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廈門大學:海絲路上,澳門與廈大緣深情長!
2019-11-25 17:49
廈門大學
作者:



望廈,廈望

  澳門與廈門作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兩個重要節點,很早就開始了往來。澳門半島北部有一個明朝洪武十九年開村的古村落叫望廈,古又名旺廈,其寓意一說是盼望廈門、興旺廈門,一說是古時到澳門拓荒的福建先民把廈門當作故鄉的象征,可見澳門與廈門之間的曆史源遠流長。隨著曆史的變遷,越來越多的濠江兒女來到鷺島成就一番事業。可謂古有鷺島兒女濠江北望廈,今有濠江兒女鷺島南望澳。

  廈門的東南海邊,坐落著一座有“中國最美大學”之稱的百年高等學府——廈門大學,這所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的大學,與澳門在時而幽靜時而壯闊的海浪中,傾聽著彼此的聲音。

 烽火連天初相遇

  抗戰時期,我國唯一的國際陸路運輸線滇緬公路的軍運,需要大量的熟練司機和修理工。在時任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主席陳嘉庚的號召之下,南洋華僑機工踴躍應募回國,組成“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其中有一個年輕人叫許年,出生於澳門,1939年響應陳嘉庚號召,參加第9批南僑機工回國服務團,編入華僑先鋒1大隊任駕駛員。他冒著日軍的炸彈隨時可能在身邊爆炸的危險,駕著車輛沿著崎嶇不平、險象環生的公路,從緬甸將戰略物資運往雲南,直至抗戰勝利。

  被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陳嘉庚,一生誌懷祖國,希圖報效,在民族危難時刻,在國家主權遭受幹涉與侵犯之時,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奮力抗爭。1946年,他在《南僑回憶錄》的“戰後補輯”一節中,強烈表達澳門應歸還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立場。

  暮春時節又逢君

  廈門大學是中國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創辦人陳嘉庚極其重視華僑子弟的教育問題,廈大自創辦以來即麵向南洋招收華僑學生。1956年,高等教育部委托廈大等三所學校,負責組織歸國華僑學生和港澳學生的補考,廈大由此開始了為新中國積極爭取澳門學生回內地投考高等學校的工作。同年,廈大成立中國第一個華僑函授部,主要為南洋培養中學師資。

  1980年5月,廈門大學複辦海外函授部,消息一經發布,就有澳門同胞參加函授部舉辦的中醫內科、針灸、中國語文等專業的學習。通過學習,他們的文化知識和業務水平大幅提升,有些學生還以此掌握新的謀生技能。澳門小學教師林晞,參加廈大中文函授學習,效果顯著,受到當地教育界的重視,被聘為澳門beplay體育手機教師培訓班的授課教師。另一澳門函授生梁競雄,原是寫字樓裏的職員,她勵誌當醫生,在函授與實習期間,克服重重困難,學業有成,後來在澳門與同仁合辦針灸診所。

  隨著中國內地與澳門在教育領域的交流不斷深入,層次不斷提高,越來越多澳門學生到內地高校求學深造。1985年,廈大開始通過聯考招收澳門本科生,後又開始招收澳門研究生。1993年,廈大設立台港澳學生先修部,舉辦台港澳學生聯考補習班和大學預科班,為澳門青年學生赴大陸學習生活提供更多機會,近300名澳門學生通過大學預科班和聯考補習班的學習,順利入讀廈大及其他國內重點院校。1980年至今,廈大通過函授、聯合招考等形式培養澳門本專科生、研究生達1000多人。

兩代僑領風雲際會

  梁披雲,祖籍福建泉州,1966年移居澳門。他熱心推進澳門文教事業和華僑事業的發展,被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授予銀蓮花勳章和大蓮花勳章。1996年,廈門大學授予其 “名譽教授”稱號。梁老與廈大的緣分可從其與陳嘉庚先生之間的因緣談起。

梁老在醫院閱讀陳嘉庚傳

  1921年至1922年,梁老在陳嘉庚創辦的集美中學讀書,“忝列集美門牆,得仰嘉庚風采”。1934年,梁老參與創辦的黎明高中因開展揭露國民黨黑暗統治的活動而被查封,他開始流居南洋,在那裏執教,主編華報,掌校棉蘭蘇東、中華中學,卓有建樹,與大名鼎鼎的華僑學校開創者陳嘉庚聲名相聞。

