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榜單於EmTech China全球新興科技峰會揭曉。其中,3位浙大人入選,分別榮獲“先鋒者(Pioneers)”和“發明家(Inventors)”稱號。
一起來看看吧~
吳丹
年齡:34歲
職位:浙江大學研究員
獲獎類別:先鋒者
獲獎理由:為了讓醫生看得更清楚,她不斷刷新醫學影像分辨率和成像速度的極限。
近十年來獲獎人在醫學影像采集和分析方法上做出了若幹原創性貢獻。
獲獎人開發了三維高分辨率彌散磁共振成像序列,實現了高場活體大腦成像的超高成像分辨率(0.1x0.1x0.1毫米),在全球居領先地位,該序列在全球十餘個知名實驗室得到推廣。
獲獎人是時域彌散磁共振物理原理應在醫學成像的領軍者,基於這一技術突破了磁共振空間分辨率的極限,定量刻畫了細胞層麵的微觀結構特征及其在病理狀態下的變化,率先實現了該技術在人體腦腫瘤、腦卒中的轉化應用。
將快速高分辨率的成像技術應用於胎兒和嬰幼兒,建立胎兒和嬰幼兒多模態腦圖譜數據庫和數據後處理流程,研究大腦發育的時空變化特征和發育早期腦疾病的早期檢測。
趙保丹
年齡:28歲
職位: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訪問研究員
獲獎類別:先鋒者
獲獎理由:她以製備簡單、成本低廉的新方法突破了鈣鈦礦LED效率的世界紀錄;另外,她還利用錫代替鉛的手段降低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毒性。
鹵化物鈣鈦礦作為新興的半導體材料,在光電等多個領域已顯現出巨大應用潛力,但其工作時光電轉換的“量子效率”始終是製約發展的關鍵。
獲獎人從鈣鈦礦LED器件的發光機理入手,利用鈣鈦礦-聚合物的異質結構幾乎完全抑製了鈣鈦礦材料本體和器件界麵上的非輻射損失,首次實現了近100%的LED內量子效率,以及創紀錄的大於20%的外量子效率。
這項研究也被《自然·光子學》選為了當期的封麵,其利用鈣鈦礦-聚合物異質結構突破了鈣鈦礦LED效率的世界紀錄,讓鈣鈦礦LED這種製備簡單、成本低廉的技術在未來更具發展潛力。
此外,為了解決鈣鈦礦材料實現大規模應用化麵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含有毒性。獲獎人利用錫替代鉛的方式降低了鈣鈦礦的毒性,也是最早探索高效錫鉛混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人員之一。其研究為推動鈣鈦礦光電子技術的規模化應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張婷
年齡:34歲
職位:浙江大學講師
獲獎類別:發明家
獲獎理由:她將聲學遙測技術用來探秘大海,並創造了全新的技術應用思路。
獲獎人首次發展了一種高分辨率全極化遠場層析顯微成像技術(TDM),極大地拓展了TDM的應用領域。她還將複雜逆問題求解方法應用於海洋聲學遙測領域,從遙感體係的角度研究機會聲源的應用,致力於利用機會聲源進行海洋環境觀測。
針對水下目標定位與分類,突破性地提出了基於數據的去卷積方法來消除信道畸變,為聲色技術在海洋中的應用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推廣和應用海洋聲學遙測技術方麵做出了重要貢獻。
從1999 年開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一年都會選出一批 35歲以下最具有創新性與影響力的科學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創業者,他們是發明家(Inventors)、創業家(Entrepreneurs)、遠見者(Visionaries)、人文關懷者(Humanitarians)和先鋒者(Pioneers)。這就是許多人知道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MIT Technology Review Innovators Under 35)。
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榜單正式落地中國, 旨在中國遴選出35歲以下最具創新潛力的科技青年。
2019年1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 年“ 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評選報名啟動。曆時11個多月,經過45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傑出行業領袖、頂級科技學者等超重量級專家評委的縝密評選,最終產生了35人的榜單!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