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事城市規劃設計與理論研究30餘年,創建了城市空間發展理論,提出“空間基因”並建構了解析與傳承技術,較好地解決了當代城市建設中自然環境破壞和曆史文化斷裂的技術難題,並成功應用在雄安新區、蘇州古城、南京青奧會等重大項目以及廣泛的古城保護與新區建設中,在取得巨大的社會文化和經濟效益的背後,更是鍛造出一張張中國城市新名片。
他以第一獲獎人獲國際和國家級規劃設計獎26項,其中包括全國優秀規劃設計一等獎3項,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學會(ISOCARP)卓越設計獎、歐洲傑出建築師論壇(LEAF)最佳城市設計獎等。2016年,他被住建部授予“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2018年任《雄安新區規劃技術指南》首席專家,2019年獲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科技獎領軍人才獎。他就是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段進教授。
“院士是一項榮譽,更是一份責任與擔當。今後我要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努力做更多的事,為中國未來城市化發展貢獻智慧。”對於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段進表現很淡定,依然保持其一貫嚴謹謙虛的態度,依然奔波在“城市空間規劃和設計”第一線。
一、師承名師 “結緣”規劃
段進1960年出生於江蘇南京,從小酷愛繪畫。1977年恢複高考,段進報考的是美術專業,過了初試,複試卻擦肩而過。這時段進內心頗為糾結,父親建議轉考理科。一個偶然的機會,段進遇到南京大學一位數學老師。這位老師跟段進說,你既然理科成績好,又喜歡美術,可以報考建築學專業。1978年段進第二次參加高考,當時他所填報的誌願都是“建築學”,其後順利考入天津大學建築係,學的是建築設計專業。
談及自己的“規劃夢”,段進說還受益於建築學家沈玉麟先生。沈先生是天津大學城市規劃專業與城市規劃係的創立者,也是中國城市規劃的開拓者之一。沈先生在上課的時候,就不斷地講城市規劃在改善人居環境方麵所發揮的作用,並說城市方麵還有很多規律有待研究。在沈先生的啟發下,段進曾多次問他,可否從建築轉向規劃。沈先生就一直鼓勵段進,並多次給予指導。
1982年段進攻讀碩士研究生,師從彭一剛院士,開始研究建築群體形態。段進說,讀研期間他接受過用小鋼筆磨尖畫滿零號圖的嚴格訓練。因為要用小鋼筆畫滿一張圖,圖中每一個細節都要仔細考慮後才能下筆,每棵樹、每塊石頭、每處路形路麵都是要先經過設計。這對自己培養基本功和嚴謹的作風以及較強的構形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碩士論文寫作期間,段進跑遍了大半個中國,通過對我國自然村鎮景觀的大量實地調查研究,獲得了許多第一手資料和親身感受,對中國各具特色的村鎮景觀和形式有了深刻認知和特殊興趣。
1985年段進碩士畢業後來到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工作,1987年攻讀博士學位,師從齊康院士。齊先生曾說過一句話:“不研究城市的建築師不是一個完整的建築師。”強調建築師的眼光不應僅局限在建築單體本身,而應站在城市的宏觀角度來考慮建築問題。在齊先生指點下,段進開始專門研究城市。特別是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段進得到了導師齊康院士、比利時聯合培養導師魯汶大學H·Verschure教授、副導師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沈道齊研究員的悉心指導,使他對發展理論、城市化研究、區域問題研究、城市形態研究和城市規劃與設計有了較全麵的認識。
段進說,自己與城市規劃的“結緣”,離不開多位名師的指點和幫助,離不開天大和東大建築教育優良傳統的熏陶。從天大到東大,從國內到國外,從建築轉向城市,段進對城市規劃理論研究就這樣一步步走向深入,在多年持續研究中對中國城市化建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並以國際化的視野開展一係列城市空間實踐。如今,他是國際空間句法學術指導委員會首位中國委員,成為我國“城市空間”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二、上下求索 “多規合一”