  1939年冬,陳嘉庚發起組織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特邀梁老一同北歸勞軍。出發前,梁老幾度寄宿陳嘉庚的怡和軒,原本住在二樓,陳嘉庚一再要他搬上三樓說:“二樓有人打牌消遣,比較嘈雜,三樓清靜而且有書籍可供閱讀,於汝更方便”。這一言行讓梁老終身難忘。

  1940年春,梁老與陳嘉庚一起回國慰勞,跋涉於秦蜀大後方與豫鄂前線。期間,他以陳嘉庚的經曆與事跡寫了敘事長詩《星洲番客吟》,後又寫下《追隨陳嘉庚回國勞軍雜憶》,可見其對陳嘉庚的尊敬與愛戴。此行成為梁老人生的一大轉折,此後他的所作所為,深受嘉庚先生的影響和感召,最終使他成為陳嘉庚式的一代僑領,人稱“陳嘉庚第二”。

知無央,愛無疆

  曆年來,一批批廈大學子飽含著對澳門這片土地的深情,來到澳門。如見證並深度報道澳門回歸的駐澳首任記者、中國第一個會計學博士、金融界大咖以及奮戰在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同時也有一批澳門籍學子或求索於廈大校園或紮根鷺島。澳門高等教育界人士也與廈大保持密切聯係,時刻關注廈大的發展。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致知於無央,充愛於無疆。

  ——“澳門山水不負我,我亦不負一方情”:米健

  1981年,米健懷著法律俠客夢,考取廈門大學法律係羅馬法專業研究生。在美麗的廈大校園,他遇到了如父般的導師李景禧和胡大展,從他們身上,米健不僅學到了如何為學,還學到了如何為人。

  1991年,米健以法律專家身份受邀到澳門從事法律本地化工作,參與了《葡萄牙民法典》及其他諸多法律的中文翻譯,組織策劃編寫了澳門曆史上第一部中文法律著作《澳門法律》。2007年,米健再次來到澳門,擔任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院長,兼任特區政府公共行政改革谘詢委員會委員。2010年,擔任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室籌備辦公室首席顧問,負責籌備組建政策研究室。2018年6月,擔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同年9月,被委任為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他帶領團隊為澳門特區政府施政做了很多基礎性、建設性的工作。如今的他依然堅守初心,為澳門的發展默默耕耘。

  ——廈門市“榮譽市民”:曾誌龍

  曾誌龍,祖籍福建泉州,2002年移居澳門。2010年在廈門大學攻讀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畢業後積極投身廈門地產,卓有成就。後入股廈門大學國家科技園,任執行董事。廈門大學科技園是福建省內唯一經科技部、教育部正式認定的“985”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它以廈門大學強大的科研資源為依托,打造立足廈門特區、服務兩岸及港澳、集聚全球資源的科技產業發展平台。

廈門市市長莊稼漢給曾誌龍(左)頒發廈門榮譽市民證書

  作為移居澳門的新移民傑出代表,曾誌龍說:“澳門是我成家立業的地方,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對她有感恩之情”。多年來,他愛國愛澳,充當澳廈兩地政府的民間聯絡人,為兩地政府間的交流牽線搭橋。他希望肩負起社會責任,與年輕朋友們分享成長經驗和各類資源,承上啟下,共同為祖國強盛攜手努力。2018年,廈門市政府授予曾誌龍“榮譽市民”稱號,以表彰其多年來為廈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孫妍珊

  孫妍珊,1994年出生於澳門。出生時的“腦癱”,讓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在別人看來最尋常不過的走路成了她一生都要攻克的難題,但是肢體障礙並沒有把她打垮,反而把她打磨成了一個獨立而堅毅的女孩。

  2012年,她考入廈門大學英語係,開啟人生的一段精彩曆程。在校期間,她憑著堅毅的意誌,銳意進取的精神,不僅學習成績優異,屢次榮登國家獎學金、三好學生等各類獎項之榜,還參加一係列征文、演講、英語配音、筆譯比賽並多次獲獎,同時還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和誌願者服務。2014年,孫妍珊榮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2015年,廈門大學授予其“嘉庚獎章”。孫妍珊的事跡激勵著無數廈大學子自強不息、勇於拚搏,努力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濠江江畔飛白鷺

