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2017年MBA招生簡章
http://mba.eol.cn 智庫商學院 2016-07-19 大 中 小
山東理工大學創建於1956年,坐落在齊文化發祥地——山東省淄博市,2013年1月順利通過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驗收,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理工科大學。學校是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全國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全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試點單位、全國教育信息化首批試點單位,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首批立項建設單位。
山東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自2011年開始招生,至今已招收學員670餘人。項目一直本著“誠信、創新、奮進、卓越”的宗旨,以“凝聚精英、增長智慧、鍛造能力、升華人生”為理念,依托山東理工大學的多學科交叉融合優勢和商學學科師資教育平台,主要麵向金融服務和製造等行業,為社會培養商界精英,助力山東“藍黃”經濟建設;同時搭建平台,加強交流,共同打造魯中地區最核心的人脈資源。
項目招生以來,中心嚴把教學質量關,通過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企業家授課和外派師資培訓等方式,不斷提高MBA教學質量。近年來,先後聘請西班牙ESIC商學院HENRY TULL教授、台灣中央大學宋凱教授、香港浸會大學李驥教授、大連理工大學朱方偉教授等知名專家,聘請德勒會計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李師剛先生、澳新銀行上海分行總經理薑雲生先生等企業家為學員做講座和創業論壇。
同時,中心還十分重視學員、校友的職業發展。充分利用MBA聯合會,開展學員活動;通過山東理工大學MBA校友分會、魯中MBA校友聯誼會,開展行業論壇、俱樂部活動,豐富學員的後MBA生活,拓寬學員的交流渠道,進一步促進我校MBA品牌建設。
一、招生計劃
120名。
二、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1.大學本科畢業後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或大專畢業後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並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
2.身體健康,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
三、報名程序
全國聯考報名采取網上提交報考信息和現場確認相結合的方式。具體事宜請查詢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點擊進入”或山東理工大學MBA教育中心網頁“進入了解詳情”。
1.網上報名:2016年10月中下旬(具體時間以教育部通知為準),每天9:00-22:00。考生自行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入口1或教育網:入口2)報名,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
2. 現場確認:2016年11月上旬(具體時間以教育部通知為準),考生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學曆證書、網上報名編號及招辦通知中所需的其它材料,到報名點確認報名信息,采集考生本人圖像信息。逾期不再補辦。
四、考試方式
1.初試:全國MBA聯考(2016年12月下旬)。
綜合能力(上午8:30-11:30);英語(下午14:00-17:00)
2.複試:“聯考”後初試合格的考生須參加複試,參加“政治理論與管理知識綜合”筆試、麵試等。
五、考試科目及輔導教材
考試科目:英語二(100分);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含數學、邏輯、寫作,200分)
輔導教材:《2017年MBA聯考考試大綱及報考指南》和《2017年MBA聯考輔導教材》(全國工商管理碩士入學考試中心編寫,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六、錄取
根據考生的初試和複試成績,結合工作業績,擇優錄取。
七、學習方式
學製2-4年,采取周末或定期集中麵授學習方式。
在規定年限內,修滿學分,完成碩士學位論文並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經校學位委員會審核批準後,獲得國家統一頒發的MBA學位證書和研究生畢業證書。
八、學費
5.2萬。
特別提醒:
自2013年始,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將對考生學曆(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校驗不成功的考生需進行學曆認證,並保存相應的認證文件,複試前將學曆認證報告電子版上交MBA教育中心。
學曆認證步驟:
登陸“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點擊進入了解詳情,點擊左上角學曆查詢-零散查詢,輸入學員的證書編號、姓名、驗證碼,及獲取後的查詢碼,即可進行學曆查詢,查實無異議的生成PDF格式認證文件,保存備查。
書麵認證:
對於無法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上查到學曆信息的學員,必須做出書麵認證。具體步驟如下:登陸學信網學曆與成績認證:點擊開始申請,登陸注冊後的學信賬號。點擊上方申請認證,選擇認證目的——研究生報名錄取,認證項目——高等學曆認證(中文),按照流程一步步填寫信息,上傳所需照片即可完成認證。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