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8日,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北京大學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原校長林建華,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黨委書記、理事長梅峰,北京大學政治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北京大學科研部部長謝冰等領導出席簽約儀式。
雙方代表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俞可平在講話中指出,北大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的主要目標,就是努力建成中國政治學基礎研究的引領者和發展戰略研究的高端智庫。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一方麵,中心努力做好日常的教學與研究,如編纂《政治通鑒》和負責“政法社”本科綜合改革項目等;另一方麵,中心努力推進政治學的前沿研究、交叉研究和戰略研究。中心推動的交叉學科研究之一,就是科技政治學的研究。科技與政治從來不可分離,科技改變世界和人類,不僅深刻影響人類的日常生活,也深刻影響人類的政治生活。科技的發展不僅帶來一係列新的倫理問題,更帶來一係列政治法律問題。中心特別將科技政治學作為近期學科建設的重點之一,其中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參與籌建北京大學“科技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北大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在從事科技發展戰略和科技政治學研究方麵,既有優勢,也有明顯的弱點,尤其需要科技管理和研究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希望通過與光華科技基金會的合作,能夠促使中心在科技政治學和科技戰略等研究領域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梅峰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是由共青團中央主管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為青少年科技工作服務,為光大弘揚中華民族科學文化服務是基金會的主要宗旨。與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的合作,是以“科技”為切入點,各取所長,實現優勢互補。主要的合作形式是由基金會設立戰略合作課題,委托研究中心完成。戰略合作課題將聚焦世界科技強國的政治法律環境、青年科技人才成長規律、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相適應的科學文化等重要研究主題,更好地服務國家需求和青少年成長成才。
謝冰在致辭中表示,科技自立自強、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不僅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科學研究一線拚搏奮鬥,努力增強國家的“硬實力”;也需要一批有戰略眼光的社會科學學者,為國家科技發展建言獻策,優化科技發展的外部環境,努力增強國家的“軟實力”。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與光華基金會的戰略合作聚焦科技政治學、科技戰略、科學文化等研究領域,對國家的科技事業和北大的科研工作都有重要意義。
林建華在講話中回顧了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的發展曆程,高度肯定了中心取得的各項學術成績,希望中心在光華基金會的支持下,將政治學與科學技術結合起來,開拓政治學基礎研究新的研究領域,探索交叉學科新的研究範式,提升與科學技術相關的戰略研究能力,更好地為國家科技發展和製度優化提供學術支撐。
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人才事業中心主任鄒婷婷與北京大學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何增科教授代表雙方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林建華、梅峰、俞可平、謝冰等領導見證簽約。簽約儀式後,俞可平教授向與會嘉賓贈送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的代表性學術成果——最新出版的《政治通鑒》第四卷、《國家研究》雜誌創刊號。
據悉,除課題研究外,基金會還將與研究中心合作舉辦高端論壇,圍繞科技與政治學的核心議題進行高端對話。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