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華彥,一名來自東南沿海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大連海事大學學生。在這個令其難忘的暑假期間,他目睹了超強台風“杜蘇芮”給家鄉泉州帶來的前所未有災難:全市過半的樹木倒伏折損,即便是百年古樹也被連根拔起;城區遭受洪澇災害斷水斷電,城市道路被淹導致交通中斷;高層建築被強風刮得如地震般搖晃,玻璃窗被生生刮碎……
曾華彥同學在驚詫於台風過境後的滿目瘡痍之餘,深感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一位生於泉州長於泉州的市民,是時候為家鄉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了。“我要到一線去,參與義務勞動”成了華彥同學最為迫切的願望。於是,他在“杜蘇芮”台風過境後,便立即向民間救援團隊——迅捷救援隊提出了申請,成為了救援隊中一名光榮的誌願者。
在迅捷的這段時間裏,曾華彥同學積極參與到水廠巡查、河道巡查、救援裝備歸倉等義務勞動中。由於天氣炎熱,且水廠及河道巡查必須要實地深入走訪才能發現問題,所以巡查工作並不容易。僅第一個早上他與隊員們就頂著烈日走了不下五公裏,工作強度著實不小。結束了幾天的義務巡查後,曾華彥同學被曬脫了一層皮,腳底也磨出了水泡,艱辛的磨煉使他真切體會到了巡河誌願者的無私奉獻,同時也為自己能在災後維護家鄉河流安全潔淨貢獻一點微薄之力而自豪。
比起河道巡查,救援工作告一段落後把相關的裝備歸倉更是一項重體力活兒。“讓我上!”這是曾華彥同學獲悉這一急需人手的硬核任務時毫不猶豫的一聲呼喊,獲準後便與其他隊員們冒著午後的酷暑趕往應急倉庫開幹了。一個下午,華彥同學硬是咬緊牙關和全體隊員一起齊心協力、高效合作,在一聲聲整齊的口號中分別將幾輛貨車上的救援裝備逐一搬運至倉庫指定位置。這些裝備包括:五艘重約400公斤的玻璃鋼衝鋒舟、數艘橡皮艇,以及數十台舷外掛機、發電機、抽水泵等等。特別是由於衝鋒舟特殊的船體構造,因此搬運起來特別費勁,但曾華彥始終沒喊停、沒掉鏈子,得到其他隊員的好評。“嘿,大學生,表現不錯呀!沒吃過這樣的苦頭吧?”一位老隊員關切的問著渾身濕透、大口喘著粗氣的曾華彥。“小意思!再搬兩車也無妨!”華彥同學揉了揉因使勁過度已無力抬起的手臂,嘴裏卻擠出了健身房裏常有的倔強。
短短幾天時間的義務勞動經曆讓身為海大學子的曾華彥同學受益匪淺。他為能夠有機會短暫的加入迅捷救援隊,為撫平“杜蘇芮”台風給家鄉帶來的創傷出一點點綿薄之力而感到自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隻因有各種勇於擔當的社會救援力量負重前行,有平凡而又高尚的誌願工作者默默的奉獻著!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希望將來有更多的機會投身到誌願活動,更好地為社會做貢獻!”這就是他為這段義務勞動經曆所寫的總結之筆。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