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中國科協會同教育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等有關部門,在2022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現場發布我國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單,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等140家單位經過推薦、評審與公示等程序成功入選。
“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是展示、宣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各個曆史時期中,為科技進步、民生改善、國家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個人和團隊先進事跡,具備教育功能的示範性場所。
2011年12月開館以來,錢館牢記“一個基地,三個中心”建館使命,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學家精神的重要論述以及《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關於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充分挖掘館內豐富的宣傳展示資源、學術研究成果和生動育人素材,策劃組織豐富多彩多彩的科學家精神宣傳展示活動,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學習錢學森愛黨愛國的政治品格和科學家精神。
在展覽展示方麵,錢館圍繞錢學森科學生平事跡和精神品格,策劃推出“人民科學家錢學森”“思源·飛天——逐夢蒼穹的交大人”“錢學森與上海航天”“叱吒風雲——中國風雲氣象衛星四十載的壯麗征程”“選擇——錢學森的初心與信仰”“遙望比鄰”等原創展覽十餘場,麵向全國各地輸出主題巡展近百場,受眾逾兩百萬人次。2015年到2018年,錢學森事跡展覽走出國門,走向海外,不僅向世界講述中國科學家的故事,也向世界彰顯著中國的文化自信。
在主題教育方麵,圍繞錢學森科學報國精神的傳承,已有五十餘個“錢學森班”在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大beplay體育手機命名;錢館立足上海beplay體育手機校學科教育,開放場館各類教育資源,以館校合作的形式開發科學家精神主題教育課程,覆蓋學生近十萬人次;以弘揚科學家精神為核心,錢館組織開展主題講座、專題觀影、場館研學等各類教育活動四千三百餘場,麵向不同層次觀眾提供分眾化、個性化教育服務,惠及六十餘萬人。
在學術研究方麵,錢館聚焦以錢學森為代表的愛國科學家群體,係統征集、妥善保存相關資料,加大研究力度,發布係列課題,陸續出版《錢學森精神讀本》《黨的科技功臣——錢學森》《羈絆與歸來:錢學森的回國曆程(1950-1955) 》《他日歸來:錢學森的求知歲月》《聽館長講錢學森故事》等一批內容厚重、影響廣泛的學術成果。同時,錢館極力推動研究成果轉化,針對黨員幹部群體開發課程十餘門,並組建“錢學森精神宣講團”遠赴山東、內蒙等地開講,將科學家精神教育資源輻射至全國各地。
在現場教學方麵,錢館結合黨史學習和“四史”教育,圍繞“愛國 奮鬥 求真 創新”的錢學森精神開發形成係列現場教學課程,麵向上海乃至全國黨員幹部、青年師生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通過觀前、參觀、觀後三大階段的教學設計,已經形成“錢館一課”“青春告白祖國”等品牌課程,開展現場教學六百餘場,吸引中央黨校、浦東幹部學院以及各級黨組織三千餘批次約十一萬名黨員到館體驗。
作為一所高校博物館,錢學森圖書館在高校“立德樹人”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從開館之日起,學校所有新生都要走入錢學森圖書館參觀學習。十年中,“開學第一課”從一個小時的參觀不斷升級,最終形成延續到整個學期的“錢學森的精神品質”大思政課。如今,上海交通大學有一大批繼承錢學森學長科學報國精神,積極投身國防科技單位、基層單位、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等國家重要行業和區域的優秀畢業生,他們的身上始終牢牢印刻著“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精神傳承。
據悉,“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的命名有效期限為5年,到期後需重新申報,經認定後可被繼續命名。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杭州錢學森故居、榮成市郭永懷事跡陳列館等單位也同期入選2022年度“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
未來,錢館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學家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專業化、學術型、國際化”的辦館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宣傳教育和傳承弘揚,努力將錢館打造成為錢學森崇高精神宣傳教育主陣地、錢學森文獻收藏展示中心地、錢學森思想學術研究新高地,為在全社會弘揚科學家精神、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不竭動力,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