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音樂會成功舉行
2020年11月10日晚,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係列展演——中國戲曲學院音樂係《戲韻管弦》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隆重上演。

此次音樂會由中國戲曲學院音樂係領導班子謝振強、沈鵬飛、牛長虹擔任策劃,由音樂係主任謝振強教授擔任藝術總監,音樂係副主任牛長虹教授擔任音樂總監,青年指揮家張鳴擔任此次音樂會指揮。以中國戲曲學院音樂係民族樂團為演出主體,由中國戲曲學院音樂係民族器樂專業師生擔任獨奏及重奏,多名音樂係畢業的優秀校友參與了音樂會的演出。音樂會彙集了多首戲曲風格濃鬱的、經典的民族器樂作品,這些作品有戲曲音樂元素創作的民樂協奏曲板胡與樂隊《秦香蓮》、大嗩呐協奏曲《包龍圖傳奇》、雙二胡與樂隊《老腔兒》、民樂合奏《平山遙憶》;經典民樂作品三弦協奏曲《紅梅》、揚琴協奏曲《黃土情》、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揚琴與樂隊《古道》、大提琴與二胡重奏《河曲》、打擊樂與樂隊《龍騰虎躍》。其中,民樂合奏《平山遙憶》和學院浪漫曲《花滿天》特邀著名作曲家楊春林先生和趙石軍先生為此次音樂會量身打造,雙二胡與樂隊《老腔兒》由本院作曲家馬駿副教授創作,這三首曲目均為首次公開演出。
本場《戲韻管弦》音樂會是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係列展演之一。據介紹,《戲韻管弦》係列音樂會早在2013年和2015年成功舉辦過兩次,已經成為學院戲曲音樂藝術實踐的品牌之一。通過舉辦係列音樂會,充分展現了音樂係民族器樂人才培養和新創優秀戲曲音樂作品的豐碩成果,表現了音樂係民族器樂專業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始終將弘揚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為己任的文化自覺,突出了戲曲聲腔藝術創作元素的重要特征,形成了以器樂歌唱母語化為美學特征的、獨特的藝術風格,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
據了解,本次演出得到了中國戲曲學院的領導和業界專家的指導與支持,學院黨委書記龔裕、院長尹曉東多次過問和關心音樂會的排練及籌備情況。院長尹曉東、黨委副書記徐超、副院長宋飛、副院長冉常建、紀委書記蔣澄英、副院長汪澤蒞臨音樂會現場,來自學院各相關部門的領導,北京各民族樂團、戲曲院團的領導與以及應邀而來的幾十名院內外專家一同觀看了音樂會的演出。

在最後一個曲目中,全體演員與觀眾齊唱生日歌,為中國戲曲學院70年華誕送上祝福。整場音樂會以高質量的藝術水準、突出的戲曲風格和豐富的曲目內涵受到了院領導和嘉賓們的一致讚揚。音樂會現場氣氛熱烈,師生同台,座無虛席。院長尹曉東在觀看完音樂會後給予高度評價並祝賀演出成功:“戲入宮商方有魂,韻合天地耳自馨。管中窺得萬千景,弦外猶餘繞梁聲”。音樂會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落幕。
正值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之際,音樂係全體師生用這場精彩紛呈的《戲韻管弦》音樂會,以飽滿的激情和精彩的演奏向國戲70周年華誕獻禮!據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戲曲學院民族樂團將以此為新的起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國戲師生重要回信中的殷殷囑托,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優良傳統,堅持立德樹人、守正創新,在教學相長中探尋藝術真諦,在服務人民中砥礪從藝初心,以嶄新的精神風貌踏上新的征程,繼續為中國民族音樂的繁榮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