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 哈爾濱工業大學天工智庫成立大會暨首屆中國航天航空科技發展交流研討會在哈爾濱舉行。黑龍江省副省長孫東生出席開幕儀式並講話。校黨委書記熊四皓出席儀式並為哈工大天工智庫首席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院長冷勁鬆院士授牌。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郝文斌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副校長劉宏為哈工大天工智庫揭牌。
兩院院士包為民、閆楚良、段廣仁、於登雲、朱坤出席儀式和研討會。兩院院士周建平、李應紅、楊孟飛、周誌成、李陟、江湧、楊宏、唐誌共、李得天線上出席儀式和研討會。
會議現場
孫東生指出,當前,黑龍江省正在搶抓航天航空產業發展重要機遇,大力推進航天航空產業大省、強省建設。哈工大立足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和區域創新發展需要,發揮多學科交叉創新優勢,成立哈工大天工智庫,對促進我國航天航空領域人才融合、技術融合、應用融合和產業融合等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希望哈工大立足高起點發展,充分發揮人才、科研優勢,深化產教融合,著力打造航天航空技術創新新高地、產業發展新中心、人才集聚新沃土。希望哈工大天工智庫堅持高站位研究,充分把握航天航空事業發展新趨勢,將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與學科前沿相結合,研究解決更多“卡脖子”問題和技術短板,為推動中國航天航空事業發展提供更大智力支持。希望本次交流研討會聚焦前沿新興技術,在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和自主可控能力等方麵,深入研究、啟迪思想、凝聚共識。
孫東生講話
熊四皓指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學校黨委決定成立哈工大天工智庫,加快推動學校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向服務航天航空事業賦能。下一步,哈工大天工智庫要針對全局性問題開展前瞻性、戰略性研究,為推動航天航空事業治理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持;聚焦航天航空領域發展前沿,為助力航天航空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提供決策支撐;深化政、企、校、研合作,打造航天航空領域的高端學術交流平台和協同創新平台。在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和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院士、專家的共同努力下,哈工大天工智庫定會不斷結出豐碩成果。哈工大將勇擔中國航天第一校“尖兵”重任,與各方一道,共同續寫服務航天航空事業的新輝煌,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熊四皓講話
儀式結束後,包為民院士、閆楚良院士分別以“智能時代航天信息與控製技術的發展”和“飛機壽命與結構可靠性技術的發展及展望”為題作學術報告。與會院士、專家學者圍繞中國航天航空領域發展的前沿問題展開深入交流研討,為航天科技工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建言獻策。
據悉,學校成立“哈爾濱工業大學天工智庫”,旨在充分發揮航天第一校“尖兵”作用,使專家智力資源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優勢深度結合,聚焦航天航空領域前沿技術和科技創新,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推動中國航天航空事業蓬勃發展。
熊四皓為天工智庫首席專家冷勁鬆院士授牌
取名“天工”是取義於明代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天工”通“天功”,象征著天工智庫在浩瀚的天然宇宙探索中,用哈工大智慧為我國航天航空事業發展貢獻哈工大方案。
郝文斌、劉宏為天工智庫揭牌
哈工大天工智庫將發揮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科、人才、科研優勢,以建成促進航天與航空科技發展的“智囊團”“人才庫”“信息源”和“尖兵隊”為目標,聚力破解航天航空領域“卡脖子”難題,圍繞航天航空工業領域改革發展的現實問題,為國家戰略科學決策提供強大智力支持,推進我國航天航空科技工業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校長助理帥永主持儀式。中國航天航空領域專家學者、哈爾濱工業大學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儀式和研討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