學校
- 佛山市順德區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三峽水利電力學校
- 重慶市農業學校
- 重慶藝術學校
- 德安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分宜縣職業技術學校
- 江西省冶金工業學校
- 石城縣職業技術學校
- 黎川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黔西市水西中等職業學校
- 南昌鐵路保安中等專業學校
- 江西泛美藝術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南丁衛生職業學校
- 重慶市萬州電子信息工程學校
- 南昌向遠軌道技術學校
- 贛北電子工業學校
- 廣州市城市建設職業學校
- 樟樹市職業技術學校
- 佛山市順德區北滘職業技術學校
- 佛山市順德區陳登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荔灣外語職業高級中學
- 江西省交通運輸學校
- 江西省建設工程學校
- 江西省通用技術工程學校
- 江西省輕工業科技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萬州現代信息工程學校
- 重慶市巫山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雲陽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奉節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豐都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巫溪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北碚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商務學校
- 重慶市開州區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墊江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工藝美術學校
- 重慶市墊江縣第一職業中學校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工業管理職業學校
- 重慶市兩江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萬盛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潼南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光華女子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銅梁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璧山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涪陵第一職業中學校
- 重慶市城口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酉陽職業教育中心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綦江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忠縣職業教育中心
- 共青城市高科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九江市柴桑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大餘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餘幹縣英才職業學校
- 江西省遂川縣職業中學
- 撫州信息工程學校
- 贛州市軍科職業技術學校
- 上饒市信賴工藝美術學校
- 贛州現代科技職業學校
-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
- 密山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 黑龍江旅遊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廣州市電子商務技工學校
- 都江堰市職業中學
- 紅河州特殊教育學校
- 黑龍江省伊春衛生學校
- 陝西省涇陽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交通高級技工學校
- 重慶交通運輸高級技工學校
- 重慶市工業技師學院
- 重慶市聚英技工學校
- 重慶市城市建設高級技工學校
- 重慶能源工業技師學院
- 共青技工學校
- 江西文理技師學院
- 大慶技師學院
- 南昌華中技工學校
- 共青鐵路工程技工學校
- 於都新長征技工學校
- 南昌當代藝術學校
- 重慶市萬州職業教育中心
- 江西上饒東南智慧技工學校
- 江西省石油技工學校
- 宜春市技術工人學校
- 江西新餘南鐵技工學校
- 廣州城建技工學校
- 重慶市藝才高級技工學校
- 上饒信工技工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