  2008年,畢業於海外函授中醫專業的澳門學子秉持“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廈大校訓,成立澳門廈門大學醫學院醫學會,意在團結校友和同仁,配合澳門特區政府及衛生當局的各項醫療政策,提高醫療水平,為澳門市民服務,為母校爭光。該會成立之後積極投身各類醫學會議、慈善活動、科研合作,為提升澳門醫療水平,推動澳廈學術交流,服務母校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澳門廈門大學醫學院醫學會參加澳門百萬行公益活動

  2013年,廈門大學澳門校友會成立。該會在成立之後積極團結在澳校友,宣傳母校,促進澳門校友之間、澳門校友與母校之間的聯絡與溝通,為推動澳門與廈門、廈門大學的交流做了許多貢獻。2016年,由該會承辦的廈門大學第五屆全球校友會會長秘書長聯席會議在澳門舉行,來自海內外84個廈門大學校友會的近150名會長、秘書長齊聚一堂,分享校友工作經驗,為母校發展建言獻策。同時還以澳門為例,探討校友平台應如何服務地方發展,三位校友圍繞澳門產業多元化、澳門經濟發展等幾個方麵作精彩演講。2017年,該會成立青年校友分會,舉辦一係列豐富多彩的青年校友活動。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越來越多誌同道合的廈大人走到一起,為澳門繁榮和母校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第五屆全球校友會會長秘書長聯席會議與會代表合影

芙蓉湖畔結金蘭

  澳門東亞大學是澳門開埠四百多年來第一所由中國人創辦的大學,早在1987年,廈門大學就與澳門東亞大學簽訂了合作交流意向書。1991年,澳門東亞大學改製為澳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理工學院,廈大與它們仍然保持密切往來。

  2006年,廈門大學與澳門大學建立姐妹學校關係。2011年,兩校又簽訂了學術交流與合作協議書,進一步推動兩校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麵開展交流合作。同年,為促進雙方進一步的合作與交流,本著“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平等互利”的理念,兩校還簽署了學生交換項目合作協議書,2012年起兩校開始實際互派學生。

  2016年,秉持“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加強實效、共謀發展”的原則,廈門大學與澳門城市大學簽訂教育交流合作備忘錄,雙方在學術研究、教學、校務等方麵開展多領域的交流研討。兩校領導高度重視,先後進行多次互訪,就師生互派、科研合作、曆史文化等方麵開展有益探索,一致希望能為國家軟實力打造創造條件,共同講好青年學子愛國愛澳故事。

  近年來,廈門大學與澳門高校師生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僅近3年,廈大已有近200位老師應邀赴澳參加各類學術研討會或短期學術培訓,100多位學生到澳門參加交流。 2019年盛夏,廈大原創話劇《哥德巴赫猜想》在澳門大學上演,該劇講述著名數學家、廈大“科學精神”代表人物之一的陳景潤,攻克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勇攀科學高峰的人生故事。話劇圓滿落幕,反響熱烈,受到澳門大beplay體育手機生及市民的廣泛好評。

原創話劇“哥德巴赫猜想”澳門演出

海絲路上共芳菲

  16世紀中葉開埠的澳門,不僅是絲綢之路由西域轉向西洋的一個裏程碑,也是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還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一個重要節點。21世紀的今天,澳門依舊是“一帶一路”上的一座橋梁,大有可為。廈門大學也在“一帶一路”上大展身手,2016年發起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並於2018年成功舉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成立大會暨校長論壇,發表《廈門宣言》,得到澳門大學的大力支持。2018年廈大成立“一帶一路”研究院,2019年建立“一帶一路”學科群,重點解決“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出現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為提升我國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有力支撐。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成立大會暨校長論壇

  有著悠久愛國愛澳曆史傳統的澳門,與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紅色基因傳承的廈門大學,在愛國奮進的悠揚旋律中,已攜手走過數十個春秋。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廈門大學與澳門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領域有更大的互補和合作空間。未來的悠悠歲月裏,在東南海的碧浪清波中,廈門大學將與濠江兒女一起揮灑熱血,繼續攜手同行,共譜發展新篇。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SRC-1924320123 2022-04-07 16:04
廈門大學 2022-03-31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