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牛小驥教授團隊研發的高鐵軌道幾何狀態慣性測量儀(俗稱慣導小車)在京沈高鐵建設項目中成功應用,引發行業關注,並被央視新聞報導。在此項目中,慣導小車成功使用了最新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係統精密定位技術,是我國北鬥三號係統自7月31日正式開通後,首次工程化應用於高鐵軌道精測領域,確保軌道嚴格達到設計標準。
該項目是今年6月份啟動的第二代北鬥重大專項“北鬥鐵路行業綜合應用示範工程”的重點課題,由武漢大學與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鐵五院)合作完成,課題負責人為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員陳起金博士。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將有效促進北鬥係統產業化應用發展,是“中國北鬥”與“中國高鐵”兩張國家名片的全麵深度融合。同時,該小車集成了最新的國產北鬥接收機,全部核心傳感器(包括芯片)實現了國產化,對我國北鬥應用和高鐵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京沈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京哈-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確保年底通車,在北京朝陽樞紐至順義段工段現場,參建單位在該區段的有砟軌道數字化搗固工作中廣泛采用先進的數字化作業手段代替常規人工檢測。現場利用兩個型號的慣導小車(全站儀慣導小車和北鬥慣導小車)開展軌道絕對線位和幾何形態精測工作,指導後續大機搗固作業。在工期異常緊張的情況下,保質保量地如期完成了朝陽樞紐至順義段雙線合計49.6km的有砟軌道精測建設任務,為下一步京沈高鐵全線聯調聯試列車按照設計時速平穩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陳起金介紹:“慣導軌檢小車的原理是利用慣性導航及多傳感器組合技術實現高鐵軌道三維坐標、姿態、軌距等幾何參數的移動精密測量。相比於傳統光學測量手段,慣導小車在保證測量精度的同時,作業效率提升了20倍以上,並大幅度降低了測量成本和外業複雜度,對我國這一高鐵大國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
據悉,慣導小車是導航定位係統應用於工程測量的原創性技術,由陳起金於2012年攻讀研究生期間提出,並完成了方案設計和核心技術攻關,申請了相關專利。該技術首篇論文即獲得美國導航學會國際衛星導航年會優秀學生論文獎(ION GNSS Student Paper Award,當年全球僅6人獲獎),引起了國際同行關注。研發團隊持續攻關,不斷打磨和改進技術方案,至今已經完成該技術的科技成果轉化,與合作單位(鐵五院、武漢邁普時空導航科技有限公司和廣州大鐵銳威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生產了三種型號適用於不同場景的軌檢小車,先後獲得2019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高校展區特等獎和2018年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產品獎。至今已成功應用於全國2/3的鐵路局,實際工程應用超過6000公裏。
慣導小車在京沈高鐵應用示範現場(左2為陳起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