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隆重舉行2020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共同見證655名博士研究生、6086名碩士研究生、120名博士留學生和70名碩士留學生成為電子科技大學的新主人。我代表全體師生員工,代表亞非書記,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真誠的祝賀!
你們懷著對研究生生活的憧憬和創新的夢想,加入成電大家庭,成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你們當中,有碩士研究生馬超同學,他今年8月在新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期間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擔任社區誌願者,為社區居民服務;有博士研究生馮超同學,他今年2月至3月積極參與所在社區防疫誌願工作,幫助小區工作人員張貼防疫安全告示,講解防疫安全知識,為家鄉疫情防控貢獻了力量;有碩士研究生趙興川同學,他參加了樂山市犍為縣8•18特大洪災災後重建和清理環境誌願服務;有碩士研究生龔存昊同學,他在今年4月至5月參加了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誌願者服務,發揚誌願精神,為社會做貢獻。你們當中,還有一位我要特別提到,他就是2020級博士新生、我校2020屆優秀碩士畢業生、留學生學生會主席尼日利亞Pachigo同學,他帶領留學生幹部參與疫情防控,在2月至5月學校封閉期間,幫助學校有效解決了500多名在校留學生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並拍攝防疫宣傳視頻為武漢加油。在此,我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災中做出無私奉獻的所有研究生新生同學們致敬!你們的奉獻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學生的責任和擔當。
同學們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一定對自己的未來充分期待,不少同學對自己的學習研究也有了初步的規劃,作為校長,我也想借此機會,表達對大家的期許,那就是:
做工程科學的發現者,核心技術的發明者,工程係統的創造者,商業價值的實現者。
電子科大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負著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推動電子信息科技發展的使命。這一使命直接體現在創任院長(校長)吳立人先生的名字上,立人,就是立德樹人,所以我們有立人樓、立人計劃、立人教育基金,將來我們還會有立人學院、立人書院。這一使命也體現在我們的校訓上:求實求真,大氣大為。這一使命更體現在一大批高水平的學術論著和教材、國家科技成果獎勵、國防科技貢獻嘉獎、國際學術大獎以及一大批電子信息科技與產業的傑出校友,他們中的代表有:遙感地理學家、Li-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李小文院士,衛星導航係統總體設計專家、為中國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做出重大貢獻的譚述森院士,被業界稱為“中國液晶顯示產業之父”、被國際信息顯示學會授予“大衛·薩諾夫產業成就獎”的京東方原董事長、現奕斯偉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的王東升學長,29歲即帶領創辦企業上市納斯達克的網易創始人和董事局主席丁磊學長,華為原董事長孫亞芳學長和華為高級副總裁姚福海學長,中興通訊總裁徐子陽學長,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學長,創維集團董事長賴偉德學長,中電集團總經理、中國衛星網絡通信集團公司籌備組組長張冬辰學長,中電科集團黨組副書記胡愛民學長,中國電信總經理李正茂學長……還有海內外上市的40多家公司的創始人和實際控製人,以及120多家上市公司的董監高管理者。
電子科技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堪當民族複興大任的創新引領性人才,也就是學術、技術和產業的領軍人才和核心骨幹,以及從電子信息產業成長起來的治國棟梁。因此,大家一進入研究生階段,就要立誌成為工程科學的發現者、核心技術的發明者和工程係統的創造者。
如果說本科教育是一所大學人才培養的底色,研究生教育就要顯示一所研究型大學的水平。從“雙一流”建設的目標要求,看大家未來的發展,我們有理由期望:我們致力於學術研究的優秀博士畢業生就應該有實力拿到國際一流大學的offer,將來成為國際學術界有重要影響的一流學者;致力於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的優秀博士和碩士畢業生就應該在國防科研重點單位和軍工科技產業集團的關鍵崗位和重大項目中找到位置,將來成為總師、首席、高級管理者和將軍;一大批投身電子信息產業的博士、碩士畢業生就應該成為核心技術骨幹、企業創始人、高級管理者和產業領導者。
為實現這樣的目標,大家不僅要在挑戰性的學習中打下紮實的學科專業基礎,還要培養自己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和獨創精神,培養自己以科學為基礎,以國家和市場的需求為牽引,以創意和原創的概念為出發點,以創新的技術路線和商業模式設計為途徑,從0到1的技術突破和價值創造的能力。這其中,從創意到需求分析、從原型到商業模式、從市場策略到融資模式、從團隊管理到營運管理,全鏈條的設計思維是同學們在學科專業之外需要重點培養和訓練的思維和能力。
現代的工程係統都是複雜的大係統,也是需要眾多個體的智慧團隊協作才能創造出來的。要創造出這樣的係統,同學們需要培養自己跨學科交叉、知識綜合和係統集成的能力,以及交流溝通、團隊合作的組織能力。這些能力既可以在論文研究和導師團隊承擔的技術攻關項目中培養,也需要大家在學生組織與社團、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中加以鍛煉,還需要大家注意學習和運用管理與商業的知識。工程與管理密不可分,早期管理理論的創立者都是工程師,任何一項重大工程都離不開有效的組織和高效的管理。隨著高科技企業的大量湧現,工程與商業的關係也越走越近。我們都知道,在國際大公司,特別是高科技公司,有一批印度人擔任CEO,他們正是具有工程教育和商業教育的雙重背景,以及比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而這正是中國學生比較缺乏的。中國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批中國企業正在成為全球引領性企業。在座的同學們,應該有這樣的心氣和誌氣,通過培養自己的綜合素養和商業意識,鍛煉自己的工程和組織領導力,將來引領中國企業走向世界。
要成為引領者,格局和胸懷至關重要,這既取決於你們的見識、經曆和視野,也取決於品格、德性的養成與修煉。魯迅先生在總結他的老師章太炎先生的一生時,稱其一生無論革命還是治學,都體現了“大無畏”的精神。這就是一種品格和氣魄。勤奮和行動力也是引領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和能力。曾經長期擔任斯坦福工學院院長和教務長、被稱為“矽穀之父”的弗雷德·特曼教授講過:不要接受平庸和普遍性;要以具有潛力的領域為目標來推動個人和機構的發展;要走出課堂和實驗室去建立並維係人脈關係;在學生畢業之後,也要像他們畢業前一樣幫助他們取得成就;個人要想做出重大貢獻必須要勤奮、高效和信息靈通;連白癡都可以編製一份目標清單——真正的問題是如何付諸行動。
總之,隻要同學們踐行“求實求真,大氣大為”的校訓精神,心懷夢想,腳踏實地,敢於挑戰,善於行動,就可能成為電子信息科技、產業及其交叉滲透領域的創新者和引領者。為此,我與大家分享一句話,這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國際CDIO工程教育組織領導委員會成員和亞洲中心主任、天津大學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原汕頭大學校長顧佩華教授,在MIT新工程教育變革戰略會議(MIT NEET Strategic Meeting)做報告時,引用的美國思想家愛默生的名言,我把這句名言轉贈給大家:
“Do not go where the path may lead, go instead where there is no path and leave a trail.”——Ralph Waldo Emerson(不要走現成之路,而要在無路之地留下足跡。)
最後,感謝同學們選擇電子科大,祝大家在美麗的成電度過緊張而滿載收獲的研究生階段。
謝謝大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