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下午,古文字與人工智能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古文字工程秘書處主辦,邀請清華大學、吉林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安陽師範學院、微軟亞洲研究院、騰訊集團、中宣部機關服務中心(信息中心)、中西書局、杭州華馳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從事古文字人工智能研發的團隊與會,古文字工程協同部門有關司局負責同誌,古文字工程專家委員會全體委員,工程建設單位代表參加會議。古文字工程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吳振武主持會議。
吳振武主持研討會
主題發言(從上至下、從左至右:劉知遠、李春桃、莫伯峰、胡韌奮)
清華大學計算機係副教授劉知遠介紹了在古文字方麵開展大模型研究的進展,希望把人工智能預訓練模型的技術應用到古文字領域,協助古文字學家提高工作效率。
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李春桃介紹了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古文字及相關載體研究方麵的工作情況,從科研和應用兩方麵介紹了人工智能技術與古文字本身、人工智能與古文字載體的交叉研究。
首都師範大學甲骨文研究中心教授莫伯峰介紹了在人機智能互鑒推進計算古文字學發展方麵的思考和探索,著重介紹了機器智能值得人類智能借鑒之處,輔助人類發現問題,推動古文字整理研究工作。
北京師範大學漢語文化學院、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胡韌奮博士介紹了國內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在古文字整理研究方麵的應用情況,指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中國古文字整理研究需要重視基礎資源和數據,更關鍵的是找到適合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的問題。
主題發言(從上至下、從左至右:劉永革、王朝陽、武智融、鄧健)
安陽師範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劉永革介紹了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基本情況,以及在甲骨拚合、字圖搜索和數據整理方麵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成果。
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首席架構師王朝陽介紹了利用人機協同方式助力甲骨文在數字空間的保護研究和傳承活化方麵的具體工作和設想,表示將把騰訊的相關研究和古文字工程的需求結合起來,推動開拓創新。
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究員武智融介紹了甲骨文校重助手Diviner的工作原理、流程、價值以及在甲骨文校重方麵的新成果,表示希望在甲骨學以及古文字學方麵作出更多貢獻。
中宣部機關服務中心(信息中心)教授級高工鄧健談了對人工智能技術與古文字研究的認識,介紹了中華字庫工程的基本情況以及古文字研究與應用相結合的工作設想。
與會專家研討(從上至下、從左至右:孫茂鬆、宋鎮豪、範常喜、黃錫全)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茂鬆、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宋鎮豪、中山大學中文係教授範常喜、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教授黃錫全等學者先後作了研討發言。
田立新作總結發言
總結發言中,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田立新指出,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古文字工程的建設和發展必須要跟進時代的步伐,在機遇中抓住發展的先機,特別要重視數字化賦能工程建設。她表示,有一些高校、研究機構、企業本著為社會服務的責任感和情懷一直在跟進古文字與人工智能的研究,讓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希望人工智能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關注古文字工程建設,工程也要在古文字和人工智能交叉融合方麵找準切入點,加強溝通,更好地結合,推動古文字工程建設達成預期目標,在數字經濟、數字中國建設中發揮文化傳承的作用。
會議現場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