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李岩鬆寄語畢業生:選擇·堅守·學習·成長
2021-06-17 09:47
上海外國語大學
作者: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又是一年畢業季,又到不舍離別時。在驪歌響起的時候,我們相聚在美麗的校園,共同分享大家畢業的喜悅。首先,我謹代表學校向2021屆全體畢業生表示衷心的祝賀,向辛勤培育你們多年的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回顧這幾年,學校見證了你們的成長。從剛入校時的欣喜憧憬,軍訓列隊時的汗水歡笑,到課堂內外的苦讀思索,比賽場上的激情澎湃,再到服務三屆進博會的自信從容,駐守防疫前線的勇敢堅定,你們收獲了知識、鍛煉了才幹,懂得了責任擔當,樹立了遠大理想。相信“格高誌遠,學貫中外”的校訓已經成為你們作為上外人的文化基因。

  回顧這幾年,你們也見證了學校的變化。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多語種+”卓越國際化人才培養戰略持續推進,一流本科和研究生培養體係正逐步完善。各類智庫不斷壯大,為國家進步、中外人文交流互鑒提供了高質量的知識供給和智力支持。國際交流日益拓展,越來越多的同學出國留學和赴國際組織實習,也有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來到上外。你們經曆了圖文學習環境改善、世界語言博物館建立等校園的點滴變化,也參與、見證了學校70周年校慶這樣重大的曆史時刻。學校培育學生,學生成就學校,學校的進步有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同樣也離不開你們的貢獻。

  回顧這幾年,我們更見證了國家的發展。我們迎來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為國家的富強和美好的未來而感到自豪,為偉大的祖國衷心祝福。我們一起捐款捐物,支教援派,在線幫扶,為國家取得脫貧攻堅戰的全麵勝利貢獻了上外力量。特別是過去的一年,我們都親曆了足以銘記一生的抗疫大戰,上外上千名誌願者師生以各種方式支持國內、國際抗疫,見證了國家在遭受嚴重衝擊時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決心和智慧,親身感受了我國國家製度和國家治理體係的優越性,也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在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之際,你們順利完成學業,邁向了人生的大舞台,既生逢其時,又重任在肩。在送別的時刻,我有幾點希望和寄語送給大家。

  一是關於選擇。結束一個階段的學習,開始下一階段人生的航程,何去何從,相信大家都會麵臨選擇的困惑。一百年前,在那個內憂外患的時代,那些平均年齡28歲的青年人,在上海秘密集會,成立了中國共產黨。他們超越自己的家庭出身,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選擇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將個人的前程和國家民族、勞苦大眾的前程牢牢綁定在一起。從百年前他們的足跡裏,你們也許能看到自己的答案。

  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全球疫情遠沒有結束,去全球化、保護主義、環境問題等等仍會給世界,給我們帶來種種挑戰。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指出:“廣大青年要肩負曆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誌、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之花。”

  作為有著紅色基因傳承的上外人,你們隻有將自己的人生選擇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相連,才是有意義的人生。而作為有著全球視野,家國情懷,具備跨文化思維和交流能力的上外人,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全球文明互學互鑒,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中,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的道路上,你們的學科背景和能力可以充分運用和發揮,無論你們身處何方,從事何種職業,相信你們必將大有可為,也定能大有所為。

  我想和大家交流的第二點是關於堅守。當你們走出象牙塔,進入紛繁複雜的社會,麵對誤解質疑之時能否保持本心,遭遇失敗低穀之時能否毫不氣餒,這都需要堅守。“行百裏者半九十”,人生的路上難免會有疾風暴雨、暗礁險灘,隻有堅持不懈,曆經風雨,才能看到更美的風景。人生的堅守還意味著能夠堅持價值判斷,守住底線。人生是場馬拉鬆,而不是百米衝刺,“走捷徑”,恰恰可能是在“繞彎路”,所謂的“大智慧”,隻能是“小聰明”。你們真正需要的是堅守初心,循序漸進,久久為功,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雖然理想和現實總有一定的差距,但希望當同學們畢業後再聚在一起的時候,還能聊一聊頭頂的月亮,而不隻是腳下的六便士。

  今天的中國,不管是經濟發展還是高等教育,缺的都不再是“量”而是“質”,都要走高質量內涵式發展道路。所以,每個領域缺少的都是高質量的人才。行行出狀元,偉大孕於平凡之中,你們需要的是樹立自己的誌向,錘煉自己的本領,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按照別人的節奏跳舞,按照別人的模板成長。

  我想和大家交流的第三點是關於學習。今天的畢業典禮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做是一場開學典禮,因為雖然你們畢業了,但學習遠未停止。

  踏入社會,社會生活本身將會成為你們的老師。希望大家在實踐中多觀察、勤思考,把書本和課堂的知識運用於實踐,同時在實踐中更好地理解已有知識,創造新的知識,做到知行合一。既要有“書卷氣”,也要有“泥土氣”,在實踐中感受時代發展的脈搏,聆聽社會進步的心跳,切莫犯眼高手低的錯誤。

  我們正迎來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為標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的日新月異已經給這個時代和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很多重大的變化。保持好奇心,保持對新領域、新事物的求知欲,保持不斷探索的學習動力,將終身學習當做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才能不會被這個時代所淘汰。

  對繼續學業的同學而言,你們都有各自的學科和專業,但其實學科隻是現代大學教育和學術研究對於人類知識的人為劃分,人類知識的發展不會受這些人為的學科界限的限製,很多表麵上看起來毫不相幹的領域,實際上可能存在著某種關聯。所以基礎、前沿、交叉融合的學科發展、學術進步正在成為一種趨勢。學校也在不懈推動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腦科學、認知神經科學與語言類學科的交叉融合。因此,我們不應以專業和學科的小圈子來自限,不應以自己所在領域內知識的增長而自滿,而應該保持心靈的開放態度,廣泛涉獵,為做出一些創造性的成果打下基礎。

  我想和大家交流的第四點是關於成長。作為老師,其實還有很多真摯的心裏話,想在今天這個場合送給大家,可是以我個人的經驗,說得道理再多,人生的路還是要大家自己上下求索,很多道理也隻有經過人生的曆練才能自己領悟。

  因此,我衷心地祝願大家都能快樂成長。每個人的際遇是不同的,優秀的標準終究是別人製定的,但未來的生活卻屬於你們自己。希望你們不斷豐富閱曆,磨礪心誌,做到內心充盈,無愧於心,樂觀向上,豁達包容,得意與失意時都能坦然處之。每一代人都有自己青春的煩惱,希望我們都能多讀曆史,學會用宏觀的視角,曆史的尺度思考問題,“風物長宜放眼量”,你們會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最好的時代。

  今天,我看到很多同學Dream•Conviction•Love 的雕塑前合照。我也衷心地希望你們在前行的路上心中有夢,信念堅定,讓生活充滿愛。這種愛不僅是父母、夫妻、師長、同學、朋友之愛,更是對弱者的愛憐、對美德的愛惜、對他人的關愛和仁愛,乃至對人類和自然之愛。心中有大愛,才會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惟願你們找到自己幸福的要素,走向生命的豁達與澄澈。

  同學們,你們是見證曆史的一代,也必將是創造曆史的一代。祝你們都能在奮鬥之路上做最真實、最美好的自己,前程似錦,一帆風順,詮釋世界,成就未來!

  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beplay2網頁登錄 2022-04-15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