2018年3月17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表決通過。此次改革的一大亮點,是作出組建自然資源部、實現“多規合一”、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係並監督實施的重大決策。這標誌著,由有關部門、各地曆經數年不懈推動的空間規劃體製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而為了這一“重大突破”,段進持續進行了30多年的理論探索與實踐。他一直在呼籲和推動“國家空間戰略”的研究實施。
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但長期以來空間規劃在實施過程中的“無奈甚至尷尬”,“多規”之間“打架”的現象時有發生,進而引發空間管理無序、土地資源浪費、生態環境失衡等現象。段進認為,“以往的規劃往往各自為政,造成了空間的畸形發展。隻有在地域空間上的整體規劃才能真正解決空間發展的最適規模、空間布局和網絡係統的合理問題。”
早在1987年,段進有幸參加由國家科委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主持的“星火計劃”項目《經濟發達地區村莊建設綜合開發研究》。這是率先開展社會經濟空間“多規合一”的空間規劃探索試點。周幹峙院士評價道:“在開拓新集鎮的建設方麵可以說是一個先行。”
1994年,段進在《城市規劃》上發表了開篇之作《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城鎮空間發展研究》,首次提出城市空間發展理論框架。
1999年,段進出版首部專著《城市空間發展論》,提出城市空間發展理論,初步提出社會經濟空間三規合一的規劃思想和技術路線。國際形態學權威Whitehand教授在《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中評價其為“中國本土規劃方法應用於當代城市規劃設計的成果”。2006年,《城市空間發展論》再版。論著“慎重地”提出了國家空間整體規劃及多規合一的技術體係。
2011年,段進係統研究了國內外空間規劃體係,就深入開展國家空間整體規劃提出“十二五建言”,提倡開展“多規合一”。該建言在《城市規劃》上刊發,並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2014年8月,全國28個市縣開展“多規合一”試點,空間規劃體製改革的序幕就此拉開。2015年,《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推進‘多規合一’”。2019年5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係並監督實施的若幹意見》印發,施行“多規合一”。
30多年來,段進率先探索的“多規合一”空間規劃思想和方法,被學術界、政府部門等逐步認可,目前正成為我國城市規劃改革與創新的重要方向。
段進說,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作為生態文明時代製度創新的關鍵措施,開展“多規合一”,對規劃的科學性、整體性、可操作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城市空間發展論就是探索“多規合一”,要用先進技術支撐實現這一戰略任務,我們仍然任重而道遠。
三、矢誌創新 傳承文脈
2017年4月,段進應邀帶領團隊參加雄安新區規劃工作營,為《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確定的“一方城、兩軸線……”城市格局提供了技術支撐。7月,在《河北雄安新區啟動區城市設計國際谘詢》競賽中,段進團隊從全球279家報名單位中脫穎而出,以最高得票成為三個最終優勝方案之一,隨後主持了雄安新區核心方城的城市設計。2018年,段進作為唯一的首席專家,技術統籌全國12家單位、100多位專家,編製完成《雄安新區規劃技術指南》,現已批準試行,為雄安“國家大事、千年大計”作出了重要的技術貢獻。這項“技術貢獻”的背後,凝結了段進及其團隊20餘年奮鬥汗水和矢誌不渝的創新智慧。
1998年,段進領銜《蘇州環古城風貌保護工程》項目規劃設計,首次提出傳統風貌綜合評價的四級標準,首創由圖、文、指標相結合的三維控製方式,填補了國內在此領域的技術空白。這一探索,使得“蘇州在經濟發展和古城保護中成功獲得了平衡,對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而言,都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樣本”。其後的十餘年時間裏,被全國眾多曆史城區保護項目和單位借鑒,得到廣泛應用,產生了深遠影響。城市設計成果被住建部選為首批全國範例,獲第十五屆歐洲傑出建築師論壇 2018 最佳城市設計獎。
