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公布2021年度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立項名單,武漢大學“中荷地理環境類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和“中荷口腔醫學創新型人才培養項目”獲批立項。
根據國家留學基金委安排,立項的兩個項目每年可共計派出15人次赴荷蘭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讀博士學位、聯合培養或開展訪問交流,項目執行期三年(2021-2023年),累計可獲全額資助派出45人次。
“中荷地理環境類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由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沈煥鋒教授牽頭,與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合作,致力於培養城市管理、空間規劃、生態環境等方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城市管理規劃人才,滿足國家空間治理體係現代化改革發展需求。
“中荷口腔醫學創新型人才培養項目”由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陳智教授牽頭,旨在充分利用荷蘭奈梅亨大學在口腔醫學領域的先進技術,深化兩校在重點研究領域的合作,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創新型人才和行業領軍人物。
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是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為服務國家戰略,培養更多創新型、緊缺型、複合型國際化拔尖人才而重點推動的成建製資助項目。近年來,武漢大學組織項目申報,注重提升國際交流服務學校中心工作的能力,與海外高水平高校開展實質性合作,累計獲批6項。
據國際交流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大學該項工作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培養單位申報項目的積極性普遍提升。雖然2020年國際交流工作受疫情影響衝擊較大,但是校內多家人才培養單位積極申報,積極性超過往年。
二是武漢大學“雙一流”學科和特色學科打造國際交流合作品牌的意識提升。例如,口腔醫學院與荷蘭奈梅亨大學的合作已有30年曆史,雙方共同發表論文超過100篇,共同培養博士研究生20餘人,其中10餘人獲得荷蘭博士學位,並有近20名學生從該項目畢業後留校任教,成為國際合作“選、派、管、回、用”的典型案例。
三是部分學者與世界一流高校開展深度合作,對學科人才培養國際化貢獻突出。例如,藥學院洪學傳教授牽頭與美國斯坦福大學開展“醫藥交叉學科創新型人才聯合培養項目”、吳華意教授牽頭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合作開展“武漢大學地球空間信息科學領域創新型人才國際聯合培養研究生全英文項目”、高研院雷愛文教授牽頭與美國阿貢實驗室和法國SOLEIL同步鐳射中心合作開展“武漢大學光電納米催化創新型人才聯合培養項目”、陸偉教授牽頭與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合作開展“文化遺產數字化管理與傳播類研究生碩博貫通式聯合培養項目”等。
總體而言,這些項目通過中外一流導師、一流科研訓練平台和重大科研項目的緊密結合,實現了國內知識傳輸、國外關鍵技術培訓以及國內外高水平學術交流等多重目標的有效銜接,為創新型人才成建製培養做出積極貢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