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重慶大學新增1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22-06-17 11:00
重慶大學
作者: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21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的通知》。重慶大學有18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總數達到61個。

  重慶大學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以推進“雙萬計劃”為抓手,強化本科教育內涵建設,構建高質量本科人才培養體係。以一流本科教育助力“雙一流”建設。

  一是調整專業布局、優化專業結構。學校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持續開展專業優化、調整、升級、換代和新建工作。2018年以來,學校先後增設碳儲科學與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感知工程、智能建造、智能醫學工程、智能製造工程、智能采礦工程10個新工科專業,強化學校工科優勢;增設化學專業,強化理科基礎;撤銷財政學、應用心理學等10個與學校辦學定位不相符合、辦學基礎薄弱的專業,集中資源進行優勢專業建設;增設臨床醫學專業,服務健康中國,形成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專業格局。

  二是完善人才培養體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學校發布《重慶大學本科教育2029行動計劃》,構建多元化、多維度、個性化的人才培養體係,設計“跨界實踐,知行交替,循環遞進,理工交叉、本研貫通,學科交叉、項目驅動”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與重慶兩江新區共建新工科教育平台和明月湖科創班,地方政府提供辦學資金、孵化資源,學校創新跨界培養模式,遴選不同專業的學生“混搭”組建新工科教育實驗班,聯合培育科創領軍人才。這種突破專業壁壘、以項目為驅動的人才培養模式獲得了廣泛關注和認可。2021年11月,新華社以“重慶探路新工科”為題進行了報道。在此基礎上,按照高標準、高質量、高品質、國際化的目標,在重慶市人民政府的指導下,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重慶大學和(香港)清水灣機器人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重慶(重慶大學)高等工程師學院,加快“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的深度融合,集聚創新資源,激發創新活力,打造人才培養新生態,深化新工科教育實踐,培育“教育+科創+產業”融合示範區。

  三是強化課程內涵建設,提升教學質量文化。係統規劃遞進式課程架構,實施“5-2-2-1”課程建設體係。即:建設一流專業核心課程群、通識教育課程、交叉課程、榮譽課程和經典傳承課堂5類課程,開展混合式教學和課程思政2類教學研究項目,推動公共基礎課和通識課2類基層組織建設,建設1個開放性課程管理平台,形成課程持續迭代更新機製。學校開創性地推出麵向全體大一新生的6學分通識核心課程“文明經典”,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倡導文明交流互鑒,提升文化素養與思想格局,激勵同學們矢誌國之大者、胸懷天下。

  四是開展專業評估認證,健全質量保障體係。學校出台《重慶大學本科專業評估辦法》,製定包含6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和1個特色指標的指標體係,以五年為周期,對有三屆及以上畢業生的專業全部開展校內評估,同時鼓勵支持專業開展各類國際/國內評估認證,全麵推動專業高質量發展。

  踔厲奮發堅持內涵發展,繼往開來譜寫嶄新篇章。學校將主動適應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加大專業建設力度,充分發揮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的示範作用,推動學校專業建設整體水平不斷提升和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為建設中國特色、重大風格的一流本科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據悉,教育部於2019年啟動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分三批建設1000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0000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旨在推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做強一流本科、建設一流專業、培養一流人才,全麵振興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能力,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目前,該計劃正式進入全麵建設階段。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