2011年,作為總規劃師,段進接手青奧村地區整體規劃。段進和他的技術團隊克服了種種困難,采取了城市設計引導下的空間使用與交通一體化設計,對南京青奧軸線交通樞紐係統疏散的設計方法進行了大膽創新,率先提出了將青奧廣場沿江山大街拓展為青奧軸線的概念,形成綜合一體的解決方案。這一地區現已成為“當代城市文化新地標”,是新南京的一張亮麗名片,並成為大事件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國際範例。
2017年,段進主持恩施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通過對武陵山區民族聚落“紅丘溪穀”“溪田宅山”等空間基因的解析、保護和傳承,段進及其團隊提出融自然山水生態敏感區保護、城市風道組織、少數民族文化家園保護和貧困地區經濟增長為一體的城市設計策略,從而“創新性地實現了經濟增長、自然保護和民族文化延續的共贏”,成為又一“中國名片”。這一成果獲第54屆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學會(ISOCARP)2018“規劃卓越獎”(Aword for Excellence),成為全球5個獲得該獎的項目之一。
段進說,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城市設計不是形式符號的簡單複製,而是城市文化基因的傳承,與地域特點及生活習俗相結合,更重要的是激發富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現代城市設計從內容、對象和過程等各方麵都是係統、整體的方法,它應存在於空間發展的全過程中。”
20餘年的堅守,段進對生態文明時代城市建設方式的轉變進行了係統思考,為破解千城一麵、塑造城市特色進行了持續不懈的探索。他發現了城市空間在互動與發展中存在“空間基因”的現象,揭示了當代城市空間—自然—人文互動的作用機製和演變規律,創造性地運用了“空間基因”的解析與導控方法,為城市建設與自然保護、文化傳承的共贏提供有效設計路徑。目前,這一研究成果被住建部2017年委托的《城市設計技術管理基本規定》、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18年頒發的《小城鎮空間特色塑造指南》和2018年《雄安新區規劃技術指南》采用。段進還應邀參與修改了聯合國人居署2015年批準的《城市與區域規劃國際準則》。
四、身體力行 為人師表
問及未來,段進說教書育人是自己最大的使命。在學生心目中,段進有著博學嚴謹的治學精神,清晰獨到的思維方法,張弛有度的工作節奏。他關愛學生,總是孜孜不倦地教誨,幾乎是手把手地精心指導。其恬淡平和的作風,對學術和事業的執著追求,如春風化雨,影響著一批又一批學生。從1993年到現在,段進指導了100多名碩士生和博士生,可謂桃李滿天下。
在潛心構建自身理論與技術體係的同時,段進身體力行,主動擔當,借助各種學術公益活動向社會各界傳遞城鄉規劃的發展理論與學術觀點,為南京、蘇州、天津、深圳、青島、寧波等許多城市的規劃發展提供谘詢建議,用自身的學術積累與實踐經驗為各地發展獻計獻策、添磚加瓦。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特大地震。5月底,在江蘇省的組織下,段進主動請纓,親赴四川德陽支援災後重建。當時現場十分慘烈,到處是房屋倒塌。為了規劃和設計,段進和他的團隊隻得自己親自動手,桌子沒有就隨便找塊地板趴在上麵畫,經常加班加點設計,為災區重建開展無償規劃與建設設計服務。
尤其是自2017年參與雄安新區規劃,段進與他的“雄安夢之隊”激情忘我地工作,並主動推辭了其他一些規劃項目,接力出差,夙興夜寐,殫精竭慮,精心編製千年大計的宏偉藍圖,為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樹立標杆。
段進常將楊廷寶先生的“處處留心皆學問”掛在嘴邊。作為一名城鄉規劃設計領域的工作者,段進和他的團隊一直都在思考我們美好的生存環境應該是什麼樣的,城鄉關係應該怎樣。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人居環境問題,為城鄉規劃學科的發展提出新的方向和要求。麵對生態文明建設和國土空間規劃體係改革的新形勢,段進表示,將主動創新,積極作為,努力創造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多樣化的城市空間新文化,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的